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 第三章 第二、三节

成本会计 第三章 第二、三节


• 三、人工费用的计算 计时工资(年薪制、月薪制、
周薪制、日薪制、钟点工资制)
最基本的工资制度
计件工资
月薪制下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 1、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 (减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 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 ×病假扣款率)
2、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 (加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 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 款率)
• 方法二: 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 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
• 例: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8级工人加工。甲 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品单件 工时定额为45分钟。8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 为2元。某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500件,乙产 品400件。试计算其计件工资。
• 方法一:
第二节
• 一、人工费用的组成
直接从事产品加工的生产工人工资
计入产品成 本的人工费用
在生产车间从事生产组织、管理或服
务 的人员工资
•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 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 出包括工资、奖金、补贴、五险一金等
• 应付职工薪酬=实发报酬+代扣款项
• 二、人工费用核算的原始记录 考勤记录 包括 产量记录
• 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000×1=1000(小时) 乙产品定额总工时=400×2.5=1000(小时) 丙产品定额总工时=450×2=900 (小时)
•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58000÷2900=20
• 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20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 =20000(元) 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900=18000(元)
–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
• 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 行。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等 贷:累计折旧
• 折旧费的计算和分配是通过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分配表”进行的。 • 见课本例题3-13,P42
• 课堂练习: 名词解释:4 判断题: 6~10 单选题:4、6、7 多选题:3、5 训练五
(一)、按30天算日工资率:
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30
2、 按20.83天算日工资率:
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 20. 83
其中,20. 83=(365-104-11〕÷12 在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由于节假日也 算工资,因而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算 工资。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 日扣工资,在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 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
作业
• 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2000元。3月 份31天,病假3天,事假3天,星期休假8天, 出勤15天,夜班2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 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 人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 工人本月应得工资 (一)30天:(1)加法 (2)减法 (二)20.83天: (1)加法 (2)减法
分配公式: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 产品实际(定额)工时之和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额=各产品实际(定额) 工时×分配率
•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 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 资共计58000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 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 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小 时,丙产品2小时。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 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第三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
–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 限法和工作量法。此外,现行会计制度允许采 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
–应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按月初固定资 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
• 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 月起计算折旧; • 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算折旧, 从下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 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840元。 8月份31天,病假2天,事假4天,星期休假 10天,出勤15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 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 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工 人本月应得工资。
(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 日工资率=840÷30=28(元〕 •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 算(减法) 本月应得工资: =840-4×28-2×28×(1-90%) =840-112-5.6 =722.4(元)
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 按生产小组等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 计件工资的计算基本相同。 • 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 集体计件工资还需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 分配,一般应以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 乘积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 计件工资分配率= 集体应付计件工资总额 集体职工应付计时工资之和
(二)计件工资的计算
•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 方法一: • 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 产品计件单价) 这里的产品产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 料废品:非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应计算并 支付工资。 工废品: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支 付工资。 • 某种产品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 工人小时工资率
1、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工资结算单、工资 结算汇总表。
–表中含应付工资总额、代发款项、代扣款项、 实发金额资料。 月末,工资费用的分配以本月应付工资总额为 准。 若企业各月工资相差不多,为简化核算工作, 也可按当月实际支付的工资额进行分配。
2、工资费用分配的帐务处理
–应按工资的用途分别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帐户:
职工应付计时工资=职工实际工作小时数×小时工资率 职工应付计件工资=职工应付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分配率
集体应付计件工资总额 =集体完成工作量总和×计件单价
例:课本例3-10
四、职工薪酬分配的核算 • (一)职工薪酬分配核算的基本程序 • 企业按规定计算出每一职工的应付工资后, 应在规定日期发放给每一职工。为反映企业同 职工工资的结算情况,财务部门应根据各车间、 部门的职工工资单,汇总编制“工资结算汇总 表”,作为应付职工工资的依据。
• 生产工人的工资: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的“直接人 工”成本项目。 •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记入“制造费用”帐户。 • 辅助生产部门的工资: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 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记入“管理费用”帐户。 • 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应记入“管理费用”帐户。
3、分配方法 生产工人工资中的计件工资,属直接人工费用, 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帐; 计时工资及其他工资一般属间接人工费用,应 在各受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标准:产品的生产工时 (实际工时或定 额工时)
甲产品的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 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 =30÷60×2=1(元) 乙产品计件单价=45÷60×2=1.5 (元) 应付计件工资=500×1+400×1.5=1100 (元)
• 方法二:
–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 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 =(500×30÷60+400×45÷60)×2=1100(元)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 •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28×(15+10)+2×28×90% =700+50.4 =750.4 (元)
• 按20.83天算: • 日工资标准=840÷ 20.83 =40.33(元)
•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加法) =15×40.33+2×40.33×90% =677.54(元) •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减法) =840-4×40.33-2× 40.33 ×10% =670.61(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