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讲坛: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韬略——胜于先胜■兵法悟语“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先做好战争准备,先进行战略谋划,而后同敌人作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盲目地同敌人作战,而后希望在作战中侥幸取胜。
■案例剖析20世纪90年代,韩国大力实施经济战略,催生了现代、三星、LG等一批国际品牌企业。
最近几年,又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提出打造“十大电视剧”,如《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大长今》等等。
“韩流”流遍了中国大地。
在《百万朵玫瑰》这部电视剧里,多次出现韩国服装、饮食和知名企业的“韩国元素”镜头,利用文化战略,打造民族品牌。
当近年中东地区反美情绪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韩国开始在中东地区渗透文化,输出亲和友善的价值观。
当中东地区人民开始认同韩国文化的同时,韩国产品趁机占领了中东市场,出现了抢购韩国产品的热潮。
刘红松:今天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发展这,一定要上升到战略的层面,一定要注重战略谋划和运筹,一定要运用战略管理!战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长期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的总体构想及其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一、战略是管长远、管全局的,是抓关键性问题的。
过去叫计划,现在讲规划。
规划是相对宏观一些,长远一些,最少管三年以上,规划属于战略范畴。
一个企业的发展,最少需要制定十年战略规划。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多少年战略规划至少要做五十年!法国巴黎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落后吗不落后。
什么时候设计的三百年以前。
巴黎城市三百年以前设计的,直到今天仍没有落后。
二、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定位。
比如,深圳和珠海是我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的两个。
我们到深圳去看看,经济相对很热;到珠海去看看,经济发展就慢一些。
为什么有差别当年珠海一味追求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时候,深圳脚踏实地做加工业,当把加工业做好以后,再向制造业迈进,再向高科技迈进,非常好地实行了梯度式发展,这里就有一个战略定位问题。
十多年前,北京讨论“金融中心”概念,认为中国的银行总部都在北京,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在论证而不定性的过程中,被上海抢了先。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开放了上海浦东。
上海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并付之实施。
现在,上海的金融业比北京要先进好多年。
三、战略主要解决“抓机遇”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发展经历了三次机遇。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乡镇企业富裕了农村,改革了农村,同时加快了城市化。
第二次机遇是对外开放,即接轨大上海,引进外资。
第三次机遇是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
这是常州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机遇。
那常州怎样才能紧紧抓住这次机遇,把我们的经济做大,把区域发展得更好呢一是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中央认为,“走出去战略”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是要培育资本市场。
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资本力量太重要了。
要做大做强常州经济,一定要把常州的资本市场慢慢培育出来。
三是要走技术强市的自主创新之路。
我们的优势如果不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专利,三流企业做品牌,四流企业做服务,五流企业做产品,六流企业卖苦力、做“代工”。
走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如果搞不了原始创新,可以先模仿。
干上5年10年,我们的模仿能力就全上去了,由模仿式创新变成自主性和原始性创新。
四、人才战略是发展的根本举措。
一是要加强“灰领”人才的培育。
日本成为工业化时代的骄傲,把产品做得那么好、那么精,靠的是一大批“灰领”人才来提高产品品质,实行细节化管理和流程化管理。
二是要培养整合资源的人才。
相对来讲,纯专家容易找,到清华北大去招,到中国科学院去引进。
常州最缺的是什么人才整合资源的人才!能把资金整回来,能把技术整回来,能把项目整回来,能把市场整回来的这种高层次的整合资源的人才!三是要培育企业家资源。
常州企业家应该学点浙江企业家精神,特别是温州企业家精神。
很多温州企业家在国外生产鞋、帽和轻工产品,生活了十多年,不懂地方语言,不会讲英文,但他们生活得好好的!他们靠什么靠一种精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根精神”。
给点阳光他就灿烂,给点水分他就滋润。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
他们靠的是“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
那种在永远不懈的追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猛顽强、永不言败的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魂,是企业的原动力。
中小企业成长路径——胜于易胜■兵法悟语“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古时候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在易于取胜的情况下战胜敌人的。
■案例剖析从1909年到1980年,美国汽车工业一直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霸主。
