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培优题一、比例1.下面各比中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 3:4B. 4:3C. 1:12【答案】 B【解析】【解答】:=÷=,选项A,3:4=3÷4=,≠,不能组成比例;选项B,4:3=4÷3=,=,能组成比例;选项C,1:12=1÷12=,≠,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求出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019年二月份是28天。
B. 零件实际长0.2厘米,画在图纸上长3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50。
C. 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
D. 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答案】 B【解析】【解答】选项A,2019÷4=504……3,2019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此题说法正确;选项B,30cm:0.2cm=(30×10):(0.2×10)=300:2=(300÷2):(2÷2)=150:1,原题说法错误;选项C,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此题说法正确;选项D,质数×质数=合数,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分析】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当年份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当年份不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据此解答;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所对的圆心角是360°÷12=30°,角的分类: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据此解答;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A. 和B. 0.2:10和2:50C. 和【答案】 C【解析】【解答】解:×==×,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列的基本性质,假设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如果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组成比例。
4.比例尺是表示()。
A.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B.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是800000倍C. 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1:800000D.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是2400000倍【答案】 B【解析】【解答】解:8千米=800000厘米,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此选项错误;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此选项正确;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800000:1,此选项错误;D、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8千米,把8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每个选项是否正确即可。
5.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B. 6∶5C. 5∶6【答案】B【解析】【解答】:=÷=×6=;选项A,:=÷=×5=;选项B,6:5=6÷5=;选项C,5:6=5÷6=;能与:组成比例的是6:5.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要求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据此分别求出各选项的比值,然后与原题对比,与原题中的比的比值相等的才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6.在比例尺是1:10000000的地图上,北京到秦皇岛的实际距离是300km,那么两地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 cm。
若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6cm,则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km。
【答案】 3;600【解析】【解答】300km=300×100000=30000000cm;30000000×=3(cm);6÷=60000000(cm)=600(km).故答案为:3;600.【分析】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要求图上距离,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据此列式解答;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要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据此列式解答,注意:计算时,要把单位化统一.7.纺织厂去年有职工630人,其中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0%,今年又招进一批男工,这时男、女工人数的比是3:7。
今年招进男工多少人?【答案】解:630÷(1+20%)=525(人)630-525=105(人)设今年招进男工x人。
(105+x):525=3:7735+7x=15757x=840x=120答:今年招进男工120人。
【解析】【分析】将女工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男工人数就是20%,所以女工人数=总人数÷(1+20%),男工人数=总人数-女工人数,然后设今年招进男工x人,据此可以列出比例式,即(男工原来有的人数+今年招进男工的人数):女工的人数=现在男、女工人数的比,据此代入数据和字母作答即可。
8.王明正在读一本350页的故事节,读了5天,正好读了这本书的,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多少天才能读完这本书?(用比例解)【答案】解:设还要x天才能读完这本书,:5=(1- ):xx=5×(1-)x=5× ÷x= ×x=12.5答:还要12.5天才能读完这本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天读的量是不变的,应用正比例解答,设还要x天才能读完这本书,用5天读的占这本书的分率:读的天数=剩下的占这本书的分率:剩下的天数,据此列比例解答。
9.在比例尺是1:20000的图纸上量得北京天安门广场南北长为4.4厘米,东西宽为2.5厘米。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解:4.4÷=88000(厘米)=880(米);2.5÷=50000(厘米)=500(米);880×500=440000(平方米)答: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实际面积是440000平方米。
【解析】【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分别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用实际的长乘宽求出实际面积。
注意统一单位。
10.15辆货车运一批货物,4天运了36吨。
照这样的效率,再运3天就能运完。
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用比例解)【答案】解:设这批货物共有X吨36:4=X:(3+4) X=63答:这批货物共有63吨.【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应用正比例关系式:(一定)解决问题需要找到两组对应数,“照这样的效率”说明货车运送货物的效率不变,因此,36吨和4天是一组对应数,货物总吨数和运货总时间(7天)是一组对应数,两组对应数的比值相等列出比例式即可解答。
11.大雁塔高约64.5米,一个大雁塔的模型与大雁塔高度的比是1:10。
这个模型高多少米?(列比例解)【答案】解:设这个模型高x米。
x:64.5=1:1010x=64.5×1x=64.5÷10x=6.45答:这个模型高6.45米。
【解析】【分析】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模型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模型的高度即可。
12.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3.5厘米,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几小时才能到达?【答案】解:13.5×10000000=135000000(厘米)=1350(千米)1350÷90=15(小时)答:要15小时才能到达。
【解析】【分析】用图上距离乘10000000即可求出实际距离,然后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千米,用实际距离除以速度即可求出到达的时间。
13.张叔叔坐出租车从家去博物馆,途经文化馆后还要向正东行驶4千米。
出租车行程在2千米以内(含2千米)按起步价7元计费,以后每行1千米车费增加1.8元。
(1)在下图中表示出博物馆的位置。
(2)张叔叔这次坐出租车应付车费多少元?【答案】(1)4千米=400000厘米,400000×=2(厘米),画图如下:(2)1÷ =200000(厘米)=2(千米)2+4=6(千米)7+(6-2)×1.8=14.2(元)答:张叔叔这次坐出租车应付车费14.2元。
【解析】【分析】(1)先把4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乘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根据图上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博物馆的位置;(2)测量出张叔叔家到文化馆的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然后加上文化馆到博物馆的实际距离就是乘车的总路程。
用总路程减去2求出超出2千米的路程,这部分路程乘1.8就是超出2千米的费用,再加上7元就是总费用。
14.在一幅比例尺是1: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所小学相距12厘米。
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20000的地图上,这两所小学之间的距离应是多少厘米?【答案】解:12×15000÷20000=9(厘米)答:这两所小学之间的距离应是9厘米。
【解析】【分析】1:15000的意思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倍,用两地的图上距离乘15000求出实际距离,再用实际距离除以20000即可求出另一幅地图上的图上距离。
15.两支修路队,甲队和乙队的修路的比是5:3,已知甲队修路450米,求乙队修路多少米?(用比例解决)【答案】解:设乙队修路x米,450:x=5:35x=450×35x=13505x÷5=1350÷5x=270答:乙队修路270米.【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比例解决问题,设乙队修路x米,用甲队修路长度:乙队修路长度=5:3,据此列比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