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2019年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学科复课计划
历史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根据目前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新高考除了语数外,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文理分科”将被终结,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所以目前全国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尤其是自主招生的院校越来越看重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名校在高考招生时,更看重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商丹高新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重视学业水平考试。
辛校长也非常重视学考,多次强调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是:总目标全区第一,大多数学生取得A,全都过B,杜绝C。
二、学考奋斗目标
1、宏志班必须100%得A。
2、文科志强班80%以上得A,两个理科志强班60%以上得A。
3、确保所有学籍生得B以上。
三、目前学情分析:
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是必修一、二、三。
高一第一学期已学完必修一,本学期上完必修二,暑假补课开始学习必修三,在2018年底学完必修三,2019年元月开始学考总复习。
1、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分文理科,文科教学时间为一周四节,文科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积极,但是也有部分同学,态度极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于学考甚至高考持无所谓的态度,上课不听,考试不认真做题,试卷讲解时也不认真听。
2、理科一周两节课。
理科的课时相对较少,时间紧张,所以在后期的教学中,只能完成新课的教学,讲题的时间安排较少。
由于分科导致部分理科学生对学考文科科目存在应付态度,上课不认真听,做作业的态度也不端正,还有部分理科宏志班的学生过于骄傲,认为学考很容易。
对于目前的情况,文科学生以高考带动学业水平考试的策略,把每个知识点都得夯实基础;而对于理科学生,扭转学生学习态度,认识学考的重要性,把握学考重点,以学考考纲为中心展开平时教学。
四、具体措施
1、以课标和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为准来对教材进行整合,课标和考纲中没有的内容简单处理,课标中涉及的重要知识我们也根据复习的需要进行了符合学生实际
的重新整合,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起知识网络,力求在降低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将主干知识以网络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记忆。
2、思想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将班内历史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人数及姓名记录下来,多与其谈心,先要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上课重点提问,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必要时可与班主任交流;
3、在日常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考纲要求,分解教材,提炼教材内容,使之变得更简洁,重点更突出。
既要做到覆盖面广,又要敢于取舍,有效整合,抓住重点。
避免过度引申,增加学生负担。
同时,要特别注意历史基本线索的梳理,前后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注意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在系统化的过程中夯实基础。
4、在平时理科班的教学中既要做到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穿插历史故事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5、结合学考考纲和学考难度要求,狠抓基础知识,考试没有要求的尽量减少扩展,给学生多留一些时间。
6、平时课堂上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查,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要求来办公室背诵课本相关内容。
7、抓平时作业,督促学生按时、认真、保质、保量完成。
8、要精选资料和精编试题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书本是基础,解题是关键。
课堂留出一定时间就某一重点问题展开变式训练、专项训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多角度掌握同一知识。
9、在平时的作业中严格要求学生按要求答题,分点答题,作业不留空白,即使不会也要试着作答。
10、平时讲解材料题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材料题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11、切实关注各个层面的学生,培优补差补短,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全员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