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出示小黑板给出每种齿轮副的端面图、侧面图
要求学生在黑板上的端面图和侧面图上分别标出两轮转向,并写出其传动比公式。
二、新引入新课:
教师接着展示定轴轮系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到演示教学中
来,通过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多个齿轮的
传动比是否就是输入轴的转速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引发学生
思考。
演示模
型
启发提
问
2分钟
授新:
一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推导和传动比定义的理解
35分
钟
课讲授
由以上两个齿轮传动的思路和以下例题的推导过程来推出
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和定义分析
步骤:
1)分析该轮系的传动路线。
2)该轮系有几对齿轮组成?3)
每一对啮合的齿轮中哪一个是主动轮?哪一个是从动轮?分别
写出它们传动比公式。
4)在该轮系中分别有哪些齿轮是同轴
的?
注意:所有齿轮副传动比的连乘积就是该轮系的传动比。
5
1
4
'
3
'
2
1
5
4
3
3
5
4
4
3
3
2
2
1
45
34
23
12
2
)1
(
ω
ω
ω
ω
ω
ω
ω
ω
ω
ω
=
-
=
=
⋅
⋅
⋅⋅
⋅
⋅
z
z
z
z
z
z
z
z
i
i
i
i
由以上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公式得出其定义:定轴轮系传动比是
指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
推广:
设首轮A的转速为n
A
,末轮K的转速为n
K
,m为圆
柱齿轮外啮合的对数,则平面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可写
为:
◆其中:m为外啮合圆柱齿轮副的数目
◆结果为正:两轮回转方向相同
◆结果为负:两轮回转方向相反
◆思考:齿轮4在图中位置有什么特殊地方?在公式中有什
么特点?对轮系的传动比有何影响?
齿轮4既是齿轮3´的从动轮又是齿轮5的主动轮;它的齿
数或转数在公式中既作分子又作分母;只改变齿轮副中从动轮
教师引
导学生
通过从
模型到
简图按
着这几
个步骤
一步步
分析来
掌握对
轮系的
读图,
通过推
导得出
定期轴
轮系传
动比公
式。
要求学
生理
解、领
会定轴
轮系传
动比公
式。
1
2
2
’
3 3
’
4
5
1
2
2
1
12z
z
i-
=
=
ω
ω
'
2
3
3
2
23z
z
i=
=
ω
ω
'
3
4
4
3
34z
z
i-
=
=
ω
ω
4
5
5
4
45z
z
i-
=
=
ω
ω
回转方向而不影响齿轮副传动比的大小——惰轮(过桥轮)惰轮作用:
1、实现换向
1)2)
◆总结:外啮合时加偶数惰轮时,齿轮副的主、从动轮的回
转方向是相反的
◆外啮合时加奇数惰轮时,齿轮副的主、从动轮的回转方
向是相同的
2、延长传动距离,所以又称过桥轮。
巩固练习:1、分析下图的平轴轴轮系
●找出图中的惰轮
●1、5齿轮转向相同还是相反?
●用画箭头的方法进行验证。
●计算轮系的传动比(z1=20, Z2=40, Z'2=15, Z3=60, Z'3=18,
Z4=18, Z5=20)带领学生分析齿轮4的特点得出惰轮的概念,理解惰轮作用
特别给出平行轴轮系和非平得轴轮系两个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定轴轮系公式中的(-1)m 的作和和意义
2、分析下图中非平行轴轮系
● 确定末轮的转向。
● 计算轮系的传动比(z 1=60, Z 2=2, Z 3=20, Z 4=18, Z 5=20,
Z 6=30) 结论:非平轴轮系只能用画箭头方法来末轮的回转方向 二、定轴轮系中末轮转速的计算
在列图2中,已知各轮齿数主动件的转速n1=1000r/分,请同学们根据传动比公式计算末轮的转速。
提示:因为n1/n6=i16 所以n6= n1/ i16
三、末端带移动件的计算:1轮系末端是螺旋传动的计算
1
2
3
4
砂轮架
老师提示,学生计算出答案
分析如下:丝杠每旋转一周,螺母(砂轮)相对丝杠轴向移动距离为一个导程p ,所以砂轮架的移动速度
如图6-12所示, 已知Z1=28,Z2=56,Z3=38,Z4=57,丝杆为Tr50X3。
当手轮回转速度n1=50r/min 且回转方向如图所示时,试计算砂轮架移动速度,并判断砂轮架移动方向。
解:分析代如公式计算结果
丝杆为右旋,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砂轮架移动方向向右。
2末端带齿轮齿条传动
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齿轮的齿数Z1=20, Z2=40, Z'2=15, Z3=60, Z'3=18, Z4=18, Z7=20, 齿轮7的模数m=3mm, 蜗杆头数为1(左旋),蜗轮齿数Z6=40。
齿轮1为主动轮,转向如图所示,转速n1=100r/min ,试求齿条8的速度和移动方向。
分析如下:末端件是齿轮齿条,它可以把主动件的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齿轮7每转一周,齿条移动一个周长距离。
齿条传动的移动速度V 和输入轴每回转一周的移动距离L 分别用下式计算:
p p K
K z m Z Z Z Z Z Z Z Z n v π (1)
6421
531-=
学生自己讨论答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纠错并解答疑问
代入数据,计算:
学生练习:1在上例中计算手轮每转一周,砂轮移动的距离。
2图为一卷扬机的传动系统,末端为蜗杆传动。
已知:Z1=18,Z2=36,Z3=20,Z4=40,Z5=2,Z6=50,鼓轮直径D=200mm,n1 =1000r/min。
试求蜗轮的转速n6和重物G的移动速度V,并确定提升重物时n1的回转方向。
1
2
34
5
6
G
三、巩固小结(一)归纳小结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大小:i1k=n1/n2=各级齿轮副中从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
各级齿轮副中主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
转向:
1、画箭头法(适合任何定轴轮系);
2、(-1)m法(只适合所有齿轮轴线都平行的情况)。
结果表示:
i1k=n1/n2=±各级齿轮副中从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各级
齿轮副中主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
(适合平行轴定轴轮系);
图中画箭头表示旋转方向
(各种情况均适合)
2分钟
四、布(二)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