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区域旅游资源规划 精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区域旅游资源规划 精品

一、前言:1、调查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2、调查人员:黑龙江大学旅游管理系学生3、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调查要求: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中央大街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中央大街建筑艺术明珠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中央大街的欧陆风情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XX)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文件记录避免使用不着边际的文学语言,力戒浮华和主观臆断。

--图件准确、清晰。

⑹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填表和编写调查文件等工作。

调查方式以收集、分析、转化、利用这些资料和成果为主,并逐个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包括访问、现场观察、测量、记录、绘图、摄影。

二、区域地理概况1、综述:哈尔滨是一座北国名城,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中央大街,哈尔滨的显著代表和突出标志,自1997年6月建成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来经多少次改造建设,目前的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全国一流的,独居文化魅力的,集商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步行街为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哈尔滨增添了一抹新的神韵。

2、自然概况:⑴地理位置中央大街位于风光秀丽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大街向北便是全长1927公里,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55.7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流域面积均位居中国内河第三的松花江。

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南岸的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新阳广场,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10.8米宽。

中央大街步行街区占地面积94.05公顷约1平方公里东起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西侧建筑红线西至通江街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东侧建筑红线,北至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南侧建筑红线的区域和防洪纪念塔广场区域。

从旅游经济地理位置上看,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和枢纽以及旅游风景区的重要部分。

⑵气象气候:中央大街所处的哈尔滨市位于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城市。

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

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

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3、人文概况:⑴人口特征哈尔滨市区域总人口993.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71.4万。

而中央大街所处的道里区人口606,988人(20XX年统计)⑵文化教育哈尔滨市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教育事业全市现有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13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科研机构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39所,普通高中122所,普通初中419所,普通小学1246所,特殊教育学校18所,工读学校1所,幼儿园1284所。

全市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比例为99.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48%。

⑶历史事件——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建设城市,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

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

——1925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仍保持原来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

——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步行街。

(4)旅游亮点a、建筑: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乐章”。

而中央大街正是这句话的完美诠释。

被誉称“龙江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老街、标志性街道又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远东最著名的移民街,最繁华的商业街、金融街、文化街,大街两侧洋行商店、饭店旅馆、舞厅影院、餐馆酒吧林立。

中央大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

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整条中央大街就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

——中央大街保护建筑一览表b、美食华梅西餐厅华梅西餐厅始建于1925年的老店,位于中央大街112号,原名“马尔斯茶食店”,主要经营俄式大菜。

露西亚咖啡西餐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露西亚西餐厅,是私人办的哈尔滨俄侨纪念馆,也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妮娜的俄罗斯女人。

塔道斯西餐厅塔道斯西餐厅创业于1901年。

"塔道斯"是哈尔滨早期餐饮业的先驱,早在20世纪初,"塔道斯"就来到哈尔滨,在此开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塔道斯"饭店,以独特的高加索风味而驰名。

哈尔滨名典西餐厅名典西餐厅毗邻风情别具,景色怡人的兆麟公园,是台湾国际餐饮连锁机构在黑龙江省的第一家连锁店。

马迭尔西餐厅坐落在中央大街89号马迭尔宾馆2楼的是1906建立的马迭尔西餐厅,有着百年的历史。

4、经济概况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央大街重新焕发出强劲的生机活力,步入了空间大开发、结构大调整、功能大转换的迅速发展时期。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央大街再度呈现商家林立,人气兴旺的繁华景象,综合区位条件及其商业价值迅速改善攀升,达到“寸土寸金”的程度。

但中央大街上有许多历史建筑被一些“假欧式”建筑所置换,甚至包括象中央商城那样大体量建筑,这对街道肌理造成严重的损伤。

因此政府开始针对此现象对中央大街进行整治,并同时将老街定位在发展旅游、文化、时尚产业的上。

突出发展高档酒店宾馆、特色西餐、休闲咖啡酒吧、俄罗斯特色旅游产品、音乐吧、时尚书店等业态,以突出25条辅街商业业态特色,使每条辅街商业业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每一条辅街都充满欧陆风情以吸引游客从而将中央大街带入一个新的“全盛时期”。

5、交通状况中央大街作为传统和具有特色的商业街,是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保护街道,它南起新阳广场交叉口,北至松花江畔的防汛纪念塔广场,全长1450米,路宽11米,人行道5~11米不等。

规划范围确定为以中央大街为核心的经纬街、滨洲铁路、松花江所围合的区域,共计3平方公里左右。

中央大街地区道路用地率为30%,主、次、支路网密度为11公里/平方公里,是全市设施水平最高地区,也优于全国同类城市中心区,但绝大多数道路路面为8~11米,人行道、隔离绿化带占道路面积的一半以上,道路断面利用特点突出。

中央大街地区主要交通性干道为友谊路、新阳路、经纬街、尚志大街、田地街、地段街、石头道街,这些道路的车行道断面基本在15米以上,是城市主干道路网的组成部分;该地区停车设施不足,导致高峰2000辆次的机动车,分别占路停放于该区域90%的道路上,并形成与土地使用密切相关的集中分布区和集中道路,平均每公里长度停车70辆,最高路段达200辆/公里,占用道路总面积10%左右。

在交通特性上,该区域道路网的整体负荷度为0.56,但主干道交通作用明显,占该区23%的主干道,承担了54%的交通流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在交通流的构成上穿行交通占17%,低于国内城市商业中心区穿行交通比例;在整体交通的车辆构成上以出租车、小汽车为主,占60%左右。

三、旅游资源状况及评价:1、旅游资源分类本次规划对规划地内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了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并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XX)标准进行统计和分类。

经统计和分类,规划地内的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8个亚类、15个基本类型,具体资源分类构成如下: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1)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2)评价结果根据上述标准对中央大街进行评分和加权总计,其评价结果为四级旅游资源。

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表3、旅游资源综合评价(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中央大街地区道路用地率为30%,主、次、支路网密度为11公里/平方公里,是全市设施水平最高地区,也优于全国同类城市中心区,但绝大多数道路路面为8~11米,人行道、隔离绿化带占道路面积的一半以上,道路断面利用特点突出。

中央大街地区主要交通性干道为友谊路、新阳路、经纬街、尚志大街、田地街、地段街、石头道街,这些道路的车行道断面基本在15米以上,是城市主干道路网的组成部分。

公交2、12、16、23、24、29、74、79、101、102、103、118、126、201路经过“防洪纪念塔”站,2、53、113、114、126路经过“中央大街”站,即到中央大街北段。

(2)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8个亚类、15个基本类型。

旅游区域属于四级旅游资源,但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还不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完善修复。

(3)旅游发展潜力大与索菲亚大教堂、兆麟公园、哈尔滨极地馆、太阳岛公园、冰雪大世界等旅游区相邻,每个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形成旅游聚合地。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历史及现状(1)旅游资源开发历史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是哈尔滨西洋风情的所在。

这条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1898年。

当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拔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