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实验室管理 第3章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临床实验室管理 第3章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二、参考物分级
1.一级参考物(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 特点: 含量确定,稳定均一,数值由决定性方法 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
• 用途:可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 方法以及为“二级参考物”定值,一级参考物均 有证书
二、参考物分级
2.二级参考物 • 特点:纯溶液(水或有机溶剂)或某特殊
决定性 方法
返节目录
二、参考物分级
• 参考物也称标准品或标准物质 •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定义:它的一种或几种物理
或化学成分已经充分确定,可用于校准仪器、 评价测定方法或给其他物质定值的物质 • “参考物证书”的参考物称为有证参考物(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 其定值由建立了溯源性的测量程序确定 • 每个参考物都附有其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标准值±总不确定度
偏差系数(CB)应小于5% • 特异性是指只与待测物质起化学反应,不与其他
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发生反应 • 检测能力用检测限度或“检出限”衡量 • 检出限通常是指能与适当的“空白”读数相区别
的,检测系统可以检出的待测物的最小量
返节目录
四、方法选择与评价的基本步骤
提 出 要 求
收 料集
资
确 定 候 选 方
2.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 定义:是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充分证实, 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与重复测定的随 机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有适当的灵 敏度、特异度及较宽的分析范围。
• 用途:主要用于鉴定常规方法或商品试 剂盒的质量评价。
3.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
• 定义:指性能指标符合临床需要,有足 够的精密度、准确度、特异性和适当的 分析范围,经济实用的临床常规检验方 法。
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方法学评价(evaluation of methodology) 是通过实验途径测定分析方法的技术性能,
并评价其是否可接受,其目的在于明确该方 法是否具有足够的方法性能来说明检测系统 的可靠性及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方法学评价具体内容
方法学评价
准确度 accuracy
精密度 precision
• 确立方法的临界值: 同样一份样本,在多次重复实验中各有50%的
几率获得阳性或阴性结果时该分析物的浓度; • 在临界值基础上准备出±20%的浓度的样本; • 样本分别测定20次,记录阴性及阳性结果数;
对于被测物浓度在临界
初 步 评 价
法
原 理 资 料 仪 器 试 剂
试
剂
成 分
生
保 全物
存 稳
安
样 本 要 求
定
性
准 精 特 异 灵 敏
标 准 化 操 作 规 程
设 备 设 施
服 务 技 术 支 持
返节目录
五、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
• 定量实验检测系统可以给出具体数值的 实验结果
• 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包括: 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 特异度和参考区间等性能指标
检测限
limit of detection
生物参考区间
biological reference interval
可报告范围
reportable range
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一、实验方法的分级 二、参考物的分级 三、方法选择的原则 四、方法选择与评价基本步骤 五、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 六、定性实验的方法学评价
实验方法的分级
实验方法
准确度和精密 度的不同
决定性方法 参考方法 常规方法
A级 B级 C级
1.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
• 定义:是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 过研究证明尚未发现其不准确度或不精密 度的方法,其测定结果与“真值”最为接 近。
• 用途:主要用于评价参考方法和对一级参 考物定值,而不直接用于鉴定常规方法。
六、定性实验的方法学评价
• 定性实验结果:出阳性或阴性 是或非
• 定性检测性能评价:重复性研究 方法学比较
(一)评价前的准备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 ·熟悉待评价的试剂或系统 ·掌握样本和试剂的处理和存储过程 ·按厂商的要求进行,注意基质效应 ·定性实验需进行阴性和阳性质控物测定
(二)定性实验重复性研究
基质的纯溶液。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 商品,其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用一 级参考物比较而确定。 • 用途:主要用于 常规方法的标化
为控制物定值。
二、参考物分级
3.校准物 • 特点:冻干品或溶液,可以用一级或
二级参考物以参考方法定值。 • 用途:用于对常规方法和仪器的校准。
二、参考物分级
4.控制物(control material) 即质控品 • 特点:与检测过程相适应,成分及基质与检
测的样本相同或相似,且均匀、稳定。 • 用途:控制物用于常规质量控制,采用控制
物和样品同步进行测量,将测试结果与控制 物保证值相比较,以评价其准确度和检查实 验室内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决定性方法
一级参考物
参考方法
二级参考物
校准物
控制物
常规方法
P42:各级实验方法和参考物的相互关系
返节目录
三、方法选择的原则
第三章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本章学习目标
• 实验方法和参考物质如何分级? • 如何对新方法进行选择和评价? • 误差如何分类和表示? • 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 • 如何评价检验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如何评价检验方法的检测限和可报告范围?
第三章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第二节 量值溯源、误差及不确定度 第三节 方法学的评价
• 用途:这类方法经有关学术组织认可后 可作为推荐方法。
第三章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临床检验方法学分类
分析物
决定性方法
Ca
ID-MS(同位素稀释)
电量滴定
Cl
中子活化法
K
ID-MS 中子活化法
重量分析法
Na
中子活化法
参考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流滴定法 火焰光度法
火焰光度法 11
不同方法的关系
常规方法 参考方法
• 实用性:备样本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同时 进行多项目和多样本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 试剂种类少、易于实现自动化,安全可靠 , 价格低廉 。
• 可靠性: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宽的检 测范围。
三、方法选择的原则
可靠性: • 精密度:变异系数(CV%)一般应小于5% • 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