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锅炉设备系统简介 (1)
1.1锅炉整体布置 (1)
1.2循环回路 (1)
1.3燃烧系统流程 (2)
1.4过热蒸汽流程 (2)
1.5再热蒸汽流程 (3)
2 设备规范 (4)
2.1锅炉设备概况 (4)
2.2锅炉要紧参数 (9)
3 锅炉主控各系统 (14)
3.1给煤系统 (14)
3.2石灰石系统 (15)
3.3床料的补充 (17)
3.4燃油系统 (17)
4 试验与养护 (19)
4.1检修后的检查验收 (19)
4.2设备试验总则 (19)
4.3主机联锁爱护试验规定 (20)
1 / 1
4.4水压试验 (21)
4.5过热器反冲洗 (25)
4.6安全门试验 (25)
4.7锅炉主联锁爱护 (26)
4.8锅炉烘炉养护 (28)
5 锅炉机组的启动 (29)
5.1总则 (29)
5.2启动前检查工作和应具备的条件 (29)
5.3锅炉上水 (32)
5.4锅炉底部加热 (33)
5.5冷态启动 (34)
5.6锅炉的温态启动和热态启动 (39)
6 锅炉运行中的操纵与调整 (42)
6.1运行调整的要紧任务 (42)
6.2定期维护工作及规定 (42)
6.3运行中要紧参数的操纵范围 (43)
6.4锅炉的运行调节 (43)
7 停炉及停炉后的保养 (51)
7.1停炉的有关规定 (51)
7.2停炉前的预备工作 (51)
7.3正常停炉 (51)
7.4锅炉的快速冷却 (52)
7.5锅炉放水 (52)
7.6停炉至热备用 (53)
7.7停炉的注意事项 (53)
7.8停炉后的保养 (53)
8 锅炉事故处理 (55)
8.1事故处理原则 (55)
8.2紧急停炉条件 (55)
8.3请示停炉条件 (56)
8.4紧急停炉的操作步骤 (56)
8.5床温高 (57)
8.6床温低 (58)
8.7床压过高或过低 (59)
8.8单条给煤线中断 (60)
8.9两条给煤线中断 (61)
8.10水冷壁泄漏及爆管 (62)
8.11过热器泄漏及爆管 (63)
1 / 1
8.12省煤器泄漏及爆管 (64)
8.13再热器泄漏及爆管 (65)
8.14床面结焦 (65)
8.15低温结焦 (67)
8.16厂用电中断 (68)
8.17缺水事故 (69)
8.18满水事故 (69)
8.19管道水击 (70)
8.20负荷骤减 (71)
8.21烟道再燃烧 (72)
8.22引风机跳闸 (73)
8.23一次风机跳闸 (74)
8.24二次风机跳闸 (75)
8.25高压风机跳闸 (76)
8.26高压风机断皮带 (77)
8.27油管爆破 (77)
9 锅炉辅助系统运行规程 (79)
9.1辅助机械试运行 (79)
9.2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 (81)
9.3高压风机及输石风机 (85)
9.4排渣系统 (87)
9.5压缩空气系统 (89)
9.6气力输灰系统 (93)
10 电除尘器运行规程 (101)
10.1电除尘器设备简介 (101)
10.2电除尘器的启动 (102)
10.3电除尘器的运行维护及调整 (105)
10.4电场停运及注意事项 (106)
10.5电除尘器故障处理 (108)
11 附录 (115)
11.1附表一炉墙厚度、耐磨层厚度及材料 (115)
11.2附表二新乡火电厂测点讲明 (117)
11.3附表三启动曲线 (123)
1 / 1
1锅炉设备系统简介
制造厂家: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锅炉型号:HG-440/13.7-L.PM4
本锅炉系超高压参数循环流化床,自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半露天岛式布置、全钢炉架、固态排渣。
1.1锅炉整体布置
440t/h CFB锅炉采纳超高压中间再热机组设计,与135MW等级汽轮发电机组相匹配,可配合汽轮机定压(滑压)启动和运行。
锅炉采纳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循环物料的分离采纳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
锅炉要紧由炉膛、高温绝热分离器、自平衡“U”形回料阀和尾部对流烟道组成。
燃烧室蒸发受热面采纳膜式水冷壁,水循环采纳单汽包、自然循环、单段蒸发系统。
布风装置采纳水冷布风板,大直径钟罩式风帽。
燃烧室内布置双面水冷壁来增加蒸发受热面。
燃烧室内布置屏式二级过热器和屏式热段再热器,以提高整个过热器系统和再热器系统的辐射传热特性,使锅炉过热汽和气再热器温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
锅炉采纳2个内径为7.36米的高温绝热分离器,布置在燃烧室与尾部对流烟道之间。
高温绝热分离器回料腿下布置一个非机械型
1 / 1
回料阀,回料为自平衡式,流化密封风用高压风机单独供给。
分离器及回料阀外壳由钢板制造,内衬绝热材料及耐磨耐火材料。
