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语中的流行语

日语中的流行语

日语中的流行语系别专业:外语系应用日语(汽车方向)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年3月~2012年4月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文化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各个国家都会创生出许多广为流行和传诵的语言词汇,此即为流行语。

日本亦不例外,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流行语,这其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语汇逐渐消亡,而适合时代发展的语汇则得以存活。

现在,在日本流行语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一种文化,经常能听到流行语。

每年年末都会举行流行语颁奖典礼,关于流行语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因为流行语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它不仅代表了年轻人的时尚观,而且体现了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状况。

但流行语的使用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应该注意恰当使用。

关键词:流行语发展文化进步要旨時代の発展につれて、人々の文化の変化と認識水準の向上は、それぞれの国が創生多く広く流行と語りかける言葉、これすなわち流行語。

日本も例外ではない、日本語の中には、大量の流行語、この中に適していない時代発展の語匯は消えつつ、時代の発展に相応しいの語匯は生きさせられてる。

今、日本では、流行語に使われて、1種の文化になって、よく聞こえ流行語。

毎年年末に行われる流行語大賞授賞式について、流行語の研究も次第に重視されて。

流行語の出現を反映した、社会の進歩に、それだけで代表した若い人のファッション感覚を反映して、そして現実には多くの問題を反映して、社会の発展の状況。

しかし流行語の使用は両刃の剣は、有利は小、注意すべきの使い分け。

キーワード:流行語発展文化進歩目录摘要 0要旨 0一、日语中的流行语 (2)1.何为流行语 (2)2.流行语的地位 (2)3.日语中的流行语 (2)二、流行语的来源及产生原因 (2)1.流行语的来源 (3)2.流行语的产生原因 (3)三、青少年的流行语的具体特征体现 (3)1.时代性 (3)2.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4)3.广泛认同和迅速流传性 (4)四、流行语和世态 (4)1990年代的流行语和世态 (4)五、青少年的流行语及流行语的作用 (5)1.青少年的流行语 (5)2.流行语的作用 (5)六、日语中的流行语的利与弊 (5)1.流行语的利 (6)2.流行语的弊 (6)致谢 (8)参考文献: (9)一、日语中的流行语1.何为流行语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语汇。

它以鲜活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含义。

流行语可以涉及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等等。

流行语可以是意义积极的,也可以是涵义消极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符合时代发展脉搏的流行语汇会自然而然地消亡;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寓意积极的语汇终将受到民众的热捧,从而被广为使用。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流行语并不一定都是新创生出来的语汇,即使是早前就存在的语汇,只要它在一定时间或空间范围内流行,则即为流行语;流行语同时又大都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随后便消逝不见,除了之后人们谈到那一时代时会偶然提及以外,不会再有人使用;流行语使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使用范围却非常广泛,可以说它是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的共同话题。

根据学界的一些观点,流行语被认为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甚至是句子。

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

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

而流行语的自身的发展同时反映出社会的变化。

流行语创造者一般是青少年群体为主,同时他们也是流星语的主要使用人群。

当一个流行词凋零的时候,也代表与之相关社会现象也同时消失了,接着人们又创造出新的流行语,来代替就旧的,然后有开始新一轮的交替。

2.流行语的地位流行语是某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娱等领域使用的词汇被众人在一定时期、在广阔地域使用的语言。

主要产生于当时社会的共通话题,其创造者不仅仅是名人,更多的是普通人。

也许是因为年轻人喜欢新事物,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所以流行语创造者中年轻人居多,他们是广泛使用流行语的主体人群。

流行结束,相关社会现象消失,接着会出现新的社会现象,人们又会创造新的流行语。

流行语反映世态,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推进社会进步。

由此来看,流行语在日本国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流行语不仅体现了年轻人的时尚观,而且可从中发现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

3.日语中的流行语日语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流行语,日本的许多文化机构每一年也都会组织一些当年流行语的评选活动。

比如:【现代用语の基础知识】编辑部每年就会从大量应征的新词,流行语当中,根据得票多少和流行程度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评选出当年十大“新语·流行语”,于每年的12月上旬公布,并举行“U-can新语及流行语大奖”的颁奖仪式。

以2009年该机构组织评选出来的流行语为例,如:“政権交代”、“こども店長”、“事嶪仕分け”、“新型インフルエンザ”、“草食男子”、“脱官僚”、“派遣切り”等,即:政权交接、儿童店长、预算项目甄别、新型流感、草食男、脱官僚、派遣裁员等。

二、流行语的来源及产生原因1.流行语的来源任何时期都有属于该时期的流行语。

随着社会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变化,总会有新事物、新概念不断产生和涌现,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与之相称的语汇,如“パソコン”(个人电脑)、“電子レンジ”(微波炉)、“携带電話”(手机)、“カメラ”(照相机)等等,这些新生词汇就有可能成为流行语。

另外,如上(“日语中的流行语”一节所述)一些最具时代特征,最能体现人们心理或生存状态的词汇也是流行语汇的重要来源,如:“电车男”、“干物女”、“草食男”、“新型流感”、“SARS”、“政权更替”等等。

