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评价概述(1)-环境评价的概念

环境评价概述(1)-环境评价的概念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环境监测与评价计划学时 2 授课章节第十五课环境评价概述(1)-相关概念、环境评价信息获取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环境评价相关概念,掌握环境评价信息的获取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1)环境质量、环境评价的概念,环境评价的意义(2)环境评价信息概念,环境评价信息获取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环境评价信息获取方法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提问等方法相结合作业与思考题:环境是环境评价?如何获取环境评价信息?说明:1.教案首页中各栏目内上下尺寸可自行调整。

2.教案首页后续页用河南科技大学教案专用纸书写,或使用A4纸打印。

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陆书玉主编. 环境影响评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张征, 沈珍瑶等. 环境评价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Jacob I. Bregman.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s (Second Edition). Lewis Publishers, United States. 1999•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998年11月1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与本课程相关的期刊国内期刊国外期刊1)Environmental monitor and Assessment ----------Springer2)Environmental Modeling & Assessment第十五课环境评价概述(1)——相关概念、环境评价信息获取方法一、环境评价相关的基本概念1. 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质量——(1)流行的最广泛的定义为:环境的优劣程度,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等。

(2)但是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定义不科学,不淮确,是把主体对客体的直觉和评论定义为客体的质量,而忽视了环境质量的客观性。

他们提出:“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ˉ种本质属性,是能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叶文虎等,1994)。

总结:实际上,环境质量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评价环境的一种概念。

3.环境评价——实际上是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故也称为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评价就是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给予定性和定量的说明与描述。

4.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评价的对象是环境质量及其价值。

通过环境评价,不仅可以判断环境质量的优劣,也可以进一步认识环境质量价值的高低,确定环境质量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使环境质量符合人群生活与生产的要求,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采取行动。

二、环境评价的分类环境是-个复杂的系统,环境评价的分类方法很多,基本上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分类: (一)按照环境要素分类根据评价的环境要素,主要是自然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声学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生物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上都可称为单要素评价;如果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进行评价,称为多要素评价或联合评价;如果在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对所有的要素同时进行评价,则称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近年来对社会环境要素的评价开展日益增加,包括人口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美学方面的评价等等。

(二)按照评价参数分类在评价工作中,按照参数的选择,可分为卫生学评价、生态学评价、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生物学污染物)评价、物理学(声学、光学、电磁学、热力学等)评价、地质学评价、经济学评价、美学评价等。

(三)按照评价区域分类根据评价区域的不同,可将环境质量评价分为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流域环境质量评价、风景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评价、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工矿区环境质量评价、交通环境质量评价(公路、铁路等),也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评价,在每个评价区域内,对各个环境要素都要进行评价,当然,评价的重点有所不罚。

评价的区域大小可能很悬殊,小到一个居民小区,大到-个国家甚至全球。

(四)按照评价时间分类根据评价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三类:依据一个地区历年积累的环境资料对于这-区域过去一段时闾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称为回顾性评价;根据近期的环境资料对某一区域现在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称为现状评价;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或一个项目的建设规模,对某一区域未来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和评价,或对某一个建设项目对所在区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称为预断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的最多,是环境评价的重点。

三、环境评价信息的获取(一)环境评价信息的定义环境评价信息是指赋予评价指标以一定的数值,以便进行模型运算。

指标量化的方式:1)资料收集:污染源调查、环境背景值调查、环境现状调查——确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2)环境质量检测: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现场布点采样——对环境质量指标进行赋值;3)环境质量预测:4)专家咨询;5)模拟试验。

(二)几类环境评价信息(A)污染源调查1.污染源的定义和分类(P17)2.调查方法:1)区域污染源:a:普查;b:详查2)具体项目的污染源调查:a:排放方式、排放规律;b)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3)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4)污染物流失原因的分析。

3.调查内容:(P19-21)4.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1)物料衡算法——物质不灭定律i i i i i W B R P M +++=Mi ——生产过程中投入一种物料i 的总量,Pi ——进入产品中的量;Ri ——回收的量(Recycle );Bi ——转化为副产品的量(byproduct );Wi ——废物的量(waste);如果总产量为G ,则单位产量的投料量mi 和单位产品的排污量wi 就可计算为:mi =Mi/G ; wi=Wi/G 。

