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辅导设计方案3
第三单元我想对您说
单元目标:帮助学员表达出对父母的意愿、期望及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一、暖身活动:“口香糖”、分组(15’)
目的:分小组进行活动,打破小组成员间的隔阂感
准备:分组材料
1、分组:方法待议,依照具体人数而定。
2、小组内先进行,小组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一人站在团体中说:“口香
糖。
”旁边的人问:“粘什么?”如果那人说:“粘耳朵。
”那么所有成员就必须找人来两两配对将耳朵贴在一起。
没有找到人配对的学员就要站到中间继续游戏。
3、小组内完毕后,分三个大组进行,并比赛。
4、给最后获胜的大组成员发小礼品。
二、父母的影子(15’)
目的:从父母的个性特点中照见自己,觉察自己身上父母的影子、父母关系的影子,促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对自己的巨大影响,以及自己和父母的许多相似之处。
准备:纸、笔
1、教师导入:当你和父母一起走在街上,一定有熟人告诉过你们,儿子(女儿)
长得和爸爸(妈妈)有多像。
是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和父母一脉相承,和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长相以外,我们身上还有很多父母留下的印记,你觉察到了吗?今天我们进行的活动,就是帮助大家觉察父母留在我们身上的影子,发现自己和父母的相似之处。
2、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纸,要求大家按活动说明进行活动。
活动要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身上父母的影子呢?发给你的纸上有两面镜子,一面镜子上写着“我父亲的特点”,请把父亲具有的特点(包括身材长相、智力、脾气、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生活习惯等)写在上面;同样,请把母亲具有的特点写在“我母亲的特点”这面镜子上。
把你的特点写在下面。
通过这两面镜来照一照,这些特点哪些和父亲相似?哪些和母亲相似?把你和父母的相似之处写在镜子的下面。
完成以后,在小组内和你的同学分享你的感悟,也听听他们的想法。
3、学生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后,每小组派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和全班同学分
享他的感悟。
4、教师总结:父母给了我们很多的东西,也许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喜欢的,
有你能够进行修正的,也有你无法改变的。
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影响的?你将如何对待父母留给你的印记,这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爸爸、妈妈,我要对您说(45’)
目的:与父母进行沟通,消解父母与子女误会,增进父母与子女感情。
准备: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两把椅子。
1、教师导入:父母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可有时我们却不能够
和他或她讨论我们心中所想的事,不能以我们喜欢的方式和爸爸或妈妈相处。
也许我们有许多话要对他说,可一直没能说出来。
今天,我们就向爸爸或妈妈说说自己的心理话。
2、我心目中的理想父亲
学生分小组活动: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父亲/母亲形象,一位同学把小组内同学的讨论结果整理出来,进行全班交流。
3、假如我是爸爸
教师引导:假如你做了爸爸\妈妈,你会如何对待妻子\丈夫?你会如何与孩子沟通?你会如何处理家庭矛盾?你会如何对待工作?你会如何对待学习?
你会如何……请以“假如我是爸爸\妈妈”为题,写一篇短文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空椅子对话
教师说明: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有许多话要对爸爸\妈妈说,今天,我们就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把自己想和爸爸说而一直没能说出的话向老师倾诉。
每人拿两把椅子,找一个适当的位置,把两把椅子面对面放好,自己坐在一把椅子上,想象爸爸\妈妈就坐在对面那把空椅子上。
对着空椅子,你可以把你平时想说而不敢说或不好意思说的话都说出来,可以是对爸爸/妈妈的感谢、关心,可以是对爸爸的不满,可以是给爸爸的建议,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目标或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学生进行空椅子对话。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现在的感受。
教师总结:为了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谢、建议或意见,我们平时应多和父母进行沟通,这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误解的消除,父子(女)\母子(女)关系的润泽。
因此吗,希望每位同学在课后写封信给父亲\母亲,把今天的活动内容说给他听,把你想说的话告诉他,并和他分享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的小诗《我和你的目标》。
我和你的目标
我想爱你,而不抓住你;
我想欣赏你,而不批判你;
我想和你一起,而不侵犯你;
我想邀请你,而不强求你;
我想离开你,而无须歉疚;
我想批评你,而非责备你;
并且帮助你,而非侮辱你;
如果我也能从你那里获得相同的对待;
那么我们就可以真诚地相会,
来丰润彼此的生命。
四、对父母say no(20’)
目的:学会合理拒绝来自父母的不合理要求。
准备:准备“拒绝的方法”小纸条
材料:拒绝的方法
(1)用沉默表示“不”。
(2)用推托表示“不”。
(3)用替代表示“不”。
(4)用陈述利害关系表示“不”。
(5)用回避表示“不”。
(6)用让他感到被拒绝了较有利来表示“不”。
(7)用反问表示“不”。
(8)抬出他不敢反对的人表示“不”。
(9)用含糊的意思表示“不”。
(10)用打岔、改变话题或离开现场表示“不”。
1、讨论: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对父母说“不”?
2、分组讨论,各组记录讨论要点,全班交流,老师把一些需要拒绝的情境简要
的记录在黑板上。
3、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一位扮演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可参考黑板上
所列的情境),另一位想办法用各种方式加以拒绝。
然后两人交换角色。
4、全班讨论:(1)对父母说“不”时,可以有哪些方法?(2)你觉得哪种方
式对你父母最适用?(3)对父母说“不”时,要注意什么?
5、活动:教师给学生分发“拒绝的方法”纸条,学生两人一组再次练习各种对
父母拒绝的方法。
6、教师小结:拒绝时无须言歉疚,因为你只是拒绝了他的一个要求,而并非拒
绝了一个人。
7、教师导入:你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谚语——别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我
们是否也该反思一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也曾因为反感父母的控制而对父母的好意一概拒绝?父母适当的控制对我们的成长具有正面意义吗?
8、鼓励学生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9、总结:同过这三次的活动,我们对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有了新认识,在家庭里,
我们就可以重新定位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尝试用新眼光、新方法去看待与父母的冲突,解决、缓解或避免冲突。
五、相亲相爱一家人(10’)
目的:升华学生对家的感情
准备: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1、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2、布置课后作业,给父母写一封信
3、教师宣布活动结束,并送出礼物。
礼物:(1)与父母沟通的四大法宝
①留意看:观察父母日常的生活习惯及作息时间,注意他们平日的身体状况与健康情况。
②细心听:和父母谈话时可以尝试听听父母的想法、需求、担忧及压力。
③多多讲:早上要向父母说声“早晨好”,外出时向父母说“再见”及交待预计回家的时间,多利用言语表达你的关心,亦可以用小字条表达心意,做错事时要坦诚认错,主动和父母倾谈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④常常做:安排固定时间协助父母做家务,尽力做好自己本分——努力读书学习,对工作负责及投入,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表达心意,如送礼物给父母或一同外出联络感情。
2。
与父母相处的秘诀。
招式一:主动交流。
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招式二:创造机会。
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田里劳动、打球、逛街、看电视。
边做事情、边交流
招式三:认真倾听。
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
招式四:主动道歉。
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招式五:善于体谅。
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争辩。
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
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式六:控制情绪。
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
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离开一会,或用凉水先洗把脸。
招式七:承担责任。
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干些农活等。
趁机还可以跟老爸老妈聊聊天。
招式八:讨论问题,达成协议。
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
例如父母
会担心子女沉迷计算机而荒废学业,如果能就玩计算机的时间和学业的平衡做出讨论和达成协议,问题和分歧便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