以上三部分构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部分──物料热循环回路,通过分离器净化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
尾部对流烟道中布置三级、一级过热器、冷段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过热蒸汽温度由在过热器之间布置的两级喷水减温器调节,减温喷水来自于给水泵出口,高加前。
冷段再热器的入口布置有事故喷水,热段再热器中间布置有一级喷水减温器,减温水来自于给水泵中间抽头。
尾部烟道采纳的包墙过热器为膜式壁结构,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道采纳护板结构。
1.2循环回路
本锅炉采纳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在设计燃料、额定负荷下燃烧室内燃烧温度为883℃。
为保证水循环安全可靠,水冷壁采纳多个水循环回路,为减少锅炉启动时刻,在水冷壁下集箱内装设有邻炉蒸汽加热装置。
两侧水冷壁各有三个下集箱和一个共用的上集箱,水经集中下水管和分配管进入下集箱,然后至侧水冷壁至上集箱,再由汽水引出管将汽水混合物引至汽包。
前、后水冷壁各有六个下集箱,共用两个上集箱,水经集中下水管和分配管分不进入前水下集箱和后水
下集箱,前水冷壁有一部分水经前水冷壁进入上集箱,一部分通过水冷风室经前水冷壁进入上集箱,另一部分水经水冷风室的管子进入后水下集箱,与后水下集箱的水汇合,然后经后水冷壁、顶棚管引至前、后水上集箱,再由汽水引出管引至汽包。
双面水冷壁有独立的循环回路,有单独的下水管和引出管。
1.3燃烧系统流程
原煤从原煤斗下落至第一级耐压计量皮带给煤机,经第二级耐压刮板式给煤机,送入锅炉回料阀给煤口进入炉膛。
一次风机供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空气预热器加热后成为热风进入炉膛底部的布风板上,第二路未经预热的冷风直接进入风道燃烧器。
二次风机供风分为四路,第一路未经预热的冷风作为给煤机的密封用风,第二路经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的热风直接经炉膛上部的二次风箱送入炉膛,第三路热风作为密封风引至给煤口,第四路热风作为密封风引至石灰石口。
回料阀和冷渣器配备高压头的罗茨风机提供流化风。
石灰石从石灰石粉仓下落至旋转给料阀后,由石灰石输送风机送入炉内。
烟气由炉膛出口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大颗粒送回炉膛燃烧,
1 / 1
分离后的烟气再通过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经引风机从烟囱排除。
1.4过热蒸汽流程
饱和蒸汽自汽包顶部由8根连接管分不引入两侧包墙上集箱,每侧4根,然后经116根(每侧58根)侧包墙管下行至侧包墙下集箱,再分不引入前、后包墙下集箱,蒸汽由前后包墙下集箱沿218根(前后各109根)包墙管引入前后包墙出口集箱,其中前墙蒸汽经前包墙出口集箱通过13根立管,将蒸汽送入尾部烟道的顶棚出口集箱,蒸汽由此集箱两端引出经两根连接管向下流入位于后包墙下部的一级过热器入口集箱。
蒸汽流经一级过热器逆流而上,进入一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再自集箱两端引出,经2根连接管引向炉前,途经一级喷水减温器,经减温器后的蒸汽由分配集箱进入4根二级过热器管屏入口集箱,流入4片屏式二级过热器向上进入此4片屏的中间集箱,然后,每根集箱上引出两根连接管分不交叉引入其余4个中间集箱,过热蒸汽下行至二级过热器出口集箱,进入二级过热器汇合集箱,蒸汽从集箱两侧引出,经连接管向后流经串联其上的二级喷水减温器,进入尾部烟道后部的三级过热器入口集箱,沿三级过热器受热面逆流而上,流至三级过热器出口集箱,达到540℃的过热蒸汽最后经两端引出,进入汽轮机高压缸。
1.5再热蒸汽流程
来自汽轮机高压缸的蒸汽由两端进入再热器入口集箱,引入位于尾部对流烟道的冷段再热器蛇形管,蒸汽逆流而上进入冷段再热器出口集箱,再自集箱两端引出,经2根连接管引向炉前,途经喷水减温器,经减温器后的蒸汽由分配集箱进入6根热段再热器管屏入口集箱,流入6片屏式再热器向上进入热段再热器出口集箱,达到540℃的再热蒸汽最后由两端引出,进入汽轮机中压缸。
1 / 1
2设备规范
2.1锅炉设备概况
2.1.1锅炉容量和参数:
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440t/h
出口汽压:13.7Mpa.
出口温度:540℃
再热蒸汽蒸汽流量:360t/h
进口压力:2.65MPa.
出口压力:2.45MPa.
进口温度:315.8℃
出口温度:540℃
给水温度 249.3℃
排烟温度 130℃
锅炉效率(以低位发热量计): 91.9%
2.1.2汽包
内径:Ф1600mm
壁厚:100mm
材质:BHW35
长度:137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