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讲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部曲讲【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课标分解考纲细化高考命题定位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解释哲的基本问题。
1.哲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4.马克思主义哲考情分析:本部分考题集中于哲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和主要派别(哲家及其观点),以选择题为主,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①根据中外哲家的著名论断、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以漫画形式,说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哲派别。
②结合党和政府处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方针政策,如应对通货膨胀、全球金融危机等说明正确对待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每课知识网络】【融汇贯通】明确一个概念:即哲的概念。
这需要从哲与世界观的关系、哲与具体科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与时代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把握。
把握两个作用:一是一般性哲的作用,包括其对生活实践、对具体科、对时代发展的作用等;二是马克思主义哲的具体作用,这要结合其基本特征来分析其指导意义。
该讲主要以“哲的派别”为主线,立足哲的基本派别,分析了哲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立足马克思主义哲,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从整个教材来看,此单元作为全书的起点,只有明确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才能合理地认识唯物论、辩证法与唯物史观。
在复习本单元过程中把握唯物主义派别与唯物论的联系,唯物主义基本派别与辩证法的联系,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史观的联系。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2014·山东卷)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
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唯物主义的分歧(2013·北京卷) 下面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2013·福建卷)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范畴A.② B.④ C.④ D.②(2012江苏卷)2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2011?广东卷)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考点一哲的基本问题【归纳总结】1.哲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内容(1)含义:哲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它是哲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基本问题的根据(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发展的始终。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人们对其他哲问题的回答。
3.正确把握哲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区别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地位是哲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哲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意义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对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不可种哲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联系哲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哲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
【技巧方法】哲基本问题的内容可采用图示法理解:【易错警示】1.哲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的关系(如图)。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
3.哲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4.不能认为“哲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哲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的基本问题,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典题探究】【例1】(西北狼教育联盟高2016级摸底) 丹麦女生在使用手机中发现,晚上睡觉若将开着的手机放在离自己很近的位置,第二天早上就无法集中精神上课,这让她怀疑手机辐射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于是她将研究转向手机辐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经过试验发现,没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水芹和豌豆种子都能发芽并茁壮生长;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种子不仅没有生长,甚至大多数都死了。
这表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怀疑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变式精练】1.中国古代哲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
他们是在思考(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2.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3.(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届高三2月第二次调研) 2012年问世,被业内誉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今年科界一个热门话题。
2015年,我国中山大的科家利用这一技术对人类胚胎的一个特定基因进行修改,从而避免该基因突变导致地中海贫血症。
这能帮助探讨一些重大疾病在基因层面的成因,有助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所发挥的作用。
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④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考点二哲的基本派别【归纳总结】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派别评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局限性:①对世界的物质性只是猜测,没有科依据。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进步性: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于自然科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为物质的属性。
②具有机械性、形而上性。
③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无产阶级的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4.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内部派别主要区别例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精神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8”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上帝造万物【知识拓展】在哲的“两个对子”中,由于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体系,因而辩证法和形而上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哲的派别上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易错警示】1.比较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一方面要看到三者之间的历史联系,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的正确主张那里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明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的局限性,因而具有科性。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之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也是唯一科的唯物主义。
但唯物主义的这三种基本形态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是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的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
它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了唯物主义,因而是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与非科之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非科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两个基本:哲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