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古籍总目》指瑕内容摘要:《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一书是现阶段著录中医古籍最多,最权威的中医古籍联合书目之一,也是中医联合目录编纂的最新学术成果。
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开发,医学史、科技史等研究,提供极其重要的学术参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然《全国中医古籍总目》对中医古籍的著录,偶有不当之处,如以字号误为作者原名等,致使作者时代不明,师承授受关系缺然。
笔者在校辑《清人著述总目》过程中,发现了关于《全国中医古籍总目》的问题,分类撮录,俾有所参考焉。
关键词: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医古籍、目录《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一书是现阶段著录中医古籍最多,最权威的中医古籍联合书目之一,也是中医联合目录编纂的最新学术成果。
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开发,医学史、科技史等研究,提供极其重要的学术参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然《全国中医古籍总目》对中医古籍的著录,偶有不当之处,如以字号误为作者原名、一书多次著录等,皆白璧之瑕,不掩大美。
但这些问题,或为撰者失考,或作者时代不明,致使师承授受关系缺然,一些有价值的典籍未得以揭示。
笔者在校辑《清人著述总目》过程中,发现了关于《全国中医古籍总目》的问题,分类撮录,参辑众本,详加论列,俾有所补益焉。
一、以字号误作原名者。
1、《眼科约编》、《眼科备览》二书,《全国中医古籍总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通考》皆云颜筱园撰。
按,《眼科约编》前有颜氏自序云:“《眼科约编》者,梧暇日之所撮录也。
”序末云:“道光甲午菊月密峰尔梧颜筱园氏自序于寻乐草堂。
”知筱园,为作者字号。
(光绪)《惠州府志》卷二十七著录:“《眼科约编》,国朝颜尔梧撰。
尔梧字凤甫,连平人。
”1《惠州府志》卷三十九有其小传云:“顏尔梧,字凤甫,連平人。
捐职按察司照磨。
素善岐黃术,而眼科尤精,名重於時。
著有《眼科约编》。
”以是可知,颜筱园,当为颜尔梧。
尔梧,字凤甫,一字筱园,号蔼人。
福建连平人。
2、《元汇医镜》五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作刘琇峰撰。
《中医古籍书目提要》、《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通考》作敲蹻道人(盼蟾子)撰。
按,当为宛平刘名瑞撰。
名瑞,号琇峰,道号盻蟾子,又号敲蹻道人。
民国刻本《元汇医镜》书名页题“敲蹻道人盻蟾子刘著”。
自序末署“光绪戊申戊午己亥北京天寿山桃源观敲蹻道人刘撰”。
序后有“敲蹻道人、盻蟾子刘”二方木记。
3、《麻疹汇要》二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医籍续考》著录,作吕新甫编。
按,当为东阳吕铭撰。
铭,字新甫,咸丰八年举人。
居东阳马上桥。
其所撰《治疹全书》卷端题:“古吴宁新甫吕铭参阅,男耀垣、耀玑同辑”2。
东阳《卢正珩日记》同治元年九月廿五日:偕受卿笙甫至马上桥吕新甫(吕铭)家。
顷春珊、浦廷均来。
夜宿吕氏敦好斋3。
1(清)劉溎年修,鄧掄斌纂,(光绪)《惠州府志》卷二十七,光绪十七年刻本。
2《中国历代医家传录》386页,3郭佐唐选注《卢正珩日记》,载《东阳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1997年排印本,第58页。
4、《眼科百问》二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东北目》、《拾遗》等著录,作王子固辑。
按,当为长垣王行冲辑。
行冲,字子固,文之,号勉斋。
康熙五年举人。
