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学评价
方法学评价文件(3)
• EP10-A:定量实验室方法的初步评价 核准 指南(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Clinical Laboratory Methods; Approved Guideline),提供了用于分析方 法和设备操作的初步评价的实验设计和数 据分析。
三、方法选择的步骤
•1.提出要求 •2.获取资料 •3.选定候选方法 •4.候选方法的初步试验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和重复性; •重复试验——精密度; •对比试验——准确度;
评价临床方法的文件
• 核准(approved),编号为A :核准文件是 修改后的最终文件。
• 提议(proposed),此类文件编号为P :“ 提议文件”的内容通常要接受广泛、细致、 全面的评论;
• 它在发展相关的标准和指南时采取了特有的一致化 过程(consensus process)。
• NCCLS的自愿一致化过程是一个建立正式标准的过 程,包括:方案的认可;建立和公开对有关文件的 评论;根据使用者的意见修改文件。
方法学评价文件(1)
• EP5-A:临床化学设备操作精密度评价 核准指南(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Clinical Chemistry Devices; Approved Guideline)。用于 临床化学设备进行精密度评价的实验设计及如何与 生产厂声明的精密度进行比较。
• 2.二级标准品(次级参考物, 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 ) 包括用于 常规分析的标准液。这类标准品可由实 验室自已配制或为商品,它的示值必须 用一级标准品和参考方法并由训练有素 的,能熟练掌握参考方法的操作者确定 ;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评价或为控制物 定值和常规测定的结果计算。
• 接受客户委托又必须使用标准方法中未包含的方 法时,应征得客户的同意,所制定的方法在使用 前应经过适当的确认。
(二)方法的确认
• 确认是通过核查并提供客观证据,以证实 某一特性预期用途的特殊要求得到满足。
• 实验室在使用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己设 计(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 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时 ,应对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 于预期的用途。
• 暂定(tentative)文件,编号为T。暂定文件 还需要进行特定的评价或需要收集数据,以 保证其应用;
• 还有一类委员会报告,则是尚未通过一致化 过程的文件,编号为R。
美国的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
•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制定一系列评价临床方法的文件 。
• NCCLS是一个全球性、多学科、非营利性的标准化 和教育性的团体,旨在促进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标准 化进程和应用。
• 应优先使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 的方法。
• 当客户未指定所用方法时,实验室应选择 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或由知名 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 ,或由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一)分析方法的选择
• 我国实验室中使用的分析仪器和试剂,应具有国 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相应文号。
• 实验室制定的或采用的方法如能满足实验室的预 期用途并经过验证,也可以使用。实验室应用自 己制定的检测方法的过程应是有计划的活动,应 指定足够的、有资格的人员进行。
IDMS IDMS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邻甲酚酞络合酮法, MTB法原子吸收ຫໍສະໝຸດ 光光度法 MTB法葡萄糖 尿素
IDMS IDMS
己糖激酶法 尿素酶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 脲酶波氏法
肌酐
IDMS 离子交换法
总蛋白 —— 凯氏定氮法
肌酐氨酰基水解酶 法
双缩脲法
二、检测方法的选择
• 在选择实验室分析方法时,应采用满足客 户需要并适用于所进行的方法。
• 确认应尽可能全面,如: • 方法的精密度、 • 线性分析范围、 • 与参考方法的比较、 • 结果的不确定度、 • 检出限、 • 抗干扰能力 • 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
(三)常规方法选择的原则
•(一)适用性
• 微量快速 • 方法简便 • 安全可靠 • 成本低廉
•(二)可靠性
• 较高精密度、准确度 • 较好检测范围
• 5.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是变量分布的一种常 见形式,正态分布曲线是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完全对称的钟 形曲线,它有两个参数:总体均数μ和总体标准差σ,一般用 N(μ,σ2)表示其函数。
• 6. 第一类错误(type Ⅰ error):又称Ⅰ型错误,即拒绝了 实际上成立的H0,为“弃真”的错误,其概率通常用α表示。
一 检验方法和标准品的分级
• (一)方法的分级 临床生化检验方法根据其准确度与精密 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决定性方法、参考方 法、常规方法等三级。
• 1.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 是指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 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 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用于发 展及评价参考方法和一级标准品。
• EP11-P:用于体外诊断检测说明的统一描 述 提议指南(Uniform Description of Claims For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s ; Proposed Guideline)。
方法学评价文件(4)
• EP12-P:用于定性实验评价的用户协议 提议指南(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Proposed Guideline)。
方法学评价
临床生化教研室
• 掌握内容: 1.方法学评价概念及方法选择要求 2.方法学评价的主要试验及用途 3.溯源性及实验方法、参考物的分级
• 熟悉内容: 1. 溯源链及校准层次的意义 2.质量目标及其设定方法
• 了解内容: 1.方法学常用的统计学概念
基本概念复习
• 1.平均数(average):又称均值,是一种用于描述数值变 量集中趋势或平均水平的指标。用X表示。
• 9.灵敏度(sensitivity): 是指检测信号的变化量(Δ y)与 被测物变化量(Δ x)的比值。可以反映仪器、试剂对样本浓度 变化的反应能力。S=Δ y/Δ x
• 10. 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被测量以外的某种样品特性 对被测量的值的影响。
• 11. 准确度(accuracy):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 12. 精密度(precision):表示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大小
3.校准品(calibrator) 用二级标准品和常 规方法测定得到校准品,用于常规测定中 的标准
4 .控制物(control material) 具有与 检测过程相适应的特性,其成分及基质与 检测样本相同或相似,且均匀、稳定。
用于质量控制,控制患者样本的测定误差
决定性方法
用途:评价参考方法 及为一级参考物定值
的程度,即指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结果之间的 符合程度。
• 13.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指在重复条件下,对同 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 值之差,即有一定大小和方向的误差。
• 14.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是指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条 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 差。
• 2.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是 指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充分证实的分析 方法,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与重复测 定的随机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有适 当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较宽的分析范围 。这类方法在条件许可的实验室中应经 常使用。用于评价常规方法和试剂盒, 鉴定二级标准品。
3.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 指性 能指标符合临床或其他目的的需要,有 足够的精密度、准确度、特异性和适当 的分析范围,而且经济实用。这类方法 经有关学术组织认可后可称为推荐方法 (recommended method),推荐方法应 具有足够的实验证据
• EP15-A: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的应用 核准 指南(User Demonstration of Performance for Precision and Accuracy ;Approved Guideline)。
• 15.金标准(gold standard):是指被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 可靠方法,金标准能正确区分受试者患病与否。
第一节 临床生化检测方法的选择 临床生化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
价,是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重 要基础工作。当建立一个新的方法 ,或引进新的方法、都应对它们的 技术性能作出评价,以便科学的选 择和应用。
三级方法的相互关系
常规方法
应
准
用
确
范 围
参考方法
度 增
增
加
加
决定性方法
(二)标准品的分级
•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将标准品(参考物) 的定义为:一类具有一种或多种成分、 且含量均匀确定的物质。 ;被用于校正 仪器或用于评价一种测定方法的物质, 并将其分成三级。
(二)标准品的分级
1.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 是一种稳定而均一 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 ,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所含 杂质也已经定量,且有证书;用于校正 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方法以及 为二级标准品定值。
一级参考物 用途:发展和评价参考方法, 校正决定性方法和参考方法, 产生二级参考物
参考方法
用途:为二级参考物及控制物定值, 评价常规方法(标准化、偏差、干扰 因素)
二级参考物
用途:常规方法的工作 标准及为控制物定值
各级实验方法与参考物的相互关系
临床生化检测项目方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