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商务模式的专利保护
团一案作出判决,确认指导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的专利是合法、有效 的。这一判决是针对 Signature 集团拥有的美国第 5193056 号专利而 作出的,也是 CAFC 首次对涉及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是否可以取得专利 作出的判决,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1999 年 1 月,美国最高法 院确认了这一判决,从而确立了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专利保护的合法地 位。
备,并把实现专利文献无纸化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以电子申请形式获得专利权、商标权,从其实质内容来看,
在此前后,有一批相当数量的有关电子商务领域的申请获得 了美国专利。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统计,1990 年美国授予的与网络 有关的发明专利仅有 22 项;在 1996 年以前,涉及因特网的专利申请 只有 13 件;到 2000 年年底,有关电子商务的授权专利,美国已有 1500
多件,日本有接近 200 件。随后的国家是加拿大、英国、荷兰等国。 韩国宣称每年有关电子商务的专利申请达到 3000~4000 件,位居全球 之首。
合法定条件的、处于专有领域的一些“信息”提供的法律保护。
电子商务的核心是“数据信息”,在构成电子商务的四种“流”
中,“信息流”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作为电子商务“信息流”
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数据信息”是可以作为“商业秘密”直接得到
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的;而更多“数据信息”的固化、表达可以文学作
品、计算机软件等形式取得版权和其他权利的保护;某些“数据信息”
外国向中国提交的第一件电子商务专利申请是在 1994 年 5 月 9 日(申请号 94190313.3),国内提交的第一件电子商务专利申请 是在 1995 年 12 月 7 日(申请号 95117826.1)。目前中国对于商业方 法不准备给予专利保护。
对于因特网上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给予专利保护,尽管争议甚 大,且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它确实可以刺激和推动电子商务的 发展,这也是事实,不容忽视。
付,利用电子商务形式进行交易更是独具优势。 四、电子商务模式已成为专利保护的一种客体 1996 年 , 美 国 专 利 商 标 局 颁 发 的 《 专 利 审 查 程 序 手 册
M.P.E.P》中已经明确允许商业方法申请专利。 1998 年 7 月 23 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就金融集
海 122-3
张滕
201270505212
论电子商务模式的专利保护
电子商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这
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是“数据信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是保护信息的一种法律工具
知识产权属于一种“信息产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符
三、知识产权产品已成为电子商务中的一种主要交易对象 随着知识经济的临近,已经出现了知识产业,即以人才和知 识等智力资源为第一要素配置的产业,就是通常所讲的高科技产业和 版权产业,也可通称为知识产权产业。在有形商品贸易中,附有高新 技术的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通常被称为“知识产品”或“知识产 权产品”,在这些高科技产品中凝结着占相当大比重的、多种知识产 权的价值,如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等产品就属于这类产品。在无形 商品贸易中,计算机软件、包括电影在内的视听作品、录音制品、文 学作品等版权产业的产品占据了主要地位。简而言之,这种主要利用 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成为创造社 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这些知识产权产品已成为目前商品交易中的 一种主要商品,也是电子商务中的一种主要交易对象。尤其是版权产 品,大部分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上载”和“下载”,实现网上交
1999 年 4 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对 AT&T 公司诉 长途电话公司一案作出判决,判定 AT&T 公司的市场营销方法的经营 模式专利有效。
美国对于这类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专利,采取 了极为“宽容”的态度。那些已在现实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经营方式, 首次移用到因特网上,便可获得专利保护,将已有的经营模式“系统 化”也可获得专利保护。
五、电子商务为知识产权的获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一种新的获得知识产权的途径——电 子申请也已问世。电子申请就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向国家知识产权主 管机关提交知识产权确权申请。按照传统的做法,这类申请(如专利 申请、商标注册申请等)应该是以纸件为载体进行的。 WIPO 起草的专利法案条约(PLT)和专利合作条约(PCT)细则的 修改中,已提出电子申请的要求,确认了其合法性。日本专利局是第 一家成功实施电子申请系统的,1990 年 12 月已经开始接受有关专利 的电子申请,到 1996 年,67%的专利申请是通过网上提交的,另外有 29%的专利申请是以软盘的形式提交的,只有 4%的申请文件是以传统 的纸介质方式提交的。韩国已经着手进行通过互联网申请专利的试验。 美国、日本、欧洲 3 个专利局正在进行通过互联网联机申请专利的准
可以商品化,构成“信息化商品”受到商标、商誉等权利的保护;电
子商务中进行的商业自然也要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约和限制。不
仅如此,现在知识产权的版权保护,已经延伸到在网络环境中对作品
(也是一种信息)传播、利用的保护,这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显得尤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要。
二、知识产权贸易已成为电子商务活动,特别是国际间电子
商务活动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和竞争手段
知识产权贸易,狭义的理解就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标的的贸易,
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转让等内容;广义的理解还应包括 知识产权贸易。
以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为主要形式的无形商品贸易大大发展。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国际间技术贸易总额 1965 年为 30 亿美元, 1995 年信息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为 5950 亿美元,超过了农产品贸易, 30 年间增加了 190 多倍。除了技术贸易以外,以商标许可、商号许 可、商业秘密许可、版权许可等形式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贸易,也 有飞速的发展,并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企业发展虚拟化的主要方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