《眼科百问》前有顺治十四年崔胤弘序,序云:“文之王子固,余家珠王叔宝以渭阳事余者,性颖异,博闻强识,于书无所不沉酣,经术而旁通医。
”(嘉庆)《长垣县志》卷十一有其传:“王行冲,字文之,号勉齐,明少保永光孙。
康熙丙午举人。
事母尽孝,遭母丧,寝柩侧不入内者四载。
乐善好施,尝设义学,开药局,施钱米,济贫乏,人皆感之。
性聪慧好学。
凡天文、地理、六奇、太乙、医术,皆能明其奥旨。
工书法,兼通绘事。
年八十,以赴礼闱,卒于京邸。
”5、《喉證指南》四卷,《達生保赤編》(一名《保赤良方》)四卷首一卷,《經驗急救良方》一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皆作严江寄湘渔父撰。
考《保赤良方》,有寄湘渔父自序云:“忆自岁庚午,改官陇上”。
序末署:自识于甘肃秦州署之退思斋。
知严江寄湘渔父,乃为官甘肃者。
周兆璋序云:“余二田刺史,浙人,寄籍湖南。
”于此可知,寄湘渔父为余姓,字二田。
刺史,一般是指官知府、知州者。
考此时秦州知州为余泽春。
泽春字二田,号寄湘渔父,浙江遂安人,寄籍湖南。
6、《通俗咽喉科学》一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著录,作张若霞撰。
按,当为山阴张拯滋撰。
拯滋,字若霞。
张拯亢兄。
善画雁,有诗才。
民国二年创螭阳诗学社。
著有《螭阳志》、《食疗治病新书》、《草药新纂》、《通俗内科学》等。
光绪十一年生,1957年卒。
7、《胎产集要》三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贩书偶记续录》著录,作黄惕斋辑。
卷端题鹤湖黄惕斋辑。
道光十九年宗室惠林序云:鹤湘黄君所辑《胎产辑要》三卷4。
《中医人名词典》:黄兴德,字惕斋。
尝集诸家之说,删繁补阙,辑为《胎产辑要》,后更名《达生保赤全编》。
8、《胎产珍庆集》六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著录,作宋若昂撰。
按,是书前有张文翰序云,宋曾任范县教谕,城武、蓬莱训导。
考(道光)《城武县志》职官表中有宋綵,利津人,拔贡生,乾隆四十年任训导。
此宋若昂者,即清利津宋綵。
9、《女科锦囊》、《伤寒锦囊》二书,《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东北目》著录,作刘渭川撰。
按,考(嘉庆)《无为州志》卷二十一有:“刘泽清,字渭川,号浊翁。
诸生,以女医鸣于时,著《女科指南》二卷”5刘渭川,即无为刘泽清。
泽清字渭川,号浊翁。
10、《脉学全书》二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续考》著录,作陈虞宾撰。
按当为陈蕴华撰。
蕴华,字虞宾,同治十二年拔4《中医人名词典》564页。
5(清)顾浩修,吴元庆纂(嘉庆)《无为州志》卷二十一,清嘉庆八年刻本贡。
四川犍为人。
著有《北马南船记》。
11、《本草诗》二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北大善》《本草书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中国本草全书》影印,皆作赵瑾叔撰注,陆文谟补。
按,是书卷端题:杭人赵瑾叔撰并注,钱塘陆文谟典三甫较定。
前有乾隆元年陆文谟序云:兹《本草诗》一编,出吾乡赵瑾叔先生手,自作自注,凡四百六十一种,所谓五之一也。
《郭西小志》赵瑾叔条云:“钱塘赵瑾叔,名瑜,入籍武康……与洪稗畦齐名,撰有《熊罴梦》、《秦淮雪》、《青霞锦》、《翠微楼》传奇数种。
江村高士奇尝聘居燕邸,与稗畦同撰《词典》。
”赵瑾叔,当为钱塘赵瑜。
瑜,字瑾叔。
12、《仙方合集》二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医籍大辞典》著录,《中医珍本丛书》影印本、北京科技出版排印商山校点本《仙方合集》等皆作贾山亭辑。
按,即苍溪贾儒珍撰。
儒珍,一名道圆,字聘候,号山亭,别号知足子,道圆居士。
其祖贾宜亭,世居南部县,乾隆二十年徙居苍溪。
父贾聚五,知文事。
儒珍,自幼好学,博综经史,及长留寓成都,广交学友。
归乡后,以竹桥斋为号校刻经籍,兴办寻乐书岩义学。
儒珍好宋明理学,崇尚格物致知,主敬、立诚慎独之旨,与嘉定李嘉秀、阆中许义楼等教授于寻乐书岩义学。
