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考向1 溶液的形成【母题来源】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母题题文】把少量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牛奶C.蔗糖D.植物油【答案】C【试题解析】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B.牛奶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B错;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
故选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包括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征,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化学定义的理解情况。
【命题方向】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征,以及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是常考形式,另外中考命题还经常考查乳化现象。
【得分要点】掌握溶液的概念是解题的前提。
考向2 溶解度曲线分析【母题来源】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母题题文】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1T C︒时,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到0T C︒时,两溶液的质量仍然相等B.温度为1T C︒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C.温度为2T C︒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乙,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D.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答案】B【试题解析】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温度为T1℃时,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到T0℃时,甲析出的固体比乙多,两溶液的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B、温度为T1℃时,它们的溶解度都小于3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故B正确;C、温度为T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在100g水中加入50g乙,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故D错误。
故选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溶解度曲线的运用,对学生考查的要求是掌握溶解度曲线中起点、交点及变化趋势的含义,及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题目难度较大,知道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以下得点表示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以上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及根据变化趋势确定饱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式及溶质的结晶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命题方向】溶解度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运用溶解度曲线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判断及确定,根据变化趋势判断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晶方式的运用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在中考题中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
【得分要点】知道溶解度曲线的各点及各部分的涵义,会分析溶解度曲线的起点、交点、及变化趋势,明确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以下得点表示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以上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及根据变化趋势确定饱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式及溶质的结晶方法是得分的前提。
1.【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的溶液C.悬浊液、乳浊液是不均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分层D.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后形成的液体为溶液【答案】C【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故A错;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C.悬浊液、乳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分层,故C 正确;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所以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故D 错。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溶液的浓稀和是否饱和没有关系,知道悬浊液、乳浊液的特点,知道溶液的判断方法。
2.【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中学2019届中考化学三模】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X+Y=Z关系的是A B C DX 溶质悬浊液稀溶液饱和溶液Y 溶剂乳浊液浓溶液不饱和溶液Z 溶液溶液饱和溶液浓溶液【答案】A【解析】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关系符合X+Y=Z关系,故选项正确。
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三者是并列关系,不符合X+Y=Z关系,故选项错误。
C、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稀溶液、浓溶液与饱和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符合X+Y=Z关系,故选项错误。
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符合X+Y=Z关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黑龙江省大庆四十六中2019届中考化学二模】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食用油加入含有洗洁精的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C.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少量硫酸铜晶体D.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食用油加入含有洗洁精的水中,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冲走,没有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少量硫酸铜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温宿县2019年中考模拟】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水洗去铁制品表面的灰尘【答案】B【解析】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考虑,不是乳化原理,故不符合题意;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符合题意;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不是乳化原理,故不符合题意;D、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是利用溶解原理洗去可溶性污物,利用悬浊液形成的原理洗去不溶性污物,不是乳化原理,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9届九年级第5次联考】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D.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 g【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选项错误;B、降低温度,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得更不饱和,选项错误;C、t 2℃时,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高于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所以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选项正确;D、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 g,当温度不是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相同,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通过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是物质的溶解度变小实现的,如果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通过降温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而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的物质,其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则通过升温来实现,如氢氧化钙。
6.【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如图所示,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KNO3,充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t1t2KNO3的溶解度(g/100g水)60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A、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0g,甲、乙混合后溶剂质量为200g,溶质质量为130g,最多只能溶解120g,属于饱和溶液,故选项不正确;B、根据表中不同温度下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甲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质量为60g,丙是t2℃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0g,相等,故选项正确;C、由题意可知乙恰好为t1℃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不正确;D、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达到饱和,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不正确;故选B。
【点睛】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即可判断出该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是否饱和;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时的方法等。
7.【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期中考模拟】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其甜度相当于蔗糖。
下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1)2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_____蔗糖的溶解度。
(2)40℃时,100g水中加入60g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要使接近饱和的木糖醇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现有60℃时木糖醇和蔗糖两种饱和溶液,欲使它们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
【答案】(1)小于(2)不饱和(3)降温加入木糖醇(或蒸发水)降温至30℃(合理即可)【解析】(1)由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小于蔗糖的溶解度。
(2)由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70g,所以100g水中加入60g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由于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要使接近饱和的木糖醇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措施是降温或加入木糖醇、或蒸发水。
(4)由于30℃时,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相等,则30℃时,木糖醇和蔗糖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60℃时木糖醇和蔗糖两种饱和溶液,欲使它们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降低温度至30℃。
8.【江西省南昌市2019年中考二模】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白糖B.汽油C.食盐(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g。
②t1℃时,20g乙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甲>乙>丙B.乙>甲>丙C.乙>甲=丙【答案】(1)B(2)①50 ②不饱和③B【解析】(1)白糖和食盐易溶于水,它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汽油不能溶于水,所以汽油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