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2.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5.68g C.6.5g D.7.09g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4.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图中A代表水分子5.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6.向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仅甲、丙能产生气泡,并分别生成X、Y,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丙>乙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B.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C.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D.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说明铁与锌的活泼性 Fe<Zn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明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C ①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②试管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水D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A.A B.B C.C D.D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10.取敞口放置的氧化钙样品22g,加入足量盐酸,产生4.4g CO2,再向剩余溶液中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质量为3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固体中含有三种元素B.样品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6gC.样品固体中一定不含氢元素D.氧化钙在空气中发生的反应包含两种基本类型11.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D.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水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研磨闻气味B.蒸发食盐水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13.已知 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现有若干克 Fe、Fe2O3和 CuO 的混合物在 73g10%的盐酸中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 FeCl3,现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在高温下与 CO 完全反应,得固体质量可能为A.5.6g B.6g C.6.4g D.7.2g14.“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15.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不能用作检验试剂的是()A.澄清石灰水B.酚酞试液C.盐酸D.氯化钡溶液16.小明设计了右图装置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红色石蕊变红色,则A 物质是( )A.浓氨水B.浓硫酸C.生石灰D.浓盐酸17.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
则反应两种溶液质量关系是()A.相等B.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C.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D.无法比较18.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浓硫酸B.苛性钠固体C.浓盐酸D.碳酸钠晶体19.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杨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杨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B.该溶液的pH大于7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D.该溶液显碱性20.X、Y、Z代表三种金属,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B.Y>X>ZC.Y>Z>XD.Z>Y>X2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稀释浓硫酸C.点燃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22.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 个B.3 个C.2 个D.1 个2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双氧水24.在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明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
小明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B.该溶液的pH小于7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D.该溶液显碱性25.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
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26.下列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读液体体积D.液体的取用27.下列关于常见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B.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D.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28.醋酸(化学式为C2H4O2)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其水溶液显酸性。
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2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30.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C.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D.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A 、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省略了,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解析: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A 、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省略了,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不是16g ,故A 说法错误;B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选择量程比所量取液体体积略大的量筒,所以可以用10mL 量筒量取9.5mL 蒸馏水,故B 说法正确;C 、pH 试纸只能粗略的测pH 值的整数值,无法精确到小数点,所以pH 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 为7.8,故C 说法错误;D 、根据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气约占21%,故D 说法错误。
故选B2.D 【解析】 【详解】设左边烧杯中加入6.5g 锌粒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 ==0.2g ,6.5g 锌粒可制得氢气0.2g由此可知,天平左边增重6.5g ﹣0.2g =6.3g ;要想使天平最终保解析:D 【解析】 【详解】设左边烧杯中加入6.5g 锌粒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442+=Zn H SO Zn +6526O .S H 5gx↑ 652=6.5g xx =6.5265⨯=0.2g ,6.5g 锌粒可制得氢气0.2g 由此可知,天平左边增重6.5g ﹣0.2g =6.3g ;要想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也要增加6.3克。
设需加入铝的质量为y ,()2424232Al 3H SO Al S +=+m 5464O 3H 8y6.3g↑∆ 54y =48 6.3g解之得:y ≈7.09g 。
故选:D 。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是解题关键。
本题中要想保持天平平衡应使两边增加重量相等,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金属的质量减去生成氢气的质量。
3.C 【解析】 【分析】 【详解】A 、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错误;B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 、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A 、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错误;B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 、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