生于嘉庆二十一年,卒于光绪二十一年6。
13、《辩证良方》四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著录,作蒋杏桥辑。
按,当为蒋锡荣辑。
锡荣,字杏桥。
道光丁酉副贡。
武进人。
《武阳志余》卷一有其传云:蒋锡荣,字杏桥。
副贡生。
江宁陷,锡荣著《絶粤匪檄》以激劝忠义。
贼至,守北城。
及䧟,与子湛恩赴水死7。
14、《神仙濟世良方》二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著录,作柏鹤亭撰。
按当为汉军柏永瑞撰,永瑞,字鹤亭,内务府正黄旗汉军。
乾隆五十九年任阳曲典史8。
15、《沈子畏先生医案》,《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著录,作沈子畏撰。
按,应为沈凤葆撰。
凤葆,字子畏。
(民国)《桐乡县志》皆有其传。
传云:“沈凤葆,字子畏,桐乡乌镇人”。
“祖成美,名兰舫,为逸舲僧高弟傅,子繘泉、词源。
凤葆,繘泉子也。
少孤,受业于成美之门人沈馨斋,馨斋,德清人也。
名树德,其兄梅清名树培,为丁受堂高弟。
凤葆融会诸家,独标真谛,所居嵇家汇,庭户以外,俨若市廛,弟子数十人皆传其业。
至今浙西人士精岐黄术者,以为导源乌镇焉。
宣统元年卒,年五十三。
葬杭州王家坞”9。
16、《吴甫恬先生自存医案》,《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作吴甫恬撰。
按应为清江阴吴士瑛撰,士瑛,字甫恬,一作甫田,号壶芦山人,又号子虚子。
(光绪)《江阴县志》卷十八云:“吴士瑛,6王峻峰撰《寻乐书岩》,载1986年《苍溪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179页。
7(清)莊毓鋐,陸鼎翰纂修(光緒)《武陽志餘》卷一,清光緒十四年活字本8(清)李培謙監修,閻士驤纂輯,(道光)《陽曲縣志》政略十二,清道光刻本。
9卢学溥纂修,(民国)《乌青镇志》卷三十,民国二十年刻本。
字甫田,太学生,熟于素问诸书。
著有《痢疾明辩》,万青藜为之序。
”17、《韩拜墀先生方案》不分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作韩拜墀撰。
按当为清娄县韩文衡撰。
文衡,字清泉,号半池,又号拜墀。
江苏娄县人。
祖籍浙江遂安,故别号随安子,晚号和叟。
咸丰六年生,民国十八年卒。
每于诊务之暇,著作不辍。
手书心得验方,分门别类,经数年,成《随安医案》七卷,《临症摘要》若干卷,详校虞山陈耕道《疫痧草》两卷10。
18、《医医医》三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等著录,作孟今氏撰。
按书前有徐绍桢序云:“孟今于风八先生,桢髫年在桂林闻名”。
知孟今氏者,姓于。
考《清稗类钞》卷七十一,171页。
艺术类“于风八欲医医条”云:“桂林于风八,一号孟今,久客广州,绝意进取,专一于医……宣统己酉乃遂发愤著书,书成,名之曰《医医医》。
盖以医医之医自任也”。
又《清稗类钞》卷四十,第38页,姓名类,“以天文数目之字合为字”条云:“光绪中粤西有秦书祥于夔者,结友十人,讲学论道,于字风八,取义于八方风也”。
于此可知,于风八者,即于夔,字风八,号孟今。
19、《增注医宗己任编》四种八卷,《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571《中国丛书综录》709著录,皆作湖州杨乘六撰,按当为鄞县高斗魁等撰,旌德方汝谦补注,湖州杨乘六评。
20、《医学三书合刻》三种三卷,清光绪元年莲池书院刻本。
《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中国丛书综录》、《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江苏地方文献书目》著录,皆作陶慰农辑。
按应为清陶云锦辑。
云锦,字慰农。
同治七年任邢台知县。
江苏吴县人。
21、《小云巢丛刊》七种无卷数,《全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著录,作徐了缘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