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楂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山楂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山楂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耿超(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摘要:山楂,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更具有很强的药理性作用。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山楂的主要药理作用及相关研究的进展,阐述了山楂的药理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山楂的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实验,其资源丰富,对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有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山楂;药理研究山楂(Crataegus L.) 为蔷薇科(Rosaceae)山楂属植物,落叶稀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球大有250种[1]。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

味酸、甘、性微温。

归、胃、肝经。

其主要成份有金丝桃苷、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成份和柠檬酸、山楂酸、延胡索酸、熊果酸等有机酸类成份。

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功能;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等。

现将近几年来山楂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药理作用1.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1.1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1)山楂叶总黄酮及低聚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塞范围。

可能是由于黄酮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和提高心肌代谢所致,在实验所用剂量条件下,山楂聚合黄酮与羟乙基芦丁有与心得安相似的抗心肌梗塞作用,但作用强度稍逊于心得安[2]。

(2)山楂叶总黄酮对缺血缺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

山楂叶总黄酮能减轻缺血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心率失常的程度,推迟心肌细胞的停搏时间,减少心肌细胞LDH的释放量,降低MDA含量并提高细胞内SOD 酶的活力和NO的含量[3]。

另外,研究发现山楂提取物原花青素可能依赖内皮素,通过NO的介导而使离体大鼠的主动脉舒张,也可能通过激活四乙胺敏感的K+通道所致[4]。

(3)锐刺山楂根、叶和花的甘油2乙醇提取物,甘油2水提取物和水2乙醇提取物能影响离体灌流兔心的心率,收缩力和冠脉流量,而其中幼根的甘油2乙醇提取物活性最强,并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增加冠状动脉循环[5]。

随着心脏缺血时间延长,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将增加,锐刺山楂能明显减少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过程释放的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可能是由于山楂对心肌细胞膜保护并减少心肌损伤作用所致[6]。

研究不同剂量的北山楂水煎醇沉液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北山楂对S-T段增幅、心率、Q-T期间延长等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7]。

1.1.2强心作用:山楂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律的作用,山楂及其叶的提取物可增加心肌收缩力, 不影响心脏自然节律,缩短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有效不应期。

山楂三萜酸类成分山楂酸对自然疲劳或水合氯醛所致的衰弱蟾蜍心脏停跳有恢复跳动的作用。

1.1.3 抗心律失常作用:山楂黄酮和皂苷可对抗静脉注射乌头碱引起的心律不齐, 且作用较强。

用山楂提取物对家兔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

1.1.4 降血脂作用:现代研究证明,山楂不同提取部分对不同动物造成的各种高脂模型均有较肯定的降脂作用。

山楂提取物和醇浸膏0.5mg/kg口服可使动脉硬化兔血中卵磷脂比例提高,胆固醇和脂质在器官上的沉积降低。

用菊花、双花、山楂5∶5∶4配方代茶饮治疗血流变学异常的高脂性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症患者,总有效率达95%。

1.1.5 降血压作用:英国学者Walker研究山楂叶、花、果提取液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共收入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0岁,血压(145~165) / (85~95) mmHg (1mmHg = 011333kPa) ,随机分为山楂提取液组与安慰剂组,治疗16周。

1200mg的山楂提取液相当于6 g干燥山楂。

大部分患者都用了降压药,有的还用降糖药,平均用药414种。

16周后,服用山楂提取液的患者较安慰剂组舒张压明显下降(P =01035)。

两组收缩压无区别。

血糖指标(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果糖胺) 两组无区别。

表明山楂具有降压作用[8]。

1.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2.1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山楂含维生素C、维生素B2、胡萝卜素及多种有机酸,口服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并能增强酶的活性,促进消化,其中所含的脂肪酶能直接帮助消化脂肪类食物,且能加强胃脂肪酶、蛋白酶的活性[9]。

1.2.2调节胃肠功能:山楂醇提液对受刺激的大鼠胃平滑肌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收缩状态时可使之舒展,舒展状态时则可以使之收缩,并使活动加强。

对活动亢进的兔十二指肠平滑肌呈抑制作用,对松弛的大鼠胃平滑肌有轻度的增强收缩作用。

表明山楂对胃肠功能紊乱有明显调整作用,达到健脾消食作用[10]。

1.2.3治疗腹泻、腹痛:山楂糖浆治疗婴幼儿腹泻212例,完全治愈[11。

焦山楂也可治泻,取焦山楂30~50 g水煎30分钟后冲红糖适量,分2次口服,用以治疗阏滞腹痛16例,均在用药1~4剂后获愈[12]。

1.2.4治疗肝胆疾患及胆结石:治疗肝硬化,3次Π d ,每次6 g用药后肝区无明显压痛,食欲大振,诸症显著改善,患慢性胆囊炎者,用山楂治疗,3次Πd ,每次6 g服后胆囊炎愈后无复发,并排出结石[13]。

