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讲述:牙齿生长在上、下颌骨的牙槽里,从外形上看,每个牙齿分为三部分,牙根,牙冠,牙颈。露在牙龈外的部分是牙冠,镶在骨内的部分是牙根,裹在牙龈里面的是牙颈。牙冠表面是釉质,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釉质损坏不能再生,釉质之下是牙本质,在牙根部分牙本质外是牙骨质,牙齿中央的牙髓腔中充满牙髓,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举手回答:
1.口腔
2.牙齿
3.舌
舔后说出:有三种。
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
讨论后回答:
1.龋齿的发生有多种因素,不注意口腔卫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中的细菌把存留在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糖类食物的残渣实行酸化,釉质受酸,腐蚀变软、变色、以至缺损形成龋洞。
2.牙齿清洁是避免龋齿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日常产生活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难点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方法
观察、体会学习法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直接导入:请同学们跟随一个玉米粒来理解我们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
玉米粒首先进入了一个潮湿而又滴着水的空洞,躺在一个松软的垫子上,突然周围的“石门”上下挫动,把玉米粒给嚼碎了,“软垫”左右翻滚,将玉米粒挤入了一个“通道口”。
与老师一起总结归纳本节课知识要点
实行练习
引起学习兴趣
培养边观察边思考的水平
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
培养学生实践体验水平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水平
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水平
培养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的水平
培养边观察边思考的水平
培养学生听讲思考表达水平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水平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水平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水平
通过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水准,查找教学中的漏洞以便以后改进。
讲述:牙齿是消化食物的第一关,有一句广告“牙好,胃口好,身体倍儿棒,吃吗儿吗香”。而有的人有“虫牙”,严重时不能随心所欲的吃喜欢的事物。“虫牙”的生物学术语是龋齿。
讨论:
1.龋齿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症状?
2.如何防止龋齿?
提问:
1.什么器官辨别味道?
2.舌能够辨别几种味道?
3.舌的功能?
展示:唾液腺结构图。
提问:
请同学看图,按顺序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讲述:消化腺分为两类:一类如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它们都位于消化道外,通过导管开口于消化道,称为外消化腺;另一类如胃腺、肠腺,它们分布在消化道壁内,数量较多,并直接开口于消化道,称为内消化腺。
课堂小结:见板书。
课堂练习:《精确制导》P56-60
边观察边听叙述边思考
提问:
1.空洞指什么?
2.石门指什么?
3.软垫指什么?
讲述:口腔中与消化相关的结构:牙齿、舌、唾液腺(开口于口腔)。
牙齿是人体中所有器官中最坚硬的,具有咀嚼食物的作用。
提问:舔一舔自己的牙齿,感觉牙齿有几种形状?
讲解: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提问:每种牙齿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展示:牙齿结构图。
提问:牙齿结构分为几部分?
讲解:唾液腺导管开口于口腔,分泌唾液,唾液腺。
人有三对唾液腺,分别是腮腺、舌下腺、颌下腺,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能够湿润口腔、使食物团软化、还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成人每天能够分泌1-1.5L的唾液,唾液当中还含有消化食物的酶。
讲述:玉米碎粒从“通道口”离开,被挤入了一个狭长的“通道”后就相坐滑梯一样滑行而下,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广场”。不过还没站稳就地动山摇,还下起了“酸雨”。
课题
人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说出人体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功能
水平目标
1.列表归纳小结知识的水平
2.观察的逻辑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确保护牙齿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教学思路
通过观察和体会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经历,来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舌。
2.舌能够辨别酸、甜、苦、咸四种味道。辣是痛觉,腥、臭是嗅觉。
3.味觉,搅拌食物,协助吞咽,辅助发音。
边观察边听叙述边思考
1.咽
2.食道
3.胃
4.胃的运动
5.胃酸
观看、思考
看图回答:能够看到消化系统有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组成的消化道和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组成的消化腺组成。
板书设计
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食物的消化
1.消化体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外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消化腺
内消化腺:胃腺、肠腺
课后反思
使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个教学策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理解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水平,持续提升生物科学素养,从而使本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容量大,有些环节的讨论不够深入。对学情的分析不够具体,小学阶段学生对消化系统有哪些理解?学生来源广泛、参差不齐,参差不齐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些若能了解详细一些会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提问:
1.玉米碎粒离开的通道口是?
2.狭长的通道是?
3.广场指的是?
4.地动山摇指的是?
5.酸雨是说?
讲述:我们说的咽和食道都是食物的通道,食物经过食道进入胃,胃是一个肌肉质的囊,胃的收缩水平很强,能够将食物压碎,胃当中有胃腺,胃腺能够分泌黏液和胃液,胃液中又含胃酸和消化食物的酶。
课件演示:肝脏、胰脏与十二指肠图片
讲解:胰脏能够分泌胰液,并经胰液管流入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消化酶。胆总管流出的是胆汁,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暂时储存有胆囊中,胆汁能够乳化脂肪。十二指肠是小肠开始的一段,小肠在成人体内约长5-6米,它通过蠕动促动食物消化并将食物推入大肠,而肠腺分泌有肠液,肠液内含有消化酶。
投影演示:盲肠和阑尾。
讲解:与小肠连接处有一个盲端,称为盲肠,其上的一个指状的突起称阑尾,它们是退化的器官,大肠长约1.5-2米,它能够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