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层干部必读----谈中层管理干部的日常管理要点

中层干部必读----谈中层管理干部的日常管理要点

中层干部必读
------------谈中层管理干部的日常管理要点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节《中层干部的管理技能与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感觉到这节课程不错,借此机会,将相关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读过这片文章的人,能从中领悟一些对自己有所帮助。

一.角色定位
中层干部,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组织内承上启下、纵横协调的作用,是一个管理者的同时也是一个执行者,要带领自己的团队去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

中层干部在组织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一个企业目标的实现与否,取决于高层的宏观决策,中层干部的具体执行。

通过这个执行的过程管理,就需要从各种角度进行一系列的组织活动。

譬如:部门目标的如何设定?设定的目标如何达成?部门正常运转时,部门工作绩效的提升与改进,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团队文化建设等。

劲胜的中层管理者,70%以上的人员是从基层优秀人员提拔上来的。

是从一个操作人员转换为管理人员,这是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由管理一个人转换为管理一个团队,角色不同了,工作职能也改变了。

一个崭新的工作摆在面前,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就要看这个角色如何扮演了.这时候,倘若角色定位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被提拔的人员工作起来倍感困惑,不知如何展开工作,可能一名优秀员工就此而流失了。

所以,这时候就要重点学会带领团队。

二.团队建设
管理就是带团队过程的过程。

管理可以理解为管和理两种,什么是管呢?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

强调的是目标化、制度化。

理是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形成团队价值观。

中层干部在带团队,就是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即要管也要理。

在带团队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先修身养性,以身示范。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就是这个道理,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影响整个团队。

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明确我的团队需要达成什么?是为了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我应该为这个团队的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团队才有方向。

共同的目标是团队的旗帜,在旗帜的指引下,所有的成员去共同奋斗。

作为一个职业化的干部,必须要关注每个部属的工作状态,要尊重部属的个别差异,要鼓励成员为结果负责,关注他们的成长,促进团队成员的共识与归属感。

让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在这个环境下工作,可以发挥到自己的专长,工作起来开心,而且有自己发展的平台,能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三.竞争与合作
在一个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也要竞争,要比贡献,比工作。

竞争才能激活部门,企业才有生命力。

也不是事事都要竞争,只是在业务上和工作上竞争,但又必须是合作者,只有合作,工作才环环紧扣。

一个具有晋升潜力的中层管理者,一定是一个部门工作绩效显著的部门.一个能处理好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且比较谐调的人。

如何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呢?这就要到位不越位、建议不干涉,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来推动工作目标的达成,保持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沟通渠道的通畅。

让问题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处理。

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可避免一些灰色地带,这些问题都是无法用文件能规定出来的由哪个部门需要完成的任务。

但凡这些小事,处理好了,也显示不出
来成绩,可一但处理不好就会升级成大事,影响到很多部门的绩效。

这时候就需要管理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用积极的工作心态来推动完成可能会影响到本部门的绩效的工作,让一些小事在合作中不知不觉地完成。

四.目标分解与责任分担
老板为什么要设中层管理干部呢?是因为权力太大利益太多需要人来分享吗?是企事业到了一定的程度,老板就有更重要的责任要承担。

哪么原有的责任就需要有人来分担。

中层管理者就要充当这个责任。

一个企业的长期目标是需要分解成若干个短期的目标,当短期的每一个目标实现时,长期目标就也就实现了。

中层管理都就是要组织和对照长期目标,来不断的加以对照,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行进的速度和不断调整缩小达到目标的距离。

这些每一个短期目标的实施与实现,就是管理者的绩效,而且这些绩效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

这就是管理者与执行人员要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成每一个人的目标,最终达成部门目标,完成企业目标。

五.工作计划与执行
中层管理者就是一个部门的最高主管,部门最高主管的主要职责就是:保证部门工作正常运行,部门目标指标的计划与实现。

通常,一个部门的工作80%是需要做重复性的工作,要想让团队在最短的时间最捷径的路完成这些计划达成目标,就需要对于这些重复性的工作制订流程、作业指导书,并不断进行完善,让其标准化。

让所有的人都遵守这些规则,并严格执行。

所谓的执行力,就是按计划完成规定的任务。

这样,一个部门有了工作目标,有了流程,有了工作计划,再按计划完成任务,这样的团队怎么能没有竞争力呢。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有部分干部提到现在的会议真多,已多得无法应对了。

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我认为开会的目的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对策计划。

如果开会只是总结了也解决了但没有对策,没有按对策制订防范措施,没有按计划执行下去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工作计划必须无条件地执行,这样工作就会越来越轻松越有吸引力了,工作价值就呈现在面前了。

王万春
2008-12-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