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一部分学案
1、课前预习:
(1)预习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学习目标:了解周朝的历史分期、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掌握齐桓公得以称霸的原因,了解晋楚争霸、晋分三家,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尝试分析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争霸战争的不同点和社会作用,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文字的插图。
(3)学习重点:齐桓公、晋文公得以称霸的原因,战国七雄以及战国时发生的重要战役
(4)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课上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及课上预习,了解本课基础知识,并填写。
(1)
周
夏
(2)“春秋”和“战国”是如何得名的?
(3)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情况(诸侯争霸的背景)?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5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分别是哪5个霸主?
(4)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他为什么能够第一个称霸?
(5)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另一位霸主,他60多岁做国君后,_______,______,_______,使晋成为北方的强国,使他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________。
(6)使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________。
(7)阅读课文42页第三段,了解吴越争霸的史实。
(8)战国之初,晋国分裂为___、___、___3个国家,它们和___、___、___、___,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役名称发生时期交战双方战役结果影响
城濮之战
邲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吹“_____”和“_____”,因此被称为纵横家。
(11)阅读课文40页第一段和42页最后一段,尝试回答:春秋、战国时候的战争有什么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12)阅读课文,找出与本课有关的成语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成果,互相交流评
价
重难点解析课件展示齐桓公的具体做法,从而引导
学生分析出他成为第一个霸主的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41页第2、4段,
概括齐桓公、晋文公得以称霸的共同原
因
课件展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材
料,引导学生概括两个时期战争的不
同特点和产生的不同影响
课件展示《战国时期形势图》,引导学
生识记战国七雄的位置
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理解
本课的难点
文字和插图
第三部分练案
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楚庄王B.晋文公C.齐桓公D.越王勾践
2.城濮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吴和越B.晋和楚C.秦和赵D.齐和魏
3.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的主要原因是()
A.晋文公有作为B.在城濮之战中取胜C.训练军队D.整顿内政,发展生产
4.战国之初,晋国分裂为()
A.赵、魏、韩B.魏、齐、赵
C.楚、齐、燕D.秦飞韩、楚
5.下列战役中,围魏救赵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6.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和最北的是()
A.秦和齐B.楚和燕
C.韩和齐D.秦和赵
7.下列人物中被称为纵横家的是()
①管仲②苏秦③孙膑④张仪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⑤D.④⑤
8.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①楚国②晋国③齐国④吴国⑤燕国⑥韩国
A.①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D.④⑤
9.下列战役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①涿鹿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⑤城濮之战
A.①③④⑤B.②③④
C.①②③D.④⑤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1)材料说的是哪个诸侯国称霸的事?
(2)这个诸侯国“霸诸侯”的背景是什么?
(3)这个诸侯国有哪些称霸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管仲是怎样“相桓公”的?
(5)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成果?
(6)桓公在称霸过程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7)桓公“霸诸侯”正式被周天子承认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1.战国时期,各诸侯连年交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
(2)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