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落实行动依法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二)能力:联系实际感受、体验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能力。
(三)知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犯,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教学内容分析生命健康权可以分为生命权和健康权。
生命权是公民作为人的存在、作为权利主体的前提条件,也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
因此,生命权是公民第一位的重要人身权利。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相关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作为公民,同成年公民一样,其生命健康受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和健康又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对于这些特殊保护,应当让学生有所了解。
鉴于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时有发生,应当教育学生掌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本领。
因此课标明确提出“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要求。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重在预防、免受伤害,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民事或者刑事责任等),以讨还公道。
因此,“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尤其是青少年要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
”是本项目题的重点。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案例;查找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有关规定。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险情,应如何应对。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的案例、图片、资料,制作课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
教学活动环节一: 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1:播放新闻地沟油实况人们吃了含地沟油的食物,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命健康设防?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在讨论中初步认识到当受到非法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安宁和幸福?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环节二:互动、探究设计理念:在此环节中,为了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勇于实践,我们设计了“自主感悟”、“关注热点”、“生活剧场”、“我在成长”等活动,把学生带入到生活中去,为学生思考、体验、探究留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阅读感悟、辩论、体验、分析生活现象,在矛盾冲突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享受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较好地实现了教材内容的生活化。
多媒体展示2:自主感悟:边欣赏汪国真的《热爱生命》,边阅读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幸福的事情是生命健康。
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
---汪国真如果将生命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
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失去“1”,即失去了生命,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 ---- (美)韦伯斯特读了上面两段话,你能说说自己的感想吗?学生活动:阅读感悟,学生互相交流,从思想上认识到生命的珍贵。
根据学生的交流回答,老师在归纳中升华,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存在的重要前提。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拓展生命健康权的内容:生命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多媒体展示3:关注热点:播放甘肃校车事故关注热点:甘肃校车事故2011年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大翻斗运煤货车与当地幼儿园接送车迎面相撞,事故已造成20人死亡,其中18人为幼儿。
发生事故的面包车核载9人,实载64人。
.11月17日晚间,一名5岁病情危重幼儿因脑挫伤,急性呼吸性循环衰竭而死亡。
目前,该县16日发生的幼儿园校车事故遇难人数升至21人,其中19名为幼儿。
17日从正宁县政府获悉,校车事故主要责任人已被停职调查,两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1)遇难者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2)依据法律规定货车司机等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3)车上遇难者大都是未成年人,而在我国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害,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因此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修养,提高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国家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制定了相应的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多媒体展示4:生活剧场体育课上,小兵、小华两名同学因抢球发生争执。
小兵生气地说:“放学后等着瞧!”放学后,小兵把自己的“冤屈”向“哥们儿”诉说了一番。
“哥们儿”听后,决定为他讨回公道,于是就在一个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截住小华,二话不说,将小华痛打一顿,然后扬长而去。
小华受伤后幸亏被同学小兰、张华和武伟发现,被送到了医院。
武伟看到小兵被打成这样生气地说:“等把伤养好后,狠狠地打他一顿!”小兰无奈地说:“算了吧,人家势力大,我们惹不起!”张强想了想,说:“我认为,你们说得都不对。
如果我们也把他打一顿,不仅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还会触犯法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如果畏惧他的势力,忍气吞声,就会增加他的嚣张气焰,他会变本加厉地伤害小华的,我们一定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和情景材料,六名同学自由组合,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和创造力,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其他学生在欣赏小品的同时,思考:(1)你想对小兵说什么?(2)你想对小华说什么?(3)假如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并根据学生在情景中的体验和感受引领升华:生命健康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人身权利,当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时,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一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因此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修养,提高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国家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制定了相应的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根据所学知识的需要拓展:当受到非法侵害时,不能胆小怕事,忍气吞声。
否则,不仅没有维护法律的尊严,而且会使对方认为自己软弱可欺,变本加厉地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害;同时也不能通过非法途径与对方私了,因为“私了”的一切协议都没有法律效力,对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悔不认账,使自己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多媒体展示5:我在成长自2010年3月23日至5月12日。
在福建南平小学发生砍杀学生事件后,广东雷州、江苏、山东相继发生一系列校园血案。
校园安全最让人牵挂揪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安全。
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一场全国性的校园安全保卫战役已经展开。
(1)惨剧使人警醒,生命失去令人惋惜。
你认为应如何保护中学生的生命安全?(2)就平安校园建设请你设计宣传标语。
学生活动:此案例对学生思想触动很大,在学生中间引起很大凡响,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各自不同的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从内心深深感到应从此案例中吸取教训:一定要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
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一些在遇到险情时如何应对的方法。
(在教材或教师预设的情景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从而发现问题,获取和分析可以帮助他们自己解释问题的信息,根据分析形成解释,对问题做出回答,分享和交流他们的发现)教师:及时归纳升华并适时抓住时机教育学生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拓展:如果遇到下列情形,你会怎么做?1、独自一人在家时,有人敲门……2、课间休息时,同学邀我去爬篮球架……3、骑车至十字路口,红灯亮了……4、遭到坏人绑架、劫持、伤害等暴力侵害时….环节三:收获平台设计理念: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并把知识内化为实际行动,真正达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
学生活动:谈收获。
教师归纳升华:人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权。
珍爱生命不是一瞬的感念,更不是一句时髦的话语,而是我们对生命的认识、理解、感悟和体验。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我们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律观念,决不做侵犯和伤害别人生命和健康的事。
同学之间要相互爱护、相互尊重,嬉闹要适度,避免因过失而给对方造成伤害,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
课外拓展:制作生命健康护卫小手册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本小组“生命健康护卫小手册”比比看谁是“生命健康护卫小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