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

(3a)2 (4a)2 5a ,
∴①和②图中三角形不相似;
∵ 2a 13a 5a 2a 2 5a 4 2a
∴②和③图中三角形不相似;
∵ 2a 2 2a 2 5a 2a 2 5a 4 2a
∴①和③图中三角形不相似;
∵ 2a 2 2a 2 5a 2 5 5a 10a 5a 5
∴①和④图中三角形相似.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知 识.
C 选项,因为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所以 C 选项不成立; D 选项,因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所以 D 选项一定成立. 故选 D.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作 OH⊥CD 于 H,连结 OC,如图,根据垂径定理由 OH⊥CD 得到 HC=HD,再利用 AP=2,BP=6 可计算出半径 OA=4,则 OP=OA-AP=2,接着在 Rt△OPH 中根据含 30°的
24.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
y1
k1 x
(k1>0)与一次函数 y2 k2 x 1(k2 0) 相交于 A、
B 两点,AC⊥x 轴于点 C. 若△OAC 的面积为 1,且 tan∠AOC=2 .
(1)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请直接写出 B 点的坐标,并指出当 x 为何值时,反比例函数 y1 的值大于一次函数 y2
CE 时,△PDE 的周长最小? (3)如图(3),点 Q 是边 AB 上的定点,且 BQ=BC.已知 AD=1,在(2)的条件下 连接 DE 并延长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F,连接 CF,G 为 CF 的中点,M、N 分别为线段 QF 和 CD 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 QM=CN,MN 与 DF 相交于点 H,请问 GH 的长度是 定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木桩向上运动,已知楔子斜面的倾斜角为 20°,若楔子沿水平方向前移 8cm(如箭头所
示),则木桩上升了( )
A.8tan20°
B.
C.8sin20°
11.若 2x 7 y 0 .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D.8cos20°
A. x 7 y2
B. x 2 7y
C. x 2 y7
12.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的几何体有(
2
2
2
考点:1.解直角三角形;2.压轴题.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直线 a∥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 AC BD ,又由 AC=4, CE DF
CE=6,BD=3,即可求得 DF 的长,则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a∥b∥c,
∴ AC BD , CE DF
∵AC=4,CE=6,BD=3,
20.如图,将矩形 ABCD 折叠,折痕为 EF,BC 的对应边 B'C′与 CD 交于点 M,若 ∠B′MD=50°,则∠BEF 的度数为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E 为 AD 边上的一点,过 C 点作 CF⊥CE 交 AB 的延长线于 点 F.
(1)求证:△CDE∽△CBF; (2)若 B 为 AF 的中点,CB=3,DE=1,求 CD 的长. 22.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 A(﹣2,0),B(﹣3,3)及原点 O,顶点为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 D 在抛物线上,点 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 A、O、D、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求点 D 的坐标; (3)P 是抛物线上的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 P 作 PMx 轴,垂足为 M,是否存在点 P, 使得以 P、M、A 为顶点的三角形△BO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
的值.
25.在学习了矩形这节内容之后,明明同学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矩形都很特殊,如我们的课
本封面、A4 的打印纸等,这些矩形的长与宽之比都为 2 :1,我们将具有这类特征的矩
形称为“完美矩形”如图(1),在“完美矩形”ABCD 中,点 P 为 AB 边上的定点,且 AP=AD. (1)求证:PD=AB. (2)如图(2),若在“完美矩形“ABCD 的边 BC 上有一动点 E,当 BE 的值是多少
2020 年九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八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网格,连结小长方形的顶点所得的四个 三角形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和④
2.已知一次函数 y1=x-1 和反比例函数 y2= 2 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交于 A、B 两 x
点,当 y1>y2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1<x<0
C.x>2,-1<x<0 D.x<2,x>0
3.若反比例函数 y k (x<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k 的值可以是( ) x
A.-1
B.-2
C.-3
D.-4
4.已知反比例函数 y=﹣ 6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x
A.函数图象经过点(﹣3,2) B.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C.若 x<﹣2,则 0<y<3 D.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设小长方形的长为 2a,宽为 a.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即可判断. 【详解】
由题意可知:小长方形的长是宽的 2 倍, 设小长方形的宽为 a,则长为 2a,
∴图①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2a、 (2a)2 (2a)2 2 2a (2a)2 (4a)2 2 5a ;
A.7
B.7.5
C.8
D.8.5
7.在△ABC 中,若
=0,则∠C 的度数是( )
A.45°
B.60°
C.75°
D.105°
8.如图,△OAB∽△OCD,OA:OC=3:2,∠A=α,∠C=β,△OAB 与△OCD 的面
积分别是 S1 和 S2,△OAB 与△OCD 的周长分别是 C1 和 C2,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4 3 , 6 DF
解得:DF= 9 , 2
∴ BF BD DF 3 9 7.5 . 2
故选 B.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出 cosA 及 tanB 的值,继而可得出 A 和 B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 角和定理可得出∠C 的度数. 【详解】
D. x y 27

A.1 个