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
课程主要从企业全局角度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企业战略管理以经济管理理论为基础,突破以往的管理理论发展中只反映企业某一职能管理的局限性,充分反映企业全面的和方向性的整合管理,并形成一套规范的战略分析方法和模型,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准确的战略管理知识体系。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a core course for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s and an applied discipline that closely combine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urse mainly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principles and basic methods of corporate strategic management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of the enterprise. Enterprise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based on economic management theory,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 management theory that only reflects the management of a certain function of the enterprise, fully reflecting the comprehensive and direction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forming a set of- 1 -standardized strategic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 model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more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accurate strategic management knowledge system.2.设计思路: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它强调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在具备企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站在企业全局高度进行企业长远战略谋划。
学生毕业后,经过最初的基层专业技术岗位锻炼后,逐渐向上晋升,从基层员工到部门主管甚至企业高层领导,对于其战略性的综合管理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战略性思维及全局意识,课程设计思路如下:(1)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此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础。
内容重点涉及四个方面:①什么是战略和企业战略?②什么是战略管理者?③什么是竞争优势?④什么是企业家精神?⑤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和发展是怎样的?⑥战略管理的层次以及过程如何?(2)环境分析。
①企业的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主要讲解必要的概念以及如何制定战略目标。
②分析企业外部环境。
主要讲解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分析模型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寻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及可能存在的威胁,以便在制定战略时利用外部条件提供的机会避开对企业产生威胁的因素。
③分析企业内部环境。
主要以企业内部资源分析为基础,进而对企业内部各方面能力分析的总体介绍,目的是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或劣势,寻找核心优势,以便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④掌握价值链分析方法及内部因素综合评价矩阵。
(3)战略分类。
战略选择实质上就是战略决策过程,即对战略进行探索、制定及选择。
此部分是战略管理过程的核心阶段,内容重点应是识别及拟定备选战略方案,评价备选战略方案,以及选择制定满意的战略方案。
教学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总体- 1 -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的总体介绍,识别掌握三种战略的具体类型;②着重讲授扩张战略(如并购战略、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及全球化战略)以及发展战略(如电子商务战略、虚拟经营战略、博弈论与合作战略以及突变视阈下的发展战略),这部分是在传统战略管理教材中少见的部分,也是互联网时代下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突破和创新。
(4)战略的评价与选择。
主要介绍战略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几种常用的战略选择工具。
战略实施与控制。
企业战略实施与控制就是将企业战略付诸实施及在实施过程中检查企业各项战略活动的进展情况,并进行及时调整控制的过程,这是企业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
考虑到对学生现阶段学习的要求及课时的局限,此部分应总体简要介绍,从资源配置、组织结构、领导素质三个方面介绍如何与所执行的企业战略相匹配,推进一个战略的实施。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并行课程:《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智能管理相关的课程后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一)专业教育目标本课程作为管理学院的一门重要课程,以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的学生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人才培养层次和毕业就业去向为依托,以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人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导向,明确课程目标和定位。
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能:- 1 -1.知识1)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战略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2)掌握企业战略发展定义及发展阶段原理;3)掌握企业战略的评价方法;4)区分不同战略,理解各个战略的适用环境;5)掌握企业在不同环境下实行的不同战略;6)掌握战略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2.能力1)能运用企业战略的方法对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2)能运用相关评价方法对企业案例进行基本评价;3)能根据现实情况,为企业提供适合的战略方向;4)能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企业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素质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和全新的经济理念,塑造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对企业战略有正确的认识,有大局观,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
(二)思政教育目标《企业战略管理》作为管理学院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以《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战略”、“使命愿景”等基本方法与理论,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应该是社会主义企业家精神,培养逻辑性与系统性思维,将这种精神和思维融入到教学课程中。
本门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入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中,并结合现实的企业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1 -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与工匠精神,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本门课程主要思政教育目标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社会责任。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明确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动态平衡,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
明确在商业经济活动中,应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稀缺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配置过程中,逻辑性和系统性眼光将对企业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
(3)创新精神。
明确创新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永恒主题,企业应把创新作为获取经济利润的首要途径,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4)创业精神。
明确企业家应不断追寻机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持续变革,把实现国富民强作为己任。
企业应培育和发扬创业精神,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
三、学习要求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逻辑性与系统性兼顾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企业战略、企业愿景与使命、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与评价及相关的分析和评价方法,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分析地学习和借鉴。
1.课前预习1)完成教师提供的先导材料的阅读,包括文献背景和案例材料;2)阅读教材,预习课程讨论的主要知识点;3)完成教师要求的其他课前准备工作2.课中教学- 1 -1)按时上课,课堂上积极发言,回答问题;2)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3)勇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4)诚信参加课堂展示、课堂小测3.课后复习与自学1)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2)围绕教师提供和自行收集整理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小组作业;3)通过调研、收集整理资料,结合学习内容,完成教师指定的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4)通过教材、视频、参考资料等,完成教师指定内容的自学四、教学进度- 1 -注:标*部分的内容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点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战略管理》(第二版),徐飞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2版2.主要参考书:(1)[美] M.E.波特著. 竞争战略.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8版),迈克尔.A.希特等著,吕巍译,2009.06 (3)孙武《孙子兵法》(4)[美]摩尔(James F.Moore),《竞争的衰亡》,1996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 A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1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1)作业的评分标准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