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6 你常去图书馆吗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6 你常去图书馆吗

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时间词语作状语二、教具图片:图书馆、借书、看电视、看电影、写信、在公园玩儿等画面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

能说出白己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例如,常做什么,不常做什么,晩上常做什么,星期六和星期日常做什么等。

2.了解和掌握“还是”和“或者”这两个词的不同用法。

四、教学提示1.汉语的时间词语(主要是时点词)常常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它可以放在主语之后,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前。

例如,我们可以说;你今天晚上做什么?也可以说:今天晩上你做什么?如果不加句子重音的话,这两个句子的语义是一样的。

但是,交际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两个句子在使用时很可能在语义上有一定的不同。

你今天晚上做什么?强调的是今天晩上。

但是开始阶段不必给学生讲这些。

2.“还是”与“或者”“还是”出现选择疑问句中,要求对方选择一项。

而“或者”出现在陈述句中。

因为这两个词在英语中都可以翻译成“or”,所以学生很容易错用。

应该特别提醒一下。

3.“咱们”和“我们”“咱们”和“我们”在谈话中都包括听话人。

不同的是,“我们”既可以包括听话人,也可以不包括听话人。

而“咱们”则必包括听话人。

例如:你们是外国人,我们是中国人,咱们是朋友。

星期天咱们去哪儿?也可以说:星期天我们去哪儿?4.“好吗?”的用法“好吗?”用在陈述句后边,表示请求、征询别人意见。

例如星期天我们去公园,好吗?回答时可以说:好吧。

/好。

/行。

表示同意、答应。

5.“吧”在句子中表示请求或建议,也表示同意和答应。

例如: 今天中午我们吃饺子吧。

回答可以说:好吧。

/行吧。

6.“很少”与“很多”“很少”可以用来作状语。

表示动作不常发生。

但“很多”不能用来作动词的状语。

例如:①晚上我很少看电视。

不能说: x他星期天很多玩儿。

他星期天玩很多。

②我中午很少去食堂吃饭。

7.“常”和“常常”“常”和“常常”作为副词语义是一样的。

但是“常”有形容词的用法,如:常人,常态。

而“常常”不能这么用。

如果学生不问,老师不必讲。

在表达否定的意思时,一般说“不常”不说“不常常”。

8.“总”和“常”“总”和“常”都可以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度高。

例如:他最近总感冒。

也可以说:他最近常感冒。

但是在语义上,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总”含有“一直”的意思,而“常”则没有这个意思。

“我总在宿舍看书”中的“总”的意思有“一直”的意思,表示“不在图书馆看书。

”“我常在图书馆看书”并不表示“不在别的地方看书”。

如果学生问起二者的区别,可以给以解释,不问的话,不必解释。

9.“跟……一起”这个结构常用来作状语。

学生一般不会用错。

但是,这个结构除了表示两个以上的行为者“一起”做某个动作之外,还表示行为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主从美系,例如: 我跟爸爸一起来中国。

(爸爸为主,我随从)爸爸跟我一起来中国。

(我为主,爸爸是随从)在学习“是……的”句时可能遇到主从问题,这时候不必向学生提及其中的区别,以免增加学习负担,但学生要问起,或做错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对时,要给予纠正。

10. “走”“走”有以下几个意思.①步行的意思。

书上上翻译为“walk”例如:我们去外边走走吧。

②是“出发”的意思。

课文里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例如:咱们走吧。

③还有“离开-的意思. (第一册不必涉及这个意思,)例如:A:王老师在吗?B:他不在,他已经走了。

要跟学生讲清楚,対目本学生还要说明的是,日语里的“走”是“跑”的意思,用的是古汉语的意思,现代汉路(除了成语,如: 走马看花)已经不再用这个意思了,所以要提選日本学生注意。

