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性评价
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学业成绩胜过他人 注重共性的教育,忽视个性的培养 导致学生观念取向和行为表现上的守成性
教育评价功能的异化
教育成为以“杰出人才”为核心的 “精英教育”体系 评价演变成选拔学生的工具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极差
教育评价中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分离
加剧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评价过程的混沌性、结果的片面性、功能的 单一性
• 1、每一个人都具有九种智慧潜能。
•
(潜在可能性)
• 2、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
•
(发展差异性)
多元智能的基本特征
1、关注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性) 2、强调个人富有个性发展。 (独特性) 3、重视智能的运用性。 (运用性) 4、主张智能的可塑性。 (可塑性)
案例
下表是某月的月历
请问:教师的做法有何不妥?作为一名校长, 你将如何评价这位教师的这节课?你又会 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
❖ 取消百分制,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等级制,淡化相对 评价,提倡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 秉承成功教育与愉快教育的思想,以欣赏的眼光看待 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 信心。
四年级学生单伟是学校的“大明星”,他的一口相声倾 倒了同学,也让教师们赞叹不已。
但单伟曾经是个“后进生”,他的语文、数学考试分数 在班里是中下游水平。可他爱好相声,把课外活动都用到了 相声上了,还拜了老师。对此,该校的老师并未提出把课外 时间用来补语、数的劝告,而是表扬他、鼓励他,留给他足 够的空间发展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引导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学会学习方法。结果,单伟不但相声表演水平日益提高, 学习成绩也大踏步前进。
淡化甄别与选拔,体现对人的终级关怀
发
构建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和评价问题真实化体系
展
性
重综合评价,承认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
价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淡化甄别与选拔, 体现对人的终级关怀
案例一: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公开课。教学按照计划顺利进行着。一 位女学生在黑板上做练习。突然,教学用的硬纸板从黑板上方 跌落下来,砸在小女孩的肩上。学生楞住了,有些不知所措的 教师很快镇定下来,没说一个字,走上前去,重新把纸板固定 好。课堂恢复了正常,教学在下课铃响的一刹那,圆满地完成 了预定的教学任务。
教育评价技术本身的缺陷
主观上的错误认识,过分重视量化方法 量化技术本身的缺陷
朱慕菊对我国基础教育弊端的批评: ——现行基础教育是一种“精英主义”,大部分学生 遭到淘汰,成为教育的失败者; ——现行教材存在“文化歧视”; ——教学过程以学生接受性学习为主; ——学校成了文化的孤岛,尤其是“封闭式管 理”更与社会隔绝; ——教育过程简化成考试,人格培养被忽视; ——劳动技能教育滞后; ——学校教育垄断了学生的全部生活。
教育最大的悲哀在于培 养的人:
•有智商没有智慧 •有前途没有壮志 •有文化没有教养 •有知识没有思想 •有青春没有热血 •有个性没有品行 •有理想没有实践
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解读
什么是学生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促进学 生发展,它基于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 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 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发挥学生本人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通过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收集学 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 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反馈 改进
全面、准确、真实地基础上 动态的、变化的功能
交流 激励
管理 研究
有关反馈信息、各种体验 促使被动激励转化为主动激励
比行政性、经验性管理更具有优越性 教育评价本身具有研究上的价值
教育评价标准的狭窄性
负 向
教育评价功能的异化
功 能
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分离
教育评价技术本身的缺陷
教育评价标准的狭窄性
“孩子们已经不会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了,在他们眼里,试卷上的问题是与生活完全不同 的两回事。”
寓言故事
猫阿姨教孩子们学习抓老鼠。猫阿姨自己装扮 成老鼠,让猫子猫孙们天天操练,小猫咪们的确长 进很大,不到一年的时间,它们鼎力合作还真的把 猫阿姨给征服了。后来,老鼠们真的来了,当猫阿 姨又像往常一样招呼孩子们抓老鼠时,猫子猫孙们 竟然联合起老鼠们又把猫阿姨抓了起来。因为在它 们看来,抓老鼠就是抓妈妈而已。可怜的猫阿姨, 没有把最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们,反倒落了一个 可悲的、贻笑大方的结局。
这有点像是讽刺我们传统教学。教师就是教学生做会教 材提供的范例,小考、大考、中考、高考,不过是学生用范 例去套题目应付罢了。
案例:
一天,一位家长来请我给他的女儿补数学,原因是数学考得 不好,只考了89分。
我说,89分和90分没有太大的区别呀,但家长坚持要补, 我想,那就用“诊断性辅导”的方法试试吧。
A、对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靠简单的模仿来解决。
B、可以是一种情景,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要学生自己去 提出、求解并作出解释。
C、具有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并能对学生提 出智力挑战。
D、不一定有终究的答案,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由 浅入深地作出不同的回答。
E、解决它往往需伴以个人或小组的数学活动。
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习惯,不吸烟,偶尔喝 点啤酒,年轻时没有任何不良记录
让班上的学生选出一位日后能够造福人类的人。
同学们的答案几乎都是C。出乎所有同学的意外,这三 个人都是二战时期的著名人物,分别是A:富兰克林.罗 斯福,B:温斯顿.丘吉尔,C:阿道夫.希特勒
启示:
过去的荣誉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能代 表一个人的一生的是他现在与将来的所作所为。
郭西薇曾被这个故事深深震惊。她说自己永不会忘记那 个因不能独霸最后一只大虾,就对妈妈破口大骂的女孩是老 师们从来夸奖的大队长!不会忘记那位痛彻肺腑母亲的悲诉 “难道这是我的孩子?”
