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第三章(1-3节)

成本会计第三章(1-3节)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一)辅助生产提供可以入库的产品 借:低值易耗品 原材料 贷:辅助生产成本
(二)辅助生产提供不能入库的产品或劳务 • 按受益单位耗用数量或其他比例进行分 配 • 借:基本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在建工程 • 贷:辅助生产成本
(一)直接分配法
举例: 某厂设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 为基本生产提供产品的同时也相互提供产 品。本月供水车间发生费用2000元,供电 车间发生费用3500元。该厂辅助生产车间 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帐户核算。 两个车间劳务量的供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假设供水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11元,供电 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30元。
(三)交互分配法
该方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先在各辅 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 调整后的辅助生产费用按直接分配法分 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因此,它需要进行两次分配:
(四)计划成本分配法
又称为内部结算价格分配法。 该方法是先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 分配辅助生产车间为各受益部门(包括 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在内的所有受益部门) 提供劳务的费用,再计算辅助生产车间 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 的计划费用之间的差额,即辅助生产的 成本差异,进行调整分配。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外购动力费用的计算 2、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1)狭义分配:分配标准有生产工时、机器 功率时数、定额消耗量等。 (2)广义分配:编制动力费用分配表。
•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该企业 ××年4月份发生的外购动力(电力)费用、 产品生产工时、各车间及部门用电度数见 “外购动力(电力)费用分配表”。 • 假定:①各车间及部门的动力(电力)费 用按用电度数分配;②各产品的动力(电 力)费用按生产工时分配。 • 要求:(1)计算电费分配率和动力费用分 配率(列出计算过程)。 • (2)计算填列“外购动力(电力)费用分 配表”。
例: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
领用A种原材料7290kg,材料单价6元。 甲产品实际产量为330件,每件产品定额 消耗量为 18kg ;乙产品实际产量为 360 件,每件产品定额消耗量为6kg。请用材 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乙产 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
(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 况下,为简化分配计算工作,可以按照各 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实际费 用。
•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直接材料 费用共计624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 乙产品256件。单件直接材料费用定额:甲 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 • 要求:按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计算甲、乙产 品实际原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例:某企业在××年10月,甲产品投产1000件,乙产 品投产200件,甲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50000元, 乙产品直接耗用 60000 元。另外,基本车间一般性 消耗材料为 3600 元,企业管理部门一般性消耗为 3000 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某材料 87600kg,该 材 料 单 价 为 0.5 元 , 甲 产 品 单 件 材 料 消 耗 定 额 为 65kg,乙产品单件材料消耗定额为40kg。 要求:( 1 )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乙两 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 (2)对该企业本月发生的材料费用进行分配, 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并据以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三)人工费用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 (1)应付计时工资 按月工资计算的月薪制:
应付计时标准工资=全勤月标准工资-缺勤工资 缺勤工资=缺勤日数×日工资率×缺勤扣款比例

应付计时标准工资=月实际出勤日数×日工资率+应发 缺勤工资
(2)缺勤扣款:扣款比例由国家规定。 (3)日工资(率)的计算 ①按每月固定日历天数30天计算:双休日、 节假日照付工资,缺勤期间的节假日照 扣工资; ②按每月平均工作日20.83天计算:法定节 假日、双休日不付工资,缺勤期间的节 假日、双休日不扣工资,出满勤者满工 资。 ③按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计算:该月实际日 历天数-该月双休日节假日
四、工资及职工福利费的归集与分配
(一)人工费用核算的内容
职工薪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 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的范围:1、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 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2、与企业订 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 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3、在企业的计划 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 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 (企业与有关中介机构签订劳务用工合同)
应借科目
甲产品
成本或 费用项 目
燃料及动 力
动力费用分配
生产工时 (小时) 分配金额 分配金额 (元)
8400
9100 10500 28000 26000 9100 7100 2800 45000 6300
基本生 乙产品 产
丙产品 小计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 基本生产 车间 机修车间
(2) ×企业
材料费用分配表 ××年10月
应借 科目
成本或 费用项目
直接 计入
分配计入
定额耗 分配 用量 金额
材料费 用合计
甲产品 直接材料
基本 乙产品 直接材料 生产 小计 制造 基本生 消耗材料 费用 产车间 管理费用 消耗材料 合计
二、外购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时,专设“直接燃 料和动力”成本项目,还应增设“燃料” 会计科目。 • 分配时: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燃料(不设该科目,则 记入“原材料”)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一)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的方 法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所有费用都直 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明细账按照成本项目与费 用项目相结合设置专栏,归集辅助生产 费用。
(二)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的方法 辅助生产车间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产 品或劳务的费用,直接计入“辅助生产 成本”账户,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其他 费用,先在“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 间(某车间)”归集,月末从该账户的 贷方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 至此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完成。
燃料及动 力
燃料及动 力
水电费 水电费 水电费
管理费用 合 计
• 某企业3月份耗电40000度,每度电0.4元, 款项未付。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3000 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0度;企业行政 管理部门耗电7000度。企业基本生产车间 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生产工时 36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24000小时。 • 要求:计算分配电力费用,并编制相应会计 分录。
• 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 • 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一般属于间接计入 费用,但是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属于 直接计入费用。
五、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折旧费用的确定 1、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范围 2、合理估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 3、折旧方法的选择 4、折旧的计算
本月应提折旧额=上月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 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
2、计件工资的计算
• 计件工资单价=单件工时定额×小时工资率 • 计件工资=计件工资单价×件数 =单件工时定额×小时工资率×件 数 =产品定额工时总数×小时工资率
3、加班加点工资 应付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天数×日工资 ×规定的支付标准 规定的支付标准: 在双休日的,200% 在节假日的,300%
受益单位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产品耗用
用水数量 用电数量 (立方米) (千瓦时) —— 4000 5000 18500 —— 7000
基本生产车间 一般耗用
管理部门
500
1000
1000
2000
合计
25000
14000
(二)代数分配法
设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成本 分别为未知的 x 、 y 、 z ,然后根据各辅助 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具体情况, 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费用以及提供 的劳务量,建立多元一次方程,求解。 该方法最为准确,但是如果该企业 有三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则计算过程 较繁琐。
受益单位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产品耗用
用水数量 用电数量 (立方米) (千瓦时) —— 4000 5000 18500 —— 7000
基本生产车间 一般耗用
管理部门
500
1000
1000
2000
合计
25000
14000
(五)顺序分配法
该方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费 用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 排在前面先行分配,受益多的排在后面 再行分配,后列车间负担前列车间分配 转入的费用,但不再向前列车间分配费 用。
是指将归集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按照 辅助生产外部各受益部门的受益比例进行直 接分配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辅助生产的劳务 和作业只对辅助生产车间外部单位提供,而 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相互提供劳务、作业 或相互提供很少的企业。
举例: 某厂设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 为基本生产提供产品的同时也相互提供产 品。本月供水车间发生费用2000元,供电 车间发生费用3500元。该厂辅助生产车间 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两个车间劳务量的供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六、税金和其他支出的归集与分配
(一)利息费用的分配 (二)税金的分配 (三)其他支出的分配
第二节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按其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种类不同, 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只提供一种劳务或只进行同一性质作业的辅助生 产车间:如供电车间、供水车间、供汽车间、机 修车间和运输车间等。 这类辅助生产车间称为单品种辅助生产车间。 2、生产多种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如机械制造厂设 立的工夹模具车间。 这类辅助生产车间称为多品种辅助生产车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