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之间的关系
--魏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德)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道德文明的关注也日益增加,我所要讨论的就是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之间的关系。
但是我所说的,是相对的关系而非是绝对的。
引用一句广告词,世事无绝对。
道德文明与经济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关键字:
道德经济文明犯罪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1我认为,一个地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该地区的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博会刚刚结束,在世博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个不文明的现象——插队。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有这种行为的人大多是中国人,并且是以外地来沪参观的人为主。
反观上海本地,或者是一些外国友人,他们则更加有秩序。
我在参观世博是就遇到了许多这样的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操外地口音的女人,在排队进入沙特馆的过程的她数次爬上围栏,大声叫喊,并且她一个人招来了5个人插队,当有一个老人和她理论时,她竟还理直气壮的说老人多管闲事云云。
同样在轨道交通线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1号线人民广场站,人们能自觉的排队上车,但是在3号线长江南路站,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上车,有时车上的人竟会被堵在车上无法下车,而在经济更为发达的香港,排队坐车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识。
同样是公共交通,在上海的公交中,人们基本都能自觉地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但是在北京,通过我自己在北京的经历和与北京同学的交流,在北京的公交车上因为一些小事儿大大出手的事屡见不鲜。
通过这些事例,我想说明的就是,地区的经济水平越高,这个地区的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也会相对的更高一些,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能可能说每个人的水平都会更高一些,只能说是总体水平。
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受教育的机会与受教育的程度相对的也会高一些,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一个人对社会认知也会更加深刻,他的道德水准就会有比接受教育较少的人高的机会,这里我们说的只是机会,因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仅仅受教育影响,与环境等其他客观因素也有关系。
可以这样说,经济影响了教育,而教育又影响了人的道德水平。
同时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水平,对于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似乎有些泛滥,导致很多大学生没有具备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水准,而大学生就业难也反映出大学生的经济水平不容乐观。
大学生经济水平的低下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从另一方面,很多人违反道德准则甚至法律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
为什么美国的黑人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他们的经济水平是极为恶劣的,同时因为种族歧视,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是极低的,这样不难理解为什么黑人的犯罪率会如此之高。
还有在印度北部邦,人口众多,经济水平低下,成人识字率不到50%,犯罪率奇高。
而他们也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人越多,人越穷,受教育程度越低,人的素质越低,犯罪率也越高。
而印度的南部邦则是另一种景象,那里拥有各种高素质人才,有比哈佛斯坦福等美国名校入学门槛更高的学府,那里经济更为发达,犯罪率较低,和贫穷混乱的北部形成了鲜明的
1URL: 百度百科/view/10153.htm
对比。
由此可见,经济对于道德素质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我想说,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与经济之间不能说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不能说有钱人就道德高尚,而穷人就道德水平低下,只能说相对的来说,经济水平较高的人有更好的条件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经济发达地区的总体水平自然也会比经济落后地区更高一些。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较高的经济水平也会是人的道德觉悟降低,但我觉得究其根本,是与人的本性有关。
最近几年,各式各类的经济犯罪层出不穷。
路透北京11月1日电(记者Ben Blanchard)---中国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周四表示,中国的暴力犯罪率大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但经济犯罪率正在快速上升,信用卡诈骗及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增长尤为迅速。
发案率较高的地区有上海、福建和新疆。
武和平说,由于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且与外部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要在使用自动取款机和网上银行时加倍小心,并谨防泄露个人信息。
武和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的信用卡诈骗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跳升了近三分之一,涉案金额达到4,460万元(598万美元)。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这类犯罪的主动进攻态势,侦破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他说。
“前往境外旅游的公民,在境外使用银行卡时要特别注意,只在正规商场和消费场所使用,卡片不要脱离自己的视线,”他说。
他还说,今年前九个月的假冒伪劣商品发案率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5%。
在中国的牙膏、宠物食品、玩具以及鱼类等商品相继出现质量丑闻後,“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严格审查的对象。
但是武和平说,由于其它类型的案件发案率较低,中国的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
今年上半年的杀人案数量下降了10%,拐卖妇女儿童案数量也下降了10%。
2
从上面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水平较高时,经济犯罪的比率大幅增加,由此是否可以说经济水平与道德水平没有关系呢?
我认为不然,荀子说“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3”由荀子的话我们可以得出,人生而有好利。
人在世上不可能停止对于利益的追逐,贪婪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一块面包可以填饱饥饿,天下的财富满足不了贪欲,经济犯罪的人只是没有抵挡着心中本我对利益的追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经济水平感到不满意,同时对于资料,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中国的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其他刑事案件的数量正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人的道德素质提高是有一定影响的。
对于当今的中国,人的素质与道德水平显得层次不齐,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的道德素质相对更高些,而在较为贫困的西部,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解决温饱问题,而非是教育和道德素质问题,所以在那里的人道德相对就要低一些,当人们不用为了生计而拼命奔波时,人就有更多时间和资本来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生活水准。
当一个人只能难以温饱时,他所追求的是继续生存下去,但是如何生存下去?偷,抢,杀人越货?明末天下大乱,经济崩溃,老百姓都吃不饱饭,就易子而食,在这个经济水平极端低下的时候,人的道德就完全消失了,甚至连伦理也不能顾及。
经济,法使其行,德使其彰。
无法,则欺行霸市,鸡鸣狗盗等泛滥于世,经济又何从发展?无德,则追本逐利(利润),不择手段者大行其道,能者若无一时一点的牺牲精神,锱铢必较,则整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最终必然扭曲,
2/article/idCNChina-121120071101
3百度知道/question/7538076.html?fr=ala0
经济发展也必受阻碍。
4
经济行为的道德价值及其道德选择。
道德行为只不过是在各种活动中具有道德意义,能够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经济行为从始至终都渗透着伦理道德的因素,所以,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行为。
人类道德行为是有价值的行为。
道德价值是人们实践活动和道德意识现象所具有的一种属性。
其中道德行为价值是道德价值中最重要的方面,人们常说的道德价值一般是指道德行为活动所体现出来的。
经济行为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当然也体现出它特有的道德价值。
经济行为的道德价值表现在:一是道德调解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因而,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繁荣。
二是,道德在经济行为中能够促进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有益于人类个体心身健康和完善发展,因而可以使个体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全面发展的动力,使人走向美好和谐的生活。
5
由此我想说明,经济与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之间存在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不能说非常明显,但是却是存在的。
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人的道德水准也会相应的提高,两者相依相存,不可或缺。
本文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view/10153.htm
2 /article/idCNChina-121120071101
3百度知道/question/7538076.html?fr=ala0
4 /Article/Archive/2005/5/19/4972.html
5 /jingji/081115/10132077.html
4/Article/Archive/2005/5/19/4972.html
5/jingji/081115/1013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