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文库汇编之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40例3、例4,完成教科书P40“做一做”和P44~45“练习八”中第6、7、8、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在“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初步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揭示课题1.复习回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角,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任意的角。
学生自主画角。
(2)选取不同大小的角向全体学生展示。
(3)选择其中一个角说一说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呈现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角有大的也有小的,但有一类角很特殊,它的大小是固定的,你猜出是什么角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认识及画法)【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前一课时已经初步认识了角,本节课导入环节设计让学生自由画角,一方面复习了角的画法,巩固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也由此引出一类特殊的角——直角,为教学直角与角的联系打好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描一描,初步感知直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P40例3。
师:观察上图,找出角并在图中描画出来。
汇报交流,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观察比较,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教师指出并适当板书:上面这些角都是直角(课件出示直角标志),它是一种特殊的角。
2.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直角。
(1)在教科书P38情境图中找直角。
师:看看情境图,哪儿有直角?(2)找生活中的直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儿有直角呢?教师介绍直角三角尺上的直角。
【设计意图】学生对直角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让他们凭感觉去找直角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为下面的操作验证活动提供素材。
3.比一比,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1)学生想办法判断直角。
师:大家观察到了这么多物体的表面上有直角,这些角到底是不是直角还需要我们一起来验证。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学情预设】学生大多数想到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2)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直角。
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个想法不错,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比一比的方法,再尝试验证一下数学书封面上的4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师巡视指导后,指名一组上台操作并讲解比一比的过程。
(3)归纳小结。
师: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比的方法是:先将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和要判断的角的顶点对齐,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
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则说明这个角是直角;如果不重合,这个角就不是直角。
课件动态演示比一比的过程。
教师总结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角相等。
(教师板书)【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验证最熟悉的数学书的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这是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教师再进行引导、归纳、概括和总结,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4)用三角尺找身边的直角。
师:拿出你们的三角尺大胆地去验证身边哪些地方有直角吧。
想一想:直角都一样大吗?学生分组在教室里用比一比的方法验证哪些角是直角,然后汇报。
【学情预设】在验证哪些角是直角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与黑板面上的直角的大小有争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开展验证活动,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大小一样,只是边的长短不一样,从而明确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师:看来直角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而且都一样大。
【教学提示】重视对判断直角及画直角方法的指导。
【设计意图】整个“比一比”的环节,教师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的过程,大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发现并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
(5)完成教科书P44“练习八”第6题。
学生独立判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提示借助三角尺比一比。
4.折一折,进一步认识直角。
师:你能创造一个直角吗?请利用学具或身边的材料大胆创造直角,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不规则图形的彩色卡纸进行制作。
【学情预设】学生选择长方形、正方形、圆创造直角比较简单,但选择不规则图形去折直角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仅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5.画一画,学会用三角尺画直角。
师:我们不仅认识了直角,还学会了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现在你们能不能把三角尺上的直角画下来?学生尝试画直角后,汇报画直角的方法。
【学情预设】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及画法后,大多数学生都会画角,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由尝试画直角,思维敏捷的学生会凭经验把画角的方法迁移到画直角中来,但部分学生会凭自己的感觉画直角而导致方法不正确。
这里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画直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纠正。
师:画直角时需要注意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后,教师边演示画直角边小结:先画一个顶点,让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画的这个点对齐;从顶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画出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沿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出角的另一条边;标上直角符号,一个直角就画出来了。
课件动态演示画直角的过程。
教师总结方法:点对点,点出发,沿着直角边画两条边。
(板书)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完成教科书P4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汇报。
2.完成教科书P44“练习八”第7题。
学生自主画角,全班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画角时可能有的是斜着画在方格上,要引导学生用尺子借助方格纸上的横线和竖线画出来,或者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画出来。
3.完成教科书P44“练习八”第8题。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围的?(学生边操作边解说)师:你发现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中的角都是直角。
4.完成教科书P45“练习八”第14题。
【教学提示】调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师拿一个正方体盒子,让学生观察,数一数直角的个数。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情预设】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数法。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数直角:先数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面,再数正方体每个面有多少个直角,最后算正方体表面有多少个直角。
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数一数长方体表面有多少个直角吗?(教师出示长方体盒子)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发现特征。
【学情预设】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6个面,每个面上都有4个直角,所以它们的表面都有24个直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最后一道题意在沟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既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又能让学生初步体会立体图形表面上角的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感受数学美。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直角的认识及画法比一比: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角相等。
画直角:点对点,点出发,沿着直角边画两条边。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历性,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
在本节课的“描一描”“找一找”“比一比”“折一折”“画一画”等环节中,每位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等活动,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起清晰的空间观念。
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25第二、三题。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把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就能折出( )角。
2.三角尺上的三个角中,有( )个是直角。
3.( )时整和( )时整,钟面上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三、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并用直角符号“┐”标出来。
参考答案二、1.直 2.1 3.3 9三、2 5 8 7(图略)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78分)一、我会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27分)1.5+5+5+5+5+5表示()个()相加,结果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2.比42多18的数是();比36少12的数是()。
3.回形针全长()厘米,钉子长()厘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4分)(1)保温杯高约20()。
(2)旗杆高约13()。
(3)课桌高约70()。
(4)钢琴高约1()33()。
5.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和()。
6.23米+8米=()米1米-40厘米=()厘米7.三角尺上有个()直角,()个锐角;4个有()个锐角,6个有()个锐角。
8.()×6=30 42+()=80 ()-27=549. 左图中有()条线段,有()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
二、我会比。
(在里填上“>”“<”或“=”)(9分)三、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5分)1.20厘米的线段比1米的线段长。
()2.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16。
()3.三角尺上的两个锐角拼成的角一定是钝角。
()4.84-3 ,要使差的十位上的数是4,里可以填0~9。
()5.算式61-(26+32)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四、我会算。
(共24分)1.直接写出得数。
(12分)4×2= 16+21-6= 46-25= 56+7=12+53= 6×6-11= 30-8= 38+4=6×5= 5×4+14= 3×4= 4×6=2.列竖式计算。
(12分)45+28= 27+32+16= 90-16-28=67-19= 85-27+38= 73-(28+35)=五、我会画。
(共5分)1.画一条比7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1分)2.画图表示4×3的含义。
(2分)3.在下面点子图上画一个比锐角大的角。
(2分)六、我会列式。
(8分)生活应用(22分)七、解决问题。
(共22分)1.缝制5件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颗纽扣?(3分)2.进入冬季后,园林工人要给树木的树干刷白石灰水。
他们第一天给56棵树刷了白石灰水,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刷17棵,第二天给多少棵树刷了白石灰水?两天一共给多少棵树刷了白石灰水?(4分)3.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