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比较研究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比较研究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比较研究
【摘要】:法国电影新浪潮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术至六十年代初在法国兴起的一场电影革新运动,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旗帜性的影响。

它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是引起了人们对电影作品个人风格的注重,形成了导演中心的观念;二是在风格的旗帜下,一个以打破传统电影观念为标榜的青年电影创作群体的涌现,为世界电影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创新运动勇开先河。

在从1959年到1962年的短短四年间,最为令人瞩目的是大约有200多位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洪流,淹没了日趋没落的法国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

“新浪潮”所提出的“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片的制作者”的“作者电影”电影观念以及摄制班子不臃肿、在实景中拍摄、不拘泥于过分僵化的专业规则等解放思想的作法不但创造了法国乃至欧洲电影史,也深深影响了包括新德国电影、新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第五代和新生代在内的至今数十年的世界电影的创作轨迹。

现时的中国电影新生代青年导演群体和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发起时一样面临着各自艰难的处境,即必须在中国电影用“主旋律”书写来传承主导政治权威的前提和文化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下所产生的夹缝中寻找新出路。

作为新一代的电影接班人,他们希望逐渐替代雄霸中国影坛近二十年的第五代导演群,这与新浪潮取代旧好莱坞“优质电影”般有着相似的迫切感与使命感。

新生代导演在背负着如何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电影产业机制、创造具有国际化胸怀的民族电影文化、通过视听形象
来建构华夏文化的认同和交流平台、传播中国形象和意识的历史使命的同时,没有了第五代诞生于十年社会动荡、电影产业百废待兴之时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历史契机,没有了改革开放初期文化环境相对闭塞而形成的唯我独尊的优越感。

他们必须在几十年来中国文化最为开放和多元的背景下开始电影创作,同时也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面对最复杂的诱惑和压力的境遇中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电影的挑战。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之间,由于非共时性以及各自的政治、经【关键词】:新浪潮新生代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905
【目录】:绪言13-15第一章不同的电影运动、流派之间的比较意义15-31第一节世界电影史上的流派之争15-20第二节电影流派与各国文化历史的渊源20-24第三节电影流派对于电影创作尤其是语言革新的推动24-31第二章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基础和创作31-57第一节法国电影新浪潮发端时期的理论现状33-36第二节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新主张—作者论36-42第三节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实践42-49第四节法国电影新浪潮对世界电影的影响意义49-57第三章中国电影
新生代的文化反叛内涵57-82第一节新生代初期登场的文化背景分析58-64第二节新生代对第五代的反叛与内在传承64-70第三节新生代的文本特征分析70-75第四节中国电影新生代对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认同与反认同75-82第四章中国电影新生代的文化皈依内涵82-102第一节新生代进程中的文化环境变异82-88第二节新时期文化消费时尚对中国新生代电影创作的影响88-94第三节由法国电影新浪潮在文化变异条件下的后续发展关照中国电影新生代的生存走向94-102第五章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创作视点102-129第一节对社会现实中个体的关注—边缘化倾向102-112第二节文本比较:《精疲力尽》与《站台》112-129第六章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在电影语言上的探索与回归129-163第一节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内向化叙事与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叙事侧重129-139第二节以《五到七的克莱奥》看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电影语言139-152第三节写实美学的膜拜与生命状态的浪漫性还原152-163结语163-167参考文献167-170致谢17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