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慨况 (2)二、支撑体系及模板配备量 (2)三、施工措施 (2)四、模板配制质量的规范要求 (4)五、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5)六、模板安装 (6)七、安全技术措施 (7)八、成品保护 (8)九、计算书 (10)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慨况XX国际养生度假中心5#楼工程位于XX西侧,东侧为三亚海峡天然海景;南侧为国际邮轮母港、联检大楼;西侧为三亚海峡天然海景;北侧为商务会所。
本工程由三亚XX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理。
XX国际养生度假中心5#楼工程地上28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40399.7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6631.75m2,地下建筑面积3768m2。
建筑主要功能为五星级酒店式公寓。
本工程标准层层高为3.35m,地下室为5m,一层为7.35m,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结构截面尺寸有剪力墙:200 mm、250 mm、300 mm、350 mm、400 mm、500 mm;梁:200×400、250×450、250×600、250×1000、250×1150、300×600、400×500、400×600、400×1000、500×500等,柱:600×600、650×650、700×700、400×1284等,圆柱:直径600、700、850、900、950、1100、1300等;楼板厚度:110、120、130、140等。
二、支撑体系及模板配备量本工程的模板体系视各种部位的结构特点,考虑了安全、进度、适用、经济以及成品混凝土外观质量等因素,采用早拆模板支撑体系。
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配备数量1、考虑到采用早拆体系,并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为满足主体结构施工8天/层的要求,脚手架支撑配备2层以上。
2、楼板模、梁底模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标准层模板配备2层,以充分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柱模、墙板模、梁侧模均配备一层用量,在施工现场储备一定数量的后补模板。
三、施工措施1、本工程底板侧模采用砖模,侧模采用120厚Mu7.5机制砖M5水泥砂浆砌筑,垫层C15砼150厚。
2、墙体模板2.1所有地下室外墙板,其支模用的穿墙螺栓(里、中、外)均焊4mm厚50×50止水片,并在外侧模上衬厚度25mm的木块,拆模后除掉木垫块,割去此段螺栓,用防水水泥砂浆封口。
2.2主体结构剪力墙,内、外侧采用九夹板加工成大模板,局部异形部位模板预先定制。
模板预置Ф15PVC套管,穿Ф12双帽螺栓,间距400×400.墙体模板外设纵横向外围檩,均用直径Ф48钢管组成。
地下室梁板与地下室墙板之间300高处设置施工缝一道,同时设3厚300高止水钢板一道。
地下室墙板与顶板(含梁)一次支模。
3、地下室顶板模板采用Ф48钢管支撑,支撑间距小于1000㎜×1000㎜,沿主次梁纵向搭设Ф48钢横管;在横管上沿主次梁横向安设80*80*2000的方木格栅,间距350;平板采用18mm厚釉面九夹板,夹板下安设横向80*80*2000的方木格栅,间距350,竖向钢管支撑间距为1500。
4、地下室模板工程应注意的重点主体工程连系梁模板4.1连系梁侧模和底模均采用定型釉面多层板,侧模和底模连接处采用连接角模。
4.2梁底支撑采用双排顶撑,其间距当梁高小于等于700时为900,梁高大于700时为600~800,为确保顶撑两个方向的稳定,用Ф48钢管搭设水平支撑和斜支撑。
4.3落实专人负责预留洞口、预埋管道等模板的安装,并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检查。
4.4地下室外墙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后5天内不得拆除,以确保外墙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4.5模板的拆除: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7天以上,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方可拆除,模板拆除后,严格控制重物任意堆压顶板,材料堆场严格按总平面图布置,材料的堆放量需经过仔细计算并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5、主体工程现浇楼板模板5.1顶板模板以釉面九夹板为主,配以各种规格的方木,确保与梁、柱模板的良好连接。
5.2顶板支撑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散装散拆体系。
5.3根据模板支撑受力计算,并充分考虑支撑的安全系数,支撑支点间距为1000*1000mm,每1800mm设置纵横两个方向水平拉杆一道,每层不得少于2道(含扫地杆)。
5.4支撑的高度通过各种杆件的组合及可调托座的调节来达到本工程各楼层的高度要求。
6、主体工程柱模板6.1柱模采用优质九夹板加工的定型模板。
6.2柱角主筋焊定位钢筋。
6.3对于不规则框架柱,采用无边框漆面胶合板,在场外加工成定型模板,然后吊运至操作层进行拼装。
7、主体工程梁模板梁模板采用九夹板,在加工棚加工完成后,吊运至作业现场安装,支撑采用满堂脚手架早拆支撑体系。
8、楼梯模板:采用漆面胶合板支设。
四、模板配制质量的规范要求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附表12、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附表2的规定。
预留件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附表23、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的1/1000~3/1000。
