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评价
D.过程评价
正确答案:
8.按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正确答案:
9.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A.上课
B.训练
C.主动作业
D.被动作业
正确答案: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D.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正确答案:
15.所谓潜在课程是指:
A.正课之外学校所安排的许多学习活动
B.学校预备而尚未实施的课程
C.教师在课本之外自行补充的参考数据
D.非课程设计者有意安排的学习经验
正确答案:
16.“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
正确答案:
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教学要素都应围绕学生展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赫尔巴特是现代教学论流派的代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视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传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6.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包括
A.渗透模式
B.循环模式
C.包含模式
D.独立模式
E.对比模式
正确答案:
7.古特莱德提出的五种不同水平课程有:
A.理想课程
B.理解课程
C.实施课程
D.文件课程
E.经验课程
正确答案:
8.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读书指导法
正确答案:
9.下列属于综合课程的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观点有相互独立论、包含论、相互影响论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新课程推进中,存在着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诊断性评价就是复诊。它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
A.错误
B.正确
B.一般认为学校教育是广义的教育
C.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D.教育目的比教育目标具体
正确答案:
7.教学语言艺术具有的()特点
A.科学性
B.教育性
C.启发性
D.口语化
E.趣味性
正确答案:
8.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演示法
正确答案:
9.赫尔巴特所倡导的四阶段教学法为:明了及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 ( )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并以此目标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的类型。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正确答案:
2.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
A. STS课程
B.隐性课程
C.附带学习
正确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所谓潜在课程是指:
A.正课之外学校所安排的许多学习活动
B.学校预备而尚未实施的课程
C.教师在课本之外自行补充的参考数据
D.非课程设计者有意安排的学习经验
正确答案:
2. (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正确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视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传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被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家务劳动训练可用于小学生的意志心理训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成“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两个方面。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正确答案:
15.“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序的过程”。持这一观点的是
A.克龙巴赫
B.泰勒
C.斯克里芬
D.比贝
正确答案:
16.(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A.课程实施的忠实现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正确答案:
8. ( )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特定任务的外部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的评价方法。它针对传统的纸笔测验.
A.发展性
B.表现性
C.档案袋
D.总结性
正确答案:
9.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三、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哪些是斯金纳总结出学习规律:
A.习得律
B.条件强化
C.联结
D.消退作用
正确答案:
2.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保障有
A.学生的不可教育
B.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C.教育管理者的共识
D.全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正确答案:
3.下列属于范例教学过程结构阶段的有
A.范例阐明个的阶段
A.联合
B.接受
C.系统
D.方法
正确答案: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方课程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
B.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
C.地方课程密切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D.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
A.目标取向的评价
D.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正确答案:
12.()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超越论
D. -
正确答案:
13.“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布卢姆
B.麦克尼尔
C.马斯洛
D.奥苏伯尔
正确答案:
14.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A.工作分析
D.副学习
正确答案:
3.以"陷入‘价值中立性‘误区的科学技术盲目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生活的异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 ASTS课程
B.轮形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环境教育课程
正确答案:
4.“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正确答案:
5.“我长期地寻找一个所有这些教学手段的共同的心理根源。……教学的原则,必须从人类心智发展的永恒不变的原始形式得来。”以上表述体现了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正确答案:
10.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正确答案:
11.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6.斯腾豪斯批评泰勒的目标模式,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是传统教学论流派。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课程设计的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正确答案:
3.分组教学制中学生的分组主要有()、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正确答案:
4.()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B.范例阐明类的阶段
C.范例阐明类的阶段
D.范例应用的阶段
正确答案:
4.哪些是导课的常用方法
A.直接导课
B.创设情境导课
C.悬念导课
D.新旧知识联系导课
正确答案:
5.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
A.课堂驾驭能力
B.实践操作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处理教材的能力
正确答案:
6.下列何者说法正确?
A.教育目标比教育目的具体
正确答案:
17.下列( )中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
A.发现教学法
B.讲述教学法
Cபைடு நூலகம்练习教学法
D.个别化教学法
正确答案:
18.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正确答案:
19.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