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X 2Y2 Y22 Y2 vQ N 2 ( Z 2 ) N 2 X 2 N 2 Bx Bx Q Z2 Z2 Z2
特别注意: • 模型中的定向点只建立VQ方程 • 模型间的连接点需建立VQ, V P方程 • 对于模型间的连接点建立误差方程时,常数项中的 N1 X1, N1 Y1 , N1 Z1必须用前一模型中的N2 X2, N2 Y2 , N2 Z2
二、构建自由航带网
(2、带模型连接条件的连续法相对定向) 摄站坐标
X s 2 X s1 mBx Ys 2 Ys1 mBy Z s 2 Z s1 mBz
非连接点的模型坐标
X p X s1 mN1 X 1 1 Y p (Ys1 mN1Y1 Ys 2 mN2Y2 ) 2 Z p Z s1 mN1式曲 面拟合航带网复 杂的变形曲面, 使该曲面经过航 带网已知点时, 所求得坐标变形 值与它们实际的 变形值相等或使 其残差的平方和 为最小
1、二次多项式
X A0 A1 X A2Y A3 X 2 A4 XY Y B0 B1 X B2Y B3 X 2 B4 XY Z C0 C1 X C2Y C3 X 2 C4 XY
连接点的模型坐标
X p X s 2 mN2 X 2 Y p Ys 2 mN2Y2 Z p Z s 2 mN2 Z 2
N2
a a N2 Z 2 Bz
Z2
二、构建自由航带网(2、连续法相对定向)
Z Z B
b 1 a 2 a z
a
3 1 5
4 2 6
b
3 1 5
4
2
非独立累积性误差:随模型个数的增加而增大其影响
n n1 (n 1) 2 n
四、航带网的误差传播
S’1 S0 dbz1 S1 S’2 S’3
S2
S3
Z
0’ 0 X 1 1’ 2 2’ 3
X 3
Z 3
3’
Z1 Z 2 Z 3
X 1 X 2 X 3
一、基本思想与流程 基本流程
• 像点坐标系统误差预改正 • 立体像对相对定向
• 模型连接构建自由航带网
• 航带网的概略绝对定向
• 航带模型非线性改正
• 加密点坐标计算
二、构建自由航带网
(1、带模型连接条件的连续法相对定向) a
3 1 5 4 2 6
b
3 1 5
4
2
6
X2 Y2 Z2 N1 X 1 Bx N1Y1 B y N1 Z1 Bz
a b a
a
3 1 5
4 2 6
b
3 1 5
4
2
6
已知值 s1
X X Y R Y Z 2 Z 1
a b
s3 s2
二、构建自由航带网(3、单独法相对定向)
摄站坐标
X s 2 X s1 mBx Ys 2 Ys1 mBy Z s 2 Z s1 mBz
Bx B B R 0 y Bz 0
模型坐标
X p X s1 mX新 Y p Ys1 mY新 Z p Z s1 mZ新
X X X s2 Y R Y Y s2 Z 新 Z Z s2
6
a Bz 为模型a的相对定向元素
归化系数
a Z2 B za k2 Z1b
Z Y
s3 s2
Z1b
a Z2
s1
X
1 k (k 2 k 4 k 6 ) 3
二、构建自由航带网(2、连续法相对定向)
摄站坐标
X s 2 X s1 k mBx Ys 2 Ys1 k mBy Z s 2 Z s1 k mBz
Z
si si-1
Y
Bx
si+1
By
Bz
X
Fx Z 2 ( N1 X 1 Bx ) X 2 ( N1 Z1 Bz ) 0 Fy Z 2 ( N1Y1 B y ) Y2 ( N1 Z1 Bz ) 0
二、构建自由航带网
(1、带模型连接条件的连续法相对定向)
2 X2 X Y X v P ( Z 2 ) N 2 2 2 N 2 Y2 N 2 2 Bx Bx P Z2 Z2 Z2
b b a
三、自由航带网的概略绝对定向
获取控制点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Xtp , Ytp , Ztp
计算重心化坐标 求相似变换参数 计算各模型点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四、航带网的误差传播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独立累积性误差:不随模型个数的增加而增大其影响
n 1 2 n
模型坐标
X p X s1 k mN1 X 1 Yp 1 (Ys1 k mN1Y1 Ys 2 k mN2Y2 ) 2 Z p Z s1 k mN1 Z1
二、构建自由航带网(3、单独法相对定向)
X X X s2 Y R Y Y s2 Z 2 Z 1 Z s2
《摄影测量学》(上)第六章
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
主要内容
一、基本思想与流程 二、自由航带网的构建 三、单航带空中三角测量 四、航带法区域网平差
一、基本思想与流程 主要思想
把许多立体像对构成的单个模型连结 成一个航带模型,将航带模型视为单 元模型进行解析处理,通过消除航带 模型中累积的系统误差,将航带模型 整体纳入到测图坐标系中,从而确定 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X tp X X Ytp Y Y Z tp Z Z
五、航带模型非线性改正
2、二次正形变换多项式
X a0 a1 X a2Y a3 X 2 a4 XY a5Y 2 a6 X 3 a7 X 2Y a8 XY 2 a9Y 3 Y b0 b1 X b2Y b3 X 2 b4 XY b5Y 2 b6 X 3 b7 X 2Y b8 XY 2 b9Y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