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之章法结构

诗歌鉴赏之章法结构


• 新晴山月 文同 1、炼字题的表达 •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2、分析语境题的 •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表达 •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1、首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贴切,请将他们找出来,然后从中任选一个,
简要赏析其妙处。 “漏”字用得极细,生动逼真。松树高大、枝繁叶茂,从枝叶的间隙中只能“漏”出 几丝稀疏的月光,突出了山林的幽深、静谧。“画”字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照在 松树上的月光将婆娑的树影投落到地上,像一幅斑驳的水墨轻松图一样,这是作者 用画家的眼光来精细地观照眼前的景物。 2、题目中的“新晴”是什么意思?诗中哪一联点明了这个意思?试结合相关的语境 进行相关的说明 “新晴”是指天刚放晴。 第三联点明了“新晴”这个意思。 这一联写的 是刚下过雨的景象:池塘里的荷花似乎因为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上 的果子因遭到了雨打,所以纷纷最落下来。现在雨过天晴了。
二、律诗的章法
• 律诗的章法就是律诗的结构方法或法 则。 • 律诗除排律外,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格 式。 • 每首八句四联。 • 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 • 四联要讲究“起、承、转、合”。
破题(起):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 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 风卷狼,势欲滔天。 • 首联 起:单刀直入,先声夺人。可以 突出主题,强化艺术感染力。 •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写梓州之景。 杜鹃之鸣若曰不如归去。)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颔联(承):或写意,或写景, 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 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 脱。 • 颔联 承:与上联紧密相承。 •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杜甫《月夜》)
颈联(转):或写意,或写景、书 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 要变化,如急雷破山,观者惊愕。
承之为是;至如婉转变化,功夫全在三句,
若于此转变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绝句的“转”的几种方法 • 1 由人的活动到景物状况: • 例:王维《竹里馆》: •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 • • • •
2 由景物状况到人物行动或思想活动: 例: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2)“孤篷寒上月”一句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句式有什么样的 表达效果? 倒装句式。本应是“寒月上孤篷”,把“孤”“寒”突出在前,强调自己 内心孤单、凄寒的感受;形容词“寒”化作动词,竟是说孤篷把冷意带给 挂在其上的月,也就是诗人将自己的寒意移情于月亮。
注释: 陈三立: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陈宝箴之子。次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
高考考前辅导
基本要求
• 能读懂 • 知妙处 • 会表达
1分析意境 2表达技巧 3语言特色 4炼字 5情感主旨 6对比分析
诗歌鉴赏高考要求: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
目录
1 2 3 4
律诗的解读
绝句的解读 词的解读
古诗词答题要点
律诗的解读
• 春行即兴 李华 四模 •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里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是情景两端。”请从 “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绝句“结”的几种方法
• 1 以理结。纯粹以理结束不易动人, 多半是伴随抒情、议论,寓理于事。 •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 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 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 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2 以情结。由景及情,或是情的深 化。 • 如:武元衡《寒食下第》: •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 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1、律诗的题目 2、律诗的章法
一、律诗的题目
• • • • 1、 题目与诗歌内容必须完全一致。 2、 全诗必须始终环绕着题目来写。 3、 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 4、 题目或主要题意一般须“开门见 山”, 即在首联中写出。
• 1 题目与诗歌内容必须完全一致。 – 《红楼梦》写香菱学诗,以《月》 为题。 •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 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是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 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 诗不是纯粹的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 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透漏出一丝 伤春凄凉之情。
词的阅读
词的章法多取法于诗,但由于要紧密配 合音乐,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开头、过片和 结尾怎么写,可以说是词的章法的核心。
– 6 由眼前的情景到产生的幻想:
• 例: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寄京 华亲故》: • 海畔尖山似剑硭,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 7由叙述自己的爱憎到说明爱憎的 原因 • 例:刘采春的《望夫曲》: •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 例2:金昌緒《闺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 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 凉风起天末, • 君子意如何?
– 杜甫《天末怀李白》
•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
•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 杜甫《客至》
题目的特点
• • • • 1、 题目与诗歌内容必须完全一致。 2、 全诗必须始终环绕着题目来写。 3、 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 4、 题目或主要题意一般须“开门见 山”,即在首联中写出。
如上所述,皆失意之事,故不待今日追忆 惘然自失,即在当时已如此也。高步瀛 《唐宋诗举要》)
房兵曹胡马 杜甫
• • • • • • • •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紧承上联,写马之矫健豪纵:马贵耳小而锐, 状如 削竹;奔腾则四蹄生风,如不践地。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颈联转而写马之品质血性:能越涧过坡,无 空阔之言;可临危脱险,足以生死相托。 所向无空阔, 尾联总结前六句,谓兵曹得此马,可立功 真堪托死生。万里外。又紧扣题目,知此马非兵曹之马 不可,咏马也赞人。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 “转”通常是第三句,但也有例外,如 李白《越中览古》:
•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前三句是描述从前越破吴后的得意、 繁盛和逸乐,第四句才转而写今日的 凄凉。
• 从句子的意思和作用上看,绝句总体上通 常可分为前后两半。往往前半起引带、铺 垫的作用,后半是主题意旨所在。第三句 的“转”,为了拉出、铺垫、反衬、强调 等作用,前人常用“不”、“莫”、 “独”、“更”、“如”、“若”、 “何”、“谁”、“纵”、“欲”、 “愿”、“今”、“只今”、“昔”等字
• 颈联 转:变换角度、内容或表达方式, 以便使诗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 联)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 联)(杜甫《登高》由景转情。)
结句(合):或就题结,或开一步, 或缴前联之意,必放一步作散场, 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 意无穷。
• 尾联 合:对全篇进行总结归纳。 最好能够言有尽而意无穷。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综义山一生所遭,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首联和颔联写左迁到原因、地点、 心迹。 • 颈联写“至蓝关” • 尾联写侄孙来送,韩愈的叮嘱。
4 题目或主要题意一般须“开门见山”, 即在首联中写出。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是地名,也是悲剧的发生地,其含 义就等于说“杨贵妃之死”。 本诗紧扣题目来写,句句切题,与古风歌行 可只取诗中某一点一面拟题,自不相同。
3 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 • 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试题有三层意思:一、“左迁”, 即遭贬谪。二、“至蓝关”,在今 陕西蓝田东南,秦岭的北麓。三、 “示侄孙湘”
• 3 由别人的行动到自己的行动、见闻: • 例: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 • •
4 由过去的人事到如今的情景: 例: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5 由现在的情景想象将来的情景: • 例:李商隐《夜雨寄北》: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3 以景结。结得好,能有神韵。 • 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这首诗写了秋天的那些景致?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 了怎样的情感? 1、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振叶有声。 2、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 表现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 情怀。
倒装
• • • • • • 诗--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词: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绝句读法
绝句的章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