4、模板拆除的规范要求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侧模:在混凝土强度难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附表4规定后,方可拆除。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附表4注:表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五、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模板的拼装: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愣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五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3、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4、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在露面砼浇筑时预埋地锚。
5、破损或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6、经检查合格的已拼装好的模板,应分类堆放整齐,重叠堆置时要在层间放置垫木,并使模板与垫木上下对齐,底层模板离地保证10cm以上架空。
7、钢筋绑扎及水电预埋完成,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8、混凝土施工缝清理干净,浮浆已剔除。
六、模板安装1.剪力墙部分1.1清理场地,模板承垫底部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找平。
1.2先支设好墙一边的模板,呆钢筋绑扎完成后再支设另一边的模板。
1.3墙两侧每隔40CM竖方木一根,在墙上中下各水平放置一根钢管,用螺栓扣紧。
1.4安装对拉螺栓,@500设置一个对拉螺栓,调整轴线位移和垂直度后紧固螺栓和加斜撑。
1.5模板的对拉螺栓孔要平直相对,穿墙螺栓不得斜拉硬顶。
1.6所有模板立好后,拉通线校对墙中线、截面尺寸,校对正确后再整体加固。
2.柱子部分2.1清理场地,模板承垫底部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找平。
2.2在角部、根部,要设置模板承垫条带或在模板根部提前一天用砂浆封好缝隙,防止模板底部漏浆防止漏浆,并校正其平直。
2.3调整轴线位移,调整垂直度,上口安放钢筋保护层垫块。
2.4在上口拉通线验收。
3.梁、板部分3.1在柱子未拆的模板上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并复核。
3.2安装梁模支架之前,在专用支柱下铺设垫木,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
支柱采用双排,间距600~100cm,支柱上连固10cm×10cm木楞。
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模杆或斜杆,立杆上加可调螺杆。
3.3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上应拼上连接角模。
3.4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两侧模与底板连接角模与卡具连接。
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宜为75cm。
当梁高超过70cm时,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栓加固,且梁侧模安装固定前上口要拉线找直。
3.5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固定,有楼板模板时,在梁上连接阴角模,与板模拼接固定。
3.6支架搭设前,在支柱下脚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柱在一条直线上。
支架的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
3.7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
3.8铺设九夹板: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向垮中铺设平模。
3.9对于拼缝大于1.5mm的缝隙用胶带封贴。
4..楼板模板4.1支架搭设前,在支柱下脚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柱在一条直线上。
支架的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木楞及横拉杆。
4.2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
4.3铺设竹胶板块: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向垮中铺设平模。
4.4对于拼缝大于1.5mm的缝隙用胶带封贴。
七、安全技术措施1、夜间支拆模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必要时应设安全巡逻人员进行检查监督。
2、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可调支顶和支承梁、支撑件连接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松动的模板拆下运走,防止坠落伤人。
3、拆模时应在可调支撑下部的水平拉杆上铺短脚手板,不直接踩在水平拉杆上,第二层水平拉杆(设计时要考虑留足够的拆模高度)铺脚手板。
拆下的模板和支承材要轻落在楼面上,上下传递模板等材料时要互相接应,防止坠落伤人。
4、支撑体系的安全施工工艺4.1支模工艺:放线→放置固定托座或可调托座→安装扫地杆→安装连接杆和自锁销钩→安装上杆→安装水平拉杆→安装多功能早拆托座→调节紧固水平拉杆→安装支承梁→安装模板→模板工程验收→刷隔离剂4.2早拆工序:用小锤敲击早拆托座的卡板→卡板、托板下落到挡板→支承梁下落至托板上→拆除模板→拆除支承梁→拆除部分水平拉杆与水平架→清理模板和支承梁→模板与支承梁等运至上层或下一个流水段进行使用。
4.3施工注意事项及有关技术措施4.3.1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