面对这样的窘境,日本推出“反求工程”,实施“优-优组合”,即把世界各个国家的汽车全买来,发动机哪个国家好,就用哪个国家的;车身哪个国家好,就用哪个国家的。
兼收并取,为我所用,谁好用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汽车业后来居上,1980年的汽车产量是美国的三倍。
刘红松:易胜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核心思想。
古往今来,善于打仗的人,他们总能找到容易成功的突破口,总能找到容易成功的关键点。
哪个敌人最薄弱,哪个地方最容易取得胜利,我就攻哪个地方。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你看广东企业怎么走过来的先搞贸易、做代理、做加工业。
原料从外面来,成品再卖出去。
加工业做好以后,再向制造业迈进,走的是一条先易后难的道路。
广东东莞最早从加工贸易做起,到现在的制造大市,前几年,它的进出口总额居然排在中国第三位!在东莞还曾经流行这样响亮的口号,叫“东莞塞车,世界断货”。
它们走的是什么道路易胜战略道路!所以今天我们要把《孙子兵法》的易胜战略思想拿过来,学会用较小的力量击败强大的力量。
要学会借力,学会借鉴,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借壳上市,借势乘船,借牌扬名。
一、企业处在弱势时,可以加大力度,承接跨国公司的转包业务。
在芬兰的诺基亚总部,你看不到什么人,就像个衙门一样。
但是你到诺基亚北京生产基地看一看,热火朝天。
这一情景让你误认为诺基亚的总部不在芬兰,而在北京!现在全球40%以上的手机是诺基亚生产的。
但诺基亚不再建工厂,而是计划把手机线路板外包,把手机外壳外包。
外包业务可以降低成本15%到20%,提高质量15%到20%。
生产休闲服、运动服的耐克公司,年销售将近百亿,但它没有一家工厂,而是全部外包,它只负责抓质量,抓设计,抓研发,抓渠道,抓终端。
这两个例子表明,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人家的优势在研发、设计,我们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在生产制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应该把产品和业务定位到国际产业链中去,跟国际企业进行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一做配套业务,二搞贴牌生产;既要注重顶天立地,又要做到遍地开花,既要做阳春白雪,也要做下里巴人。
二、实施逆向开发战略。
创新型城市是常州的大战略。
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否则没有出路。
怎么创新很多企业说我没有创新的能力,没有创新的资金,没有创新的人才。
但今天我们把《孙子兵法》的易胜思想拿过来,告诉大家,走逆向开发的道路。
什么叫“逆向开发”举个例子。
奇瑞公司从1997年破土动工,算到今天也就仅仅十年时间。
但它颠覆了传统版图,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奇瑞小轿车的发动机属自主性知识产权,不但自己用,还出口美国、德国。
它们计划于2010年年产汽车量超过一百万台,奇瑞公司最早生产的QQ轿车,就是把国际上各种类型的微型车全部买下来,通过拆装、分解、组合与标杆车分析,最后得出的设计图。
这种方法就是针对弱势企业而言的。
本田、丰田、大众、福特可以搞正向开发,可以搞概念车设计,搞原始创新。
我们弱势企业干不了,但我们模仿不行吗我们组合不行吗,我们逆向开发不行吗企业首先要做的一个工作是情报工作。
你的产品的世界前沿在哪里你的技术的世界前沿在哪里然后运用“反求战略”,做精做优,做大做强。
二是要走技术开发道路,要学会借鸡下蛋,利用“孵化器”。
什么叫“孵化器”美国将孵化器解释为“实验室经济”。
“实验室经济”可以影响很多大产业。
那么怎么孵化呢第一步,把知识孵化为技术;第二步,把技术孵化为产品;第三步,把产品孵化为商品。
这三步中,前边的步由科研院所干,后面的步由企业公司干。
所以,企业做技术开发战略,要到科研院所找平台,把我们的产品放到科研平台上去,利用“实验室经济”这个孵化器来下我们的蛋。
三是要集成产品开发。
我建议大家学华为。
华为公司的技术投入曾占到销售收入的10%左右,而韩国三星公司最高时也只有9%。
集成产品开发有点类似于当年搞“两弹一星”的做法,集中市场、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等各种资源要素集体攻关,并贴近市场搞研发,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学。
既要500强,更要500年——胜于将胜■兵法悟语“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将,自古即为人力资源之首,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案例剖析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被称为“经营之神”,把松下缔造成为一个企业帝国。
二十世纪中叶,松下做战略规划的时候,曾提出250年的构想。
到今天,一路走来,走得很有生命力。
美国杜邦公司,也是一家长寿企业。
今年已“长跑”了209年。
20世纪90年代初,杜邦公司曾做了150年的战略框架。
刘红松:《孙子兵法》强调以柔克刚,以迂为直,避实击虚,把柔性竞争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看成是兵法之首。
所以,孙子兵法更强调不能只顾眼前,要着重长远,胜于久胜。
一个企业既要做大做强做优,更要保持基业长青,做百年企业。
这要靠什么靠企业家的高素质,靠深邃的长远战略。
一个企业需要领袖,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没有王石就没有万科,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没有马云就没有阿里巴巴……什么叫战略性企业家他们能够用战略学家的眼光高瞻远瞩,全局在胸,把握历史机遇;能够用经济学家的眼光,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用管理学家的眼光,建设和培养一流团队;用心理学家的眼光,走进员工的心灵,实现人性化管理;用哲学家的眼光,解决企业的困难和矛盾。
战略是解决未知的。
卫留成当年在中海油当领导,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老板的案头,假如每天处理的都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那这个企业离关门就不远了。
现在大家都很忙,忙什么忙细节问题还是关键问题是忙小事还是忙大事万科董事长王石,经常游山玩水,去攀登珠峰,还去畅游戈壁,人家说他不务正业,你干嘛老玩呢王石怎么讲我管不确定的事,我手下人管确定的事。
什么叫不确定的事是战略问题。
战略,是深邃的、是博大的、是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
那么,企业如何制定自己的长远发展战略呢战略主要解决抓机遇。
机遇在哪儿需要研究国际经济的新走势,当今跨国公司在全球部署产业链,国际上正在出现一股新浪潮,叫投资国际化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