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快节奏,人类的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

随着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抑郁症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药物治疗逐渐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

就现代药物治疗抑郁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抗抑郁药;抑郁症;研究进展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常出现自杀冲动,是世界上最易致残的疾病之一。

据WHO统计,各种类别抑郁症的患病率已占全球人口的3%~5%,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对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

现就抑郁症的药物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烟肼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为异烟肼的异丙基衍生物。

其主要机理是通过抑制MAO活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此后相继有很多类似的化合物用于临床治疗,主要有超苯丙胺、苯乙肼、异卡波肼等。

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是心血管病人和老年患者的禁药,所以国内逐渐停用。

吗氯贝胺是第三代具有选择性的MAOI,疗效相同于TCAs,安全性高,无传统MAOI的不良反应,不需要限制饮食酪胺的含量。

其t1/2短,但每日用药2次就能达到临床疗效。

2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由于这些药物结构中都有2个苯环和1个杂环,故统称为三环类抗抑郁症药。

三环抗抑郁剂是紧接MAOIs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主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等。

TCAs的抗抑郁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突触间隙NE和5-HT再摄取,增加这些物质在突触间隙的含量,使病人精神振奋,情绪提高。

自20世纪50年代末使用至今,其抗抑郁作用经受了考验,即使与新型抗抑郁药相比,它的疗效也是值得肯定的,目前主要用于重度抑郁症。

3 四环类抗抑郁药
四环结构与三环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但它对NA的作用明显大于5-HT,这是其它品种所没有的特点。

代表药物为米安色林(manser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

其中,马普替林为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有强大的抗抑郁作用,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良好。

米安色林能选择性阻断突触前膜α-肾上腺素受体,可安全地用于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对抑郁性神经症疗效较好。

4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虽然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疗效确切,但仍对20%~30%的患者无效,且毒副作用较多,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差,过量使用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研制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与TCAs的结构迥然不同,但对5-HT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更强,对其它递质和受体作用甚小,它保留了与TCAs 相似的疗效,并克服了TCAs的诸多不良反应。

目前国际常用的5种SSRI为: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氟伏沙明(fluvoxamine)。

本类药物很少产生镇静作用,也不损害精神运动功能,对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很小,多用于脑内5-HT减少所致的抑郁症,也可用于病因不清但其它药物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其它药物的抑郁症患者,还有助于中学生伴抑郁的网络成瘾症的临床矫治,尤其在减轻戒断反应、改善人际与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帕罗西汀是SSRs中唯一被美国FDA批准治疗焦虑症的药物,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心。

5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RIs)
该类药物可选择性抑制NE的再摄取,用于脑内NE缺乏为主的抑郁症,尤其适用于尿检MH-PG(NE的代谢物)明显减少的患者。

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奏效快,而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和降压作用均比TCAs弱。

临床代表药为地昔帕明(desipram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去甲替林(nortripryline)等。

6 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
代表药为盐酸安非他酮。

该药是神经元摄取5-HT和NE的弱阻断药,在一定程度上还抑制神经元对DA的再摄取。

该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用于双相抑郁时转躁狂的风险较小。

此药比较安全,几乎无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不影响心血管系统和血压,但可诱发或加重惊厥。

在美国已成为抑郁症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

7 NE及5-HT再摄取抑制剂(SNRIs)
本类药物同时抑制5-HT和NE的重摄取,提高5-HT和NE在突触间隙的浓度。

代表药是文拉法辛(venlafaxine,Efexor),缓释剂口服吸收好,相对生物利用度在96%~104%,t1/2约为15h,在治疗广泛焦虑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它的不良反应轻,非常有利于抑郁症病人的长期维持治疗。

8 抗抑郁天然药物
天然植物药中具有抗抑郁活性的为数不少。

目前报道较多的主要有藤黄科、茜草科、银杏科、番荔枝科、菊科等。

路优泰(neur-ostan)是国际上第一个用于抗抑郁的天然植物药,是一种多组分药物,含有贯叶金丝桃素、金丝桃素、黄酮等活性成分。

据报道,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显著的疗效。

对轻中度抑郁症患
者采用圣·约翰草提取物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路优泰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疗效与氟西汀相当,抗焦虑作用较氟西汀起较快、不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

由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到目前为止,抗抑郁药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因此,现在的治疗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此,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进行药物合用、双重甚至三重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的研究开发、不同作用机制的尝试探索等。

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将会发现更多疗效可靠、起效迅速、剂量易于控制、经济实用的新药。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钱之玉.药理学进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韩成林.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药师,2006,9(7):666-668.
[4] 郭丽萍.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06,10(6):596-597.
[5] Murray CJ,Lopez AD. Global mortality,disability,and the contribution of risk factors: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 Lancet,1997(349):1436-14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