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答案】D【解析】【分析】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详解】A、对比实验①和②,没有控制水和汽油的量相等,选项A不正确;B、对比实验①和③,同样没有控制水的量相等,选项B不正确;C、对比实验②和④,没有控制碘和高锰酸钾的量相等,选项C不正确;D、对比实验③和④,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选项D正确。

故选D。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B.t1℃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C.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50g,而乙的溶解度<50g,故在两个各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 C、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A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3.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由这一过程可知()A.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B.4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无法比较C.从20℃到50℃,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D.图3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N【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图1中,溶剂质量相等,甲中物质溶解的质量小于乙中物质,所以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30℃时,甲、乙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错误;B、40℃时,a的溶解度大于b,故二者都是全部溶解,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相等,错误;C、从20℃到50℃,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正确;D、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

故选C。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C.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答案】C【解析】【详解】A、t1℃时,丙的溶解度为40g,故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g⨯≠40%,故选项错误;100%40g+100gB、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因为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故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故选项正确;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和乙的溶解度减小,且甲变化明显,故甲、乙均有晶体析出,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的组成不变,故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 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答案】B【解析】【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30℃时三种物质只有丙的溶解度小于10g,即10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0g,则1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g,所以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有剩余固体的是丙,即试管1,故B正确;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 错误;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30℃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硝酸铵溶液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影响其他物质的溶解度。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或乙溶液变为饱和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温度限制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B、由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曲线较陡,所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小,故B错;C、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变小,所以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没法比较含溶质质量的大小.故D错.故选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7.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B.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C.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D.若0℃时,Y的溶解度为20g,此温度下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7%【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正确,因为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错误,X、Y的溶解的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属于不饱和溶液,Z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是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若0℃时,Y的溶解度为20g,此温度下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20g120g×100%≈16.7%,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t2℃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50gD.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答案】B【解析】【详解】A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因此没有说明温度,溶解度也就没有意义,错误;B项,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正确;C项,由于在t2℃时,乙的溶解度是50 g,即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50 g乙,错误;D项,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因此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甲析出的晶体多,错误。

故选B。

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当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克/150克×100%=33.3%。

故选B。

考点: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10.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2t℃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由1t℃升温到2t℃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答案】D【解析】【详解】A、在t2℃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则在t2℃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N大,此选项错误;B、由于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如果把N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时,N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此选项错误;C、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高于t1℃时的某一温度,M的溶解度才大于N的溶解度,此选项错误;D、由N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1.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选项X Y ZA溶质溶液溶液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C氧化物单质化合物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是X、Y从属Z中,而X、Y之间的关系是并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