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年宫音乐备课教案

少年宫音乐备课教案

ⅩⅩ中心校ⅩⅩ年下期乡村少年宫音乐组备课教案教者:ⅩⅩ中心校ⅩⅩ年下期乡村少年宫音乐组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舞蹈是儿童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可以陶冶孩子的心灵,又能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孩子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

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

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

少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使孩子们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厌一切假、恶、丑的行径。

可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

为了帮助孩子很好地借助舞蹈表现自己,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我们开设舞蹈活动小组,并选取了一系列的内容,希望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现技能,促进儿童身心愉快的发展。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舞蹈教学是促进少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舞蹈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孩子十分喜爱、易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教育适合少儿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身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各种动作的名称要领和实际感受。

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直立感。

发展舞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

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的一致性。

三、活动安排第一阶段:1、学习基本手位(包括手型)和脚位(勾绷脚地面练习。

)2、基本步伐、眼部训练第二阶段:扶把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1、扶把基础训练。

蹲、小踢腿、腰、大踢腿2、把杆压正腿练习、把上压旁腿练习、把上压后腿。

3、压脚跟、控制与舞姿。

第三阶段:躺地正踢腿练习、劈叉训练软开度、身韵基本训、地面压跟键练习、开跨及跨的软开度练习、侧躺踢旁腿、横叉压旁腰、吸腿竖叉压后腿、仰卧踢后腿、单跪后叉踢后腿第四阶段:双跪下后腰组合、身韵、跪下腰、前滚翻。

第五阶段:排练舞蹈课题:扶把组合练习执行时间:ⅩⅩ年10 月14日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准备活动: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准备活动: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中间练习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扶把练习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学习新课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3——8左脚硼脚面4——4左脚成旁吸腿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活动教材:自己准备课题:舞蹈组合《小燕子》执行时间:ⅩⅩ年10 月28日教学目的: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学习舞姿组合《小燕子》(A)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

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

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

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背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

用前额触脚背。

旁压腿: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

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

用耳触脚背。

体会运用呼吸:压、呼气;立、吸气(反复练习、体会)。

作用: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

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下面学习的舞蹈组合《小燕子》会让大家学习到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呼吸。

1)身体的呼吸(吸气时身体拉长展开,呼气时身体收敛内含)。

2)头的呼吸(指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转头时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时以肩为轴,肘、腕依次向上带动吸气,向下带动呼气,体会手臂连绵不断的延伸感)。

4)造型时的呼气(造型时,身体姿态不动,然后气息流畅自然,不僵硬)。

训练步骤: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

2.训练学生:a.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

b.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c.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d.大呼吸后双晃手造型,体会该动作的延伸感(眺望远方),双绷脚坐地展胸腰气息流畅。

训练时先把动作揉碎,分解练习,再教单一动作,然后与身体配合,最后配音乐练习组合。

二、小结今天学习的只是对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反复练习,不断深入,直到大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当然这还需要大家的课后练习、巩固。

活动教材:自己准备课题:把上擦地组合执行时间:ⅩⅩ年11 月25日教学目的:通过掌握擦地的动作要领,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

对身体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态的掌握。

教学重难点:⒈擦地时脚的完满与控制。

⒉腿、胯要始终保持外开延伸。

⒊动作过程中注意是身韵律和呼吸问题以及姿态的优美。

教学过程:1、课前活动:把上练习。

2、导入新课,教师示范讲解。

3、教授新内容:㈠一位擦地教学提示:a.注意:一位时的站姿和上身的控制。

b.注意:姿态的极至伸展。

伴奏谱:准备:双手扶把,一位站立步骤:⑴右脚经前擦至旁,后收回。

⑵旁擦两次⑶旁擦出,双脚立,右脚落,左脚擦回。

⑷同上做左脚⑸同上做反方向㈡五位擦地教学提示:注意胯的固定与擦地的开度。

准备:单手扶把,五位站立。

⑴前擦3次⑵后擦3次⑶旁擦2次,立脚踝出后擦1次⑷后擦出划2圈收前五位。

⑸双脚立,收大四位,单脚立转一圈。

⑹同上反转一圈经收回后做划线造型。

同样做反向七、分组练习:指出问题,强调重难点。

八、布置课后练习。

小结:练习气氛很好,要多加鼓励,同时要求不要太高,不要急于求成。

活动教材:自己准备课题:压前、旁腿教案执行时间:ⅩⅩ年11 月25日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压前、旁腿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

慢三音乐伴奏,1-4小节师生面对面站好,5-8小节:摊手,上步,问好。

(二)1、师: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说明了一个的体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舞蹈当中的站立有什么要求?生: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展肩等师:(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按照要求训练站立,启发想象力(如: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亭亭玉立,等)音乐的第一遍,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

音乐第二遍,一位立半脚尖,保持状态,双手离开把杆,慢慢打开至七位,掌握好重心。

(此组合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体态,克服自然生活中的毛病)小结:练习气氛很好,要多加鼓励,同时要求不要太高,不要急于求成。

课题:《傣族舞》组合执行时间:ⅩⅩ年12 月2日背景说明: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

”《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音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

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

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

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

“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

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

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

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

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音乐,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3、通过学习舞蹈,准确掌握孔雀舞蹈,训练学生的协调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音乐是重点,学习舞蹈是难点。

教学过程;孔雀舞以一段形象、优美的孔雀舞导入。

表演前提示学生我是要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

师(我设计这样教学充分体现探索性教学,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

不是老是老师教学生学。

让学生自己成为小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课题:《快乐的舞蹈》组合执行时间:ⅩⅩ年12 月30日教学目的: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

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

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教学难点: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音乐动感教学法教学内容: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教学过程:一、聆听《加伏特舞曲》1、完整聆听乐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