教育评价功能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鉴定、评判功能
正 向
反馈、改进功能
功 能
交流、激励功能
管理、研究功能
鉴定 评判
对教育活动的成效优劣甄别,与总结性评价相联 对象非常广泛:学生、教师、教育机构或方案
基本理念
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 的和谐发展。
关于多元智力理论
1. 言语/语言智力 2. 逻辑/数理智力 3. 视觉/空间关系智力 4. 音乐/节奏智力 5. 身体/运动智力 6. 人际交往智力 7. 自我反省智力 8. 自然观察者智力 9. 存在智力
学生观 智力观 教育观
多元智能的基本观点
--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
❖ 注重过程: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 对过程的关注。
❖ 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 结合起来
❖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 价的教育功能,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三)重综合评价,承认个体差 异, 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 的发展 ❖评价标准分层化,承认并满足被评价者之间 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强调评价的包容性
新泽西小镇上的学校,有一个很“差”的班,26名学生几们了, 家长放弃他们了,他们自己也放弃了自己了。一天,一位女教师 出了一道选择题,有这样三个青年:
A:信过巫术,还有过两个情妇,有过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 如命
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要喝大约一 公升 的白兰地,而且还有过吸食鸦片的不良纪录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关于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探讨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梁燕玲
2010.12
内容提要
对传统教育评价功能的反思 关于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解读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技术参考
一、对传统教育评价功能的反思
一位痛彻肺腑母亲的悲诉: “难道这是我的孩子?”
“18只大虾,她旁若无人一口气吃了17只。看到只 剩最后一个,我才举起筷子…孩子竟张口就骂:‘你明 知道这是我最爱的,为什么还要吃?’”
孩子不成器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远的,那些 孩子之所以有这样那样根深蒂固的毛病,只是老师 们、家长们和孩子自己头脑中的既定评价,让他们 放弃了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二) 构建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和评价问题真实化体系
孩子眼中的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居心叵测的成年人绞尽脑汁给学 生们挖的陷阱。” —— (学生自编的)“魔鬼词典”中对“问题”一 词的解释。
❖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要让孩子们放弃对美好未来 的追求
有位教师告诉我,他们班上50多名学生, 人人都是前3名,我感到奇怪。经了解,这个班 级评选出“学习成绩进步最大的前3名”、“提 问题最多的前3名”、“帮助同学最热情的前3 名”、“上课听讲最认真的前3名”、“作业书 写最整洁的前3名”等等。这些“前3名”涵盖了 全班所有学生,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发展因素。
•老师批语:面对这样心情的于可,叫我无话可说, 我仿佛看到了失魂落魄,丧失信心的于可了,仿佛看 到了一个小小挫折就悲观失望的弱者,战胜不了自己 的弱者!但我眼前的于可却不愿是这样子的!不愿! 也不相信!我的好学生——于可,应是个强者!
讨论:
一次公开课,年轻的女教师讲完《小蝌蚪 找妈妈》后,请一个学生朗读小蝌蚪3次 找妈妈的情景。读完后,教师问:“哪些 同学比他读得更好啊?”很多学生都举起 了手……
精英
教育目标的演进
公民
高素质的劳动者 (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公民)
我这样亲历西部教育
(尚立富)
在青海治多县藏民居住地区,一位中学 校长跟我说了心里话。他说,党的教育 方针是为了培养接班人,培养一个合格 的文化人和劳动者,现在培养的接班人 他们又没有多少文化,又没有多少生存 技能,这就是我们现在教育培养出来的 “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