2.流行语的产生原因曾有日本的权威人士总结了如下一些原因:社会原因、心理原因、言语原因、言语感觉原因。

(1)社会原因即指为了表示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新概念而出现的语汇,如“パソコン”(个人电脑)、“電子レンジ”(微波炉)、“携带電話”(手机)、“カメラ”(照相机)等等。

(2)心理原因是对于已有的词改变说法或转用意思,如“便所”说成“トイレ”、“お手洗い”、“化粧室”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再如“おかげさまで”,原意为“多亏了某人/托某人的福(自己得到了某种好处)”,转意后,为“多亏了某人(倒了大霉)”之意。

(3)言语原因是由于纯粹的语言自身的构造(文字、发音)中出现的不稳定和变化自然而然产生语汇。

如:“特別急行列車”缩略成“特急”等。

(4)言语感觉原因包括语言规范的松缓和语言游戏的感觉两种。

三、青少年的流行语的具体特征体现1.时代性时代性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解释:当某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产生了与前一时代相异的某些变化时,会产生或反映该时代风貌的正面及负面的社会现象,或表述该时代具有影响力、震撼力事件的流行语。

这些流行语或能投人们共同所好,或能发泄和展示人们的共同心理。

语言来自人类社会,而流行语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正如中国人如今再也不会用当年的“铁姑娘”来指代那些非常能干的女性,而改称为“女强人”一样,60年代日本经济超高速增长,许多企业急需大量劳动力,出现了企业与尚未毕业的大学生提前签订合同的现象,从而出现了「青田刈り」(买青苗)这一流行语,它取代了1929年由于日本财政紧缩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这一社会现象而流行一时的「大学は出たけれど」。

(即使出了大学门,可能也找不到工作。

2.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与众多流行事物一样,流行语也有其产生、盛行、消失的过程,也有与之相应的环境和范围。

与其他语言现象相比,流行语的寿命相对短暂,有些非常短暂。

例如日本50年代出现并流行一时的「八番目」“(H”为英语字母中第八位而得名),大概是因为不上口或表现事物不够准确,很快便被人们弃之不用,成为死语。

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广为流传,之后可能淡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流行语都必然会消亡。

恰恰相反,大多数流行语被公认后升格为固定词语,被收入词典供长期使用。

例如:「」(现代、摩登)一词在明治末期已出现,但作为外来语,许多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不愿接受。

但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传入,人们的思维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终于在日本步入昭和年大门不久即成为日本一大流行语,且生命力一直延续到今天,继而还出现了由「」派生的复合词:「ψ、…ψ、、?」(摩登少女、时髦青年、现代生活、现代华尔兹舞)等。

所以语言正是在人类社会中不断地被筛选公认和积累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3.广泛认同和迅速流传性广泛认同和迅速流传性流行语具有广泛认同迅速流行性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条。

⑴相当数量的流行语或反映了时代特点,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声,或表述了影响力、震撼性极大的社会事实,必然被人们青睐,迅速走红。

⑵有部分流行语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为其政治目的所颁布的政治纲领和口号,在强大的宣传攻势和政治压力下迫使人们接受。

如:「非常」(非常时)「総動員」(总动员)等。

⑶38的流行语是出自于名人名著的名言,由于名人效应,势必增添了满足人们好奇心理的魅力。

正因为流行语具有时代特色,一般来说也符合该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吻合,加之流行语的造词结构很大众化,易脱口而出,因此一个流行语一旦产生,便可立即引起人们的共鸣,并能一传十、十传百地迅速传播、使用,以至全面流行起来。

例如「公害」(公害)一词流行于1967年,由于当时日本经济快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公害」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至今不衰。

四、流行语和世态一般会用繁荣、明快、混乱、暗淡等词汇来形容世态,时间上来讲世态也有长期和短期之分。

流行语与世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有长短差别,但流行语在一定时期作为交流宣传的媒介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人们集中关心的对象。

流行语正如它所包含的“流行”二字所表示的含义一样,是有终结的。

流行一结束,世态也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行语与世态的密切关联,有必要回顾它们的历史。

1990年代的流行语和世态自由国民社的《现代用语基础知识》自1984年起开始收录该年的新语、流行语。

在此我将选择自己较关心的词语进行说明。

1993年被称为「平成大不況」,经济非常不景气,频繁发生解雇事件,年富力强的男性失去工作,其家人生活无着落。

大学生就职方面取消内定采用,这让描绘着梦想和希望等待毕业的大学生们不知所措。

在这种世态的影响下,出现了流行语「ジュリアナ現象」;女高中生为了获得零用钱,卖掉自己的ブルマー(灯笼裤)和セーラー服(制服)的「ブルセラ」也成为话题;6月9日皇太子大婚,皇太子说的誓言「一生全力でお守りします」又传播开来。

1996年获得奥运会女子马拉松铜牌的有森裕子接受采访时说了「自分で自分をほめたい」这样的感言送给克服苦劳的自己。

避免赞扬自己及相关事物是日本语言社会的行为规则,但「自分で自分をほめたい」作为坦率地评价自己努力的用语获得人们的好感并被接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