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段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段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近年来, 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 “热词” 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 “打酱油” 、
“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
逐渐扩散, 而是瞬间的爆发。 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
致了流行, 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 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
鸡啼叫”的形象对我寄予某种希望。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但从未如此认真地、细心地、
诗意地欣赏过她做的鞋。我抚摸着那两双新布鞋,觉得每一个针眼里都灌满了母亲的爱意与希望,
心里那种暖融融甜滋滋的感觉至今不忘。 是的,世界上有许多你热衷的事情都会转瞬即逝,
不过是
过眼烟云,唯有母亲的爱是真实而永恒的。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旧梦与远山》一书, 有删
“陌生化”的情景效果, 随即因为网
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
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 显然, 热词热起来的社
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 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 这种对传播的主
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
视。
D.作者说“世界上有许多你热衷的事情都会转瞬即逝,不过是过眼云烟”,表现出他淡泊名利的
特点。
5、阅读文中划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 1)分析划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哦,赤脚走在水泥地上,吧嗒,吧嗒,凉凉的,硬硬的,平平的,自由自在,那种舒坦的感觉,
简直美极了。
( 2)解释划线②处的含义。 北京的冬天刚刚开始,我就嫌它太漫长了……
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
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
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
同文中学 2019 届高一(下)阶段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试分数: 150 分
卷Ⅰ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论述文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
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我发现
第二双布鞋也穿底了。我那时每月只有 3 元人民币的助学金,只够买笔记本、墨水和牙膏什么的,
根本没有钱买对当时的我来说很昂贵的鞋。我天天想着母亲临别时说的话:
她会给我寄布鞋来。 又
害怕地想: 她不会忘记吧?如果她记得的话什么时候可以做好呢?什么时候可以寄来呢?从家乡寄
出,路上要经过多少日子才能到北京呢?路上不会给我弄丢吧?在等待布鞋的日子里,
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最后进入社会取得
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
长大以后大部分知识内
容都忘记了, 读书又有何用呢?对于这个问题, 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 “当我年轻的时候,
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 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 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
6、文章以“布鞋”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
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
一起床,穿的是木屐。早饭后一出门,或干活儿,或赶路,或上学,都是赤脚的。只有在冬天或生 病的时候才穿布鞋,而且是光着脚穿的。只有地主老爷或乡绅什么的才穿着长长的白袜子加布鞋。
1955 年我来北京上大学,母亲给我做了两双布鞋,我以为这足够我穿一年的了。哪里想到 来北京后, 在去学校的路上看到:农民穿着袜子和布鞋在地里耕地。我们几个从福建来的学生大为 惊奇,觉得这在我们家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那里都是水田,一脚下去就没膝深,你穿着鞋袜 如何下田?当然大学同学们平时进出都一律穿布鞋或胶鞋,个别有钱的穿皮鞋。我却觉得不习惯, 不如赤脚自在。
我能做的事
是,将破报纸叠起来,垫到布鞋的前后底两个不断扩大的洞上维持着。
可纸比起布的结实来又差了
许多, 所以每天我都要避开同学的眼光, 偷偷地往布鞋里垫一回报纸。 而且每天都在 “检讨” 自己:
某次打篮球是可以赤脚的, 某次长跑也是可以赤脚的, 为什么自己当时就没有想到布鞋也要节省着
穿呢?弄到今天如此狼狈不堪,这不是自作自受吗?②北京的冬天刚刚开始,我就嫌它太漫长
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
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 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 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
和正义感。 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
会关怀的舆论价值。 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
身。
它反馈于人的 “好处” ,未必能够实实在在, 看得见, 摸得着, 马上兑现, 而常常是 “书
到用时方恨少”,其中好处,需慢慢体会。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
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无论如何, 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 我们无论如
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
政治化的一种体现。中国的改革开放自 90 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
这种现实状态下, 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
而
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
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进步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
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丰
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
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读了大学,不代表马上就能实现“逆袭”,但不读大学或许更难华丽转
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
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 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
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 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 由于被人
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
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
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
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
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布鞋 童庆炳 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每年一双就足够了。因为南方天气热,我们那里的习惯,早晨
第一次听到赤脚“不文明”的理论。我们赤脚的自由生活方式不堪一击,“自由”一下子就被“剥
夺”了。
于是母亲做的布鞋成为我生活的必需。似乎母亲是有预见的,要不她为什么要往我的行李
里塞两双布鞋呢?可布鞋毕竟是布做的, 并不结实。当北京的杨树掉叶子的时候, 第一双布鞋见底
了。等到冬天的第一场雪降落大地, 让我这个南方人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欢呼雀跃的时候,
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
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大,波澜壮阔、不可名状。
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
“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
---- “被就业”、“被代表”、“被平
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
但热词并非只是
了……我一生有过许多的等待, 大学期间等待母亲的布鞋是最难熬的等待了。在这之前,我从未想
过母亲做布鞋复杂的全部 “工艺流程”, 可在那些日子连做梦也是母亲和祖母在灯下纳鞋底的情景
了。
在春节前几天,我终于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两双新的布鞋,在每只布鞋里,母亲都放了一张红
色的剪纸, 那图案是两只眼睛都朝一面的伸长脖子啼叫的公鸡。 我知道这肯定是母亲的作品, 以“公
起初半个月,只好“入乡随俗”,勉强穿布鞋去上课。过了些日子,我们三个福建来的同 学基于共同的感受,就议论着要“革命”,要把北京人的这个“坏习惯”改一改。我们约好同一天 在校园里当“赤脚大仙”。①哦,赤脚走在水泥地上,吧嗒,吧嗒,凉凉的,硬硬的,平平的,自 由自在, 那种舒坦的感觉, 简直美极了。 虽然我们三人的举动引来学校师生异样的眼光和窃窃私语,
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而推演出了
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人家都有车有房
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