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过程性评价指标
基于远程全员培训模式的实际需求,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北师大版•初级)过程性评价指标依照培训学员的学习活动方式确立,同时遵照项目办指标体系标准,最终数据可映射到项目办评价标准的一级指标。
根据本项目的基本要求,考虑到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全员培训的实际条件,评价指标以简单、可操作、反映实际情况为原则,依照培训学员的学习活动方式确立,以阶段成果、合作学习情况、培训作品展示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项,最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培训平台设有学习综合评价功能,针对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记录、数据,辅导教师对作业、专题研讨、作品展示进行审核并给予定性评价,系统汇总过程性评价结果自动生成参考成绩,最终成绩由辅导教师参考系统评价成绩,结合学员参与培训的总体情况和最终作品展示完成情况,给予综合人工评定。
下面是培训的过程性评价标准:
说明:
1、阶段成果
阶段成果评价项包括5项作业,即作业1、作业3、作业4、作业5、作业6,作业2“媒体素材加工”在本地完成,不计入成绩。
辅导教师在批改学员作业时,须按照作业评价量规或要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给出针对性的评语。
作业6的评价比较特殊,不采用量规,其要求是:作业无错误评为优秀,有一处错误评为合格,有两处及以上错误评为不合格。
2、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要求针对“主题研讨”区内的12个主题回复12个帖子,且每个主题只能回复1次。
辅导教师注意提醒学员发表主题帖时不要灌水,避免科学性错误。
评判标准如下:
优秀:认真完成专题研讨,回复内容紧扣主题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映自己的原创观点,真实且言之有理。
●合格:能够完成专题研讨,回复内容与主题有关,没有原创观点但引用
他人观点得当。
●不合格:没有完成专题研讨,专题帖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即为不合格。
3、共享互评
共享互评要求在“发表文章”区内至少发表2篇文章,对其他学员的文章回复2个帖子。
文章发表数及评论回复数将作为辅导教师最终评价成绩的参考数据。
4、学习成果展示
学习成果展示由学员在线下完成,培训最后一天辅导教师组织学员在面对面的情况下集中展示自己最终的学习成果,辅导教师可根据评价量规给出评价。
5、最终成绩
最终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评价标准:
合格标准:完成3篇合格作业、8篇合格主题帖、2篇文章、2篇评论、最终作品合格
优秀标准:完成3篇优秀作业、8篇优秀主题帖、5篇文章、5篇评论、最终作品优秀
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即为不合格
系统根据作业、主题研讨、发表文章三项过程性记录及评价指标给予过程性评价参考成绩,辅导教师根据过程性评价记录、结合学习成果展示成绩及学员培训情况和表现,按照上面评价标准在平台上给予手工评分。
附件:评价量规
表1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评价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