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
库尔班卡斯木
《前滚翻》教学设计
执教者单位: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
单元课时:《前滚翻》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前滚翻
教学对象:水平一(二年级)
一:设计思想
本课在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探究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堂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通过各种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前滚翻技术动作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一项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技巧类项目,能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前滚翻的来源在于生产和格斗中的自护,后来更多的应用到生活中的自并成为专门的动作练习,用以发展这种能力和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前滚翻从技术动作来讲,是由一系列的身体动作组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动作,其中关键的动作为低头、提臀、蹬腿、团身,滚动(圆)。
小学的前滚翻是以最基础的滚动滚翻动作为主,活动形式接近生活,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3)的学生,共36名学生,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他们天性好动、好玩、好奇,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力较强,所以,本次课我主要通过提问一些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诱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通过自主练习、学生展示、老师指导纠正等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滚动园滑,直线滚动
(2)教学难点:蹬地有力,头后部着垫。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并能结合平时生活中不慎摔倒的情景,体验自
我保护前滚翻。
(2)技能目标:85%的学生掌握前滚翻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顺利完成前滚翻动作。
(3)体能目标: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发展学生反应、速度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六: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和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规律,本节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图示法、练习法、游戏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队列队形→徒手操→游戏(谁是不倒翁)→自由前滚翻→指导下的前滚翻→赶猪游戏→放松
八:课堂预计:
预计课的密度为40—50%,为较大密度
课的强度为中等强度
最高心率为140次/分左右,心率平均值110—130次/分之
二年级《前滚翻》教案
年级:二年级人数:36人执教:李高强学习内容前滚翻游戏:赶猪
学习
目标1、认知目标: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并能结合平时生活中不慎摔倒的情景,体验自我保护前滚翻。
2、技能目标:85%的学生掌握前滚翻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
完成前滚翻的蹲撑动作。
3、体能目标: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发展学生反应、速度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教学顺序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前滚翻→游戏:赶猪→调节评价
部分达成目标学习内容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组织时间次
数
激发兴趣1、激发学生
兴趣,明确
学习目的。
2、体现学生
积极参与,
发挥个性。
3、培养竞争
意识和自
强、自尊、
自信、勇于
创新的品
质。
4、体现良好
的团队精
神。
内容:
1、课的常规要求。
2、准备活动
3、小游戏“谁是不倒
翁”。
教师:
1、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
参与的热情。
2、提出学习目标、内容
及要求。
3、语言提示,指挥学生
按照要求进行。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亲切问好。
2、认真听讲,听口令进行练习。
组织:如图
3、“谁是不倒翁”。
明确练习目的。
集中注意力,
动作符合游戏规则教师鼓励强调。
7′1
次
学习
提高体验
调整
发挥1:在教师的指
导下进行练
习,发挥想象
力,用不同方
式进行前滚
翻。
2:掌握前滚翻
过程中保持身
体平衡的方
法。
3:能说出前滚
翻的动作要
领,并能结合
1:内容:自由前滚翻
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采用各种方式前滚翻
2:前滚翻
动作要领:
(1)双手撑地;
(2)低头含胸、收腹屈
腿、下蹲手抱小腿;
(3)低头含胸收腹、屈一
腿胸向膝、脚跟向臀部
靠,手抱小腿
教师:
1、观察教师的示范,发挥想象力。
2、针对教师提出的方法,小组讨
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互相
鼓励,为全组加油。
3、在热烈的欢呼声中尽情的表现
自己。
4、调节学生情绪,强调注意安全。
组织:如图
18′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