1.3防癌作用:在胃液的pH条件下,山楂提取液能够消除合成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即能阻断合成亚硝胺。

山楂提取液对大鼠和小鼠体内合成甲基苄基亚硝胺诱癌有显著阻断作用。

山楂的丙酮提取液经对致癌剂黄曲霉素B1诱导TA98移码型、TA100碱基置换突变株回复突变抑制作用实验表明:山楂对黄曲霉素B1致突变作用有显著抑制效果。

说明山楂可能对预防肝癌有意义[14]。

1.4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山楂及山楂黄酮能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增强红细胞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同时增强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GSH- Px)活性。

还能显著抑制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ApoB浓度,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和ApoAl浓度,但对甘油三酯(TG)影响不大。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实验显示,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LDLR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水平。

山楂及山楂黄酮能显著升高大鼠肝脏LDLR蛋白水平,显著增加了大鼠肝脏LDLR数目。

而对亲和力影响不明显。

说明山楂及山楂黄酮通过调节大鼠肝脏LDLR转录水平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物预防脂质代谢紊乱[15]。

1.5杀灭微生物作用:由山楂榨取的原液呈现淡黄色(pH值为5) ,含延胡索酸、熊果酸等多种有机酸。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其杀灭微生物作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

结果,1∶2稀释的山楂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1min ,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min ,杀灭率均达99~90 %以上。

菌悬液中含25 %小牛血清,对其杀菌效果始有明显影响;温度在10~30°C内变化对其杀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其原液密封存放于54°C下14天,杀菌效果无明显下降[16]。

1.6抗氧化作用:分别从德国单子山楂叶和我国山里红叶中分离得到12个多元酚类化合物[17],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这些成分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结果表明, 12种多元酚类成分中牡荆素、牡荆素2”-O-鼠李糖苷、4”’-O-乙酰基2牡荆素鼠李糖苷、4”-O-葡萄糖牡荆素、6”-乙酰牡荆素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与维生素C 相当,其他成分如芦丁、金丝桃苷、3-O-β-D-葡萄糖槲皮素、槲皮素、4”’-O-鼠李糖芦丁、绿原酸和咖啡酸均比维生素C强。

所有成分在一定范围内(清除率在10 %~90 %之间),量效呈对数关系(y = alogx + b)。

构效关系分析显示,其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取决于分子结构,具有明显的结构依赖性[18]。

用改良的邻苯三酚氧化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表明山楂水提液有较强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19]。

对单子山楂(Crataegus monogyna J acq.) 叶中10种多元酚类成分(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芦丁、牡荆素、6”-O-乙酰牡荆素、牡荆素2”-O-鼠李糖苷、牡荆素4”’-O-乙酰-2”-O-鼠李糖苷、表儿茶素和绿原酸) 进行抗氧化(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对以上两种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均呈明显的结构依赖性,其中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芦丁以及表儿茶素对这两种氧自由基均有很强的清除活性[20]。

从不同季节采集单子山楂的不同部位,用3种不同模型的氧化反应生成法(O2·—,H2O2,HOCl)研究,根据所有测得的IC50值,显示新鲜山楂叶、花苞和干花抗氧化作用最强21]。

对山楂果实中的原花青素在溶液体系和脂质体体系中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楂原花青素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22]。

山楂叶总黄酮能提高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自由基损伤,防止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23]。

山楂果提取物具有保护心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作用,除了熊果酸,所有酚性化合物都能保护脂蛋白LDL不被氧化成Cu2 +螯合的脂蛋白(LDL)氧化物,并能防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引起脂蛋白和维生素E的氧化反应发生,其保护作用强度呈浓度依赖性增强;山楂果粉能明显升高喂不饱和脂肪酸大鼠的维生素E的含量。

山楂抗脂蛋白氧化,可能是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24]。

2不良反应因山楂中含有多种有机酸、鞣质,有机酸可与重金属或鞣质与胃酸中的蛋白相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聚合物沉积于胃内形成硬块即结石[25],也有报道由于食用生山楂在小肠内形成结石而引起肠梗阻[26]。

3总结山楂在药理研究和临床方面都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尤其对于它对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作用尤为令人关注,但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山楂资源丰富,对其扬长避短进一步开发,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1] Christensen KI1Revision of Crataegus Sect. Crataegus and Nothosect. Crataeguineae ( RosaceaeBMaloideae) in the Old World [M]. Systematic Botany Monographs , 1992 ,35 :199.[2] 陈佳、宋少江。

山楂的研究进展[J ]。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 ,7 (7) :20 - 23[3] 叶希韵,张隆,张静,王耀发。

山楂叶总黄酮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实验研究[J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