可以通过轻松的谈话引入:(事先要指定一个学生是书中的麦克. 一个学生是玛丽,每课书都要指定不同的学生担任书中中的人物。

)老师:中午你们去哪儿吃饭? 学生:我们去学生食堂吃饭。

老师: 你们去哪儿买东击? 学生:我们去商店/超市买东西。

老师:你们去哪儿换钱? 学生:我们去银行换钱。

……老师:你们去哪儿借书? 学生:我们去图书馆借书。

老师:玛丽,你常去图书馆吗? 玛丽:我常去图书馆。

老师:麦克,你常去图书馆吗? 麦克:我不常去图书馆。

注意:在真实的交际中,老师完全可以在问麦克时用:“麦克,你呢?”但是我们现在要练习一个新句型。

所以还是出现一个完整的句子比较好。

老师:玛丽,你常去图书馆做什么? 玛丽:我常去借书,也常去看书。

老师:麦克,你去图书馆做什么? 麦克:我有时去借书,有时候去查资料。

老师:你不常在图书馆看书吗?麦克:我不常在那儿看书。

老师:你常在哪儿看书?麦克:我总在宿合看书。

老师:你的宿舍安静吗?麦克:我的宿合很安静。

老师进行过一轮会话以后,可以转而问别的同学。

但是,要更换人称。

例如:老师:谁常去国书馆借书? 学生:玛丽常去图书馆借书。

……课文(二)的方法跟课文(一) 一样,不过这时要请另外的学生充当麦克和玛丽的角色。

除了完成课文中“晚上你常做什么?”星期六和星期日你常做什么?这两个句子之后,当然还可以扩展一下,例如:“下午你常做什么?”等。

练习“不常”时,老师的问话要能引导学生说出“不常”的句子。

例如,可以问日本学生: “你常给爸爸妈妈写信吗?”学生会回答: “我不常给爸爸妈妈写信。

”因为大部分日本学生是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当然,有的学生有电脑,常常用e-mail写信。

总之,要结合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发问,达到练习某个句型的目的。

从本课起,练习项目增加了一个“选词填空”,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记忆本课所学的生词,通过填空练习,使他们知道这些词的用法,这个练习比较简単,只要学生认真预习和复习,记住了词语的意思,一般都会做。

当然,这个练习也有训练学生用词造句能力的作用。

但是这个阶段不能要求学生造句,学生用词造句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现在只是潜移默化地做。

本课还增加了“改错句”。

“改错句”练习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练习项目。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正如我们学习外语一样,不可能不出错,在错中学习正确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凡有“改错句”这个练习项目,我们都在每操课后边附有“错句分析”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

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带领全班同学背说第十~十五课课文2. 2.听写句子(请几个学生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写一个句子,其他人写在本子上):我家有五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我,这是我们全家的照片,我妈妈是大夫,她在医院工作,我爸爸是一家公司的经理。

他们工作都很忙。

我是留学生,我在中国一个大学学习汉语。

3. 请学生认读并背说听写的句子,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错误。

4.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

5.带领全班做第十五课的课后练习二、三、四、五、六、七、八。

(三)进行新课1. 语音练习(辨音辨调、多音节连读)听写第十六课生词(请几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十个生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也可让一个学生写汉字,另一个学生加注拼音) 。

2.请学生认读听写的生词,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

3.领读生词并组成词组或课文要讲的句子,要求学生跟着说,一个人说了以后另一个接着说。

例如:常(常)→中午我常常去食堂吃饭。

/你常去图书馆吗?跟……一起→跟朋友一起学习。

/跟同学一起去玩儿。

/你跟我一起去,好吗?晚上→晚上你常常做什么?走→走吧/咱们走吧。

练习→做练习/练习说汉语借→借书/去图书馆借书/常去图书馆借书有时候→晩上有时候看书,有时候玩儿。

/有时候借书,有时候上网查资料。

总→我总在宿舍看书。

/中午我总去学生食堂吃饭。

复习→复习课文/复习生词/复习汉字预习一预习生词/预习课文/预习汉字电影→看电影/常常看电影/不常看电影/我很少看电影。

电视→晚上常常看电视。

/晚上我不常看电视。

生词学习重点讲解1:跟sb.一起do sth.咱们vs我们常(常)do sth. →不常do sth.有时候do sth.替换练习4.课文操练: 老师看着书领读三遍课文一让学生看着书全班齐读两遍课文一老师不看书领说三遍一让学生不看书分角色说课文一请学生背说课文(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两组,分角色说,老师带领A组学生说一个角色的话,再带领B组说另一个角色的话,说一两遍后轮换,直到会说为止)。

5.分组继续操练课文(两个人一组)。

6.请两个学生朗读或表演课文。

7.教写汉字。

(四)布置作业-1.朗读并能背诵课文。

2.抄写一遍课文,加注拼音。

3.做练习。

(五)带领学生预习第十七课的生词附错句分析1.我们班有十八个留学生们。

汉语表示复数的方法跟英语不同,所以学生有时感到困惑。

“们”是唯一一个表达复数的词,但是又和数词不兼容,前边有数词时,“们”就不能再出现,应该说:我们班有十八个留学生。

2.我有一汉语词典。

汉语名词前边如果表示数量必须用量词,不能只用一个简单的数词,词典的量词是“本”。

应该说:我有一本汉语词典。

3.我们的学校是很大。

用形容词谓语句来描述一个事物时,一般不能再用“是”,应该说:我们的学校很大。

4·我明天下午有上课。

“有”的宾语应该是名词。

而“上课”是个动宾词组,所以不能说“有上课”。

应该改为:我明天下午有课。

5.我是这个大学的学生,也我弟弟是。

“也”是副词。

副词不能用在代词和名词前面,只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这个句子应该改为: 我是这个大学的学生,我弟弟也是。

6. 都我爸爸妈妈是大夫。

“都”是副词,副词不能放在名词和代词前,只能放在动词前。

应该说: 我爸爸妈妈都是大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