那么,生产单位产品总的排污量就为is ia iw i w w w w ++= s-sediment如果废物经过处理,去处率分别为ηw ,ηa ,ηs ,则最后进入环境中的量为∑=-+-+-=-=31)1()1()1()1(j s is a ia w iw j iw iw w w w w d ηηηη2)排污系数法分为三类:单位产品基、单位产值基、单位原材料基。

i ip i G M D = i im i Y M D = i ir i R M D =Di ——i 污染物的排放量;Mip ,Mim , Mir ——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万元产值的排污系数;单位原材料消耗的排污系数;Gi ,Yi ,Ri ——产品年产值,年总产值,原材料年消耗量。

3)实测法iw iw iw Q C D •= ia ia ia Q C D •=Diw ,Dia ——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排量;Ciw ,Cia ——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浓度;Qiw ,Qia ——废水、废气排放量。

4)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的计算煤、石油——SO2和烟尘① SO2的计算a:对于煤炭:有机硫、硫铁矿和硫酸盐。

其中硫酸盐不燃烧,因此,一般情况下,可燃性硫占80%:22SO O S →+SO2的排放:2%80%⨯⨯⨯=S B GG ——SO2的产量; S %——煤的含硫量;B ——耗煤量;b:对于石油而言,其中的硫可全转化为SO22%⨯⨯=S B G②燃煤烟尘排量的计算a: 根据煤耗量、煤的灰分含量、除尘器效率等参数计算)1(η-⨯⨯⨯=df A B G 烟尘B ——耗煤量;A ——煤的灰分含量;df ——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百分数;η——除尘器的效率。

b: 根据锅炉的烟气量、烟尘排放浓度和除尘器效率计算)1(0η-⨯=C Q GQ ——烟气量;C0——除尘器进口的烟尘浓度;η——除尘器的效率。

5.污染源评价1)方法:统一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等标排放量法),分别对水、大气污染源进行评价。

2)评价公式:①等标污染负荷(P ij ),定义为:Qij C C P i ijij 0=Pij ——第j 个污染源中第i 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Cij ——第j 个污染源中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C0i ——第i 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Qij ——第j 个污染源中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流量。

若第j 个污染源中有n 种污染物参与评价,则该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n i n i ij i ij ij j Q C C P P 110若评价区内有m 个污染源含第i 种污染物,则该种污染物在评价区内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m j n j ij i ij ij i Q C C P P 110该区域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n i mj Pj Pi P 11②等标污染负荷比——可以对污染物的贡献进行排序j ij ij P P K /=评价区内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负荷比K i为:K i=P i/P评价区内第j个污染源的等标负荷比K j为:K j=P j/P2)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的确定按照污染物的Ki值排序,分别累积其百分比,当大于80%时,其污染物就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按照污染源的Kj值排序,分别累积其百分比,当大于80%时,其污染源就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源。

(B)环境特征调查1.环境背景调查环境背景值的含义指未受人类活动污染的条件下,环境中各个组成部分,如水体、大气、土壤、农作物、水生生物等在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原有稳定的基本化学组成,反应了原始自然面貌。

2.环境现状调查(1)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调查法。

(2)自然环境调查①地质环境调查:地质、地貌②大气环境调查:一般气候特征、污染气候特征(P29)、灾害性天气③水环境调查:地面水、地下水④土壤环境调查:⑤生物环境调查(3)社会经济环境调查①人口调查②经济结构调查:产业结构调查分析、能源结构调查、投资结构调查③工业调查④农牧业调查⑤交通运输调查⑥科学技术调查(4)人体健康调查(C)定性信息的获取——专家咨询法特尔斐法——1964年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先应用的1.特点:①匿名性;②轮回反馈法(一般4轮);③咨询结果统计特性:对结果统计分析,定量处理2.评价步骤:确定咨询主题——选择专家——结果的处理和表达(D)环境模拟试验1.环境模拟试验的类型:(1)按试验目的或试验内容:比较性试验、关系性试验、创新性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