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1--3题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1--3题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
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对“起飞”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罗斯托把起飞定义为一种工业革命。

即它是一种发生在较短时期内的在生产方法、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的重大性质上的而非程度上的变化,它是在一个社会历史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过渡阶段。

罗斯托认为,确定一个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需要有3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条件:一是生产性投资率由国民收入的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二是有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三是出现一个有助于国内筹集资金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以保证成长的持续性。

(出自课本)
2、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适用技术选择应满足三重目标要求:一是环境目标。

即该项技术能够节约能源,循环使用各种材料,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社会目标。

即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提供创造性的,能与传统文化相融的技术,并能促进社会和睦和使人们分享益处。

三是经济目标。

能够协助克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因素,广泛提高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各自国情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也不相同。

因此在技术选择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技术选择标准引进技术。


时,还应该发展教育,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技术人员,吸收、消化引进的先进技术,并创造条件自主研发,逐渐更多的依靠本国力量进行技术创新。

(出自课本)
3、谈谈“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缺点。

答:进口替代的优点:一是实行工业化,避免国际剥削。

二是排斥出口,鼓励内销。

三是政府统制和保护。

进口替代的缺点:一是进口替代工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

二是进口替代不利于出口发展,造成国际收支恶化。

三是进口替代不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四是进口替代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出口导向的优点:一是它能使资源的配置比较合理,并能得到有效使用。

二是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要一席之地,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推动出口企业与出口相关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使企业改变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率,把技术结构和产品质量提高到世界水平。

三是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国内企业和外部世界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从中能较快的旗手先进技术、科学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最新的产品设计等。

四是对于政策中错误发现和纠正较快。

出口替代的缺点:一是这种战略受到国际市场的极大限制。

二是实行出口替代战略使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大大提高,内部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

三是出口替代战略选哟实行一些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也会扭曲市场价格体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四时出口替代战略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存在很多局限性。

(以上出自课本,但进口替代优点不明晰,又上网搜索以下答案,请同学们参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两种经济战略的利弊分析(一)出口导向型
1.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
1) 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
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

2) 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
出口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3) 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
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

4) 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2.出口导向战略存在的问题:
1) 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外资依存度过高,国民经济命
脉易受外国资本操纵。

2) 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

3) 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发展一些产业容易出
现产能过剩。

(二)进口替代型
1.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
1) 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和国内工业发展政策
的独立之星防止国民经济命脉受制于外国资本。

2) 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改善一国的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条件,提高一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效防止了贸易条件恶化。

3) 进口替代战略将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
造必备条件,既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逐渐促进国内工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某些产品的自给自足,又能在摆脱对同类产品过度进口的同时,减少外汇支出。

2. 进口替代战略存在的问题
1) 高贸易保护使进口替代部门容易滋生不思进取的心态
和作风金属进步和创新的动力被削弱。

2) 外债风险加大进口替代具有反出口倾向不利于出口部
门出口创汇能力低下。

3) 阻隔了本国向外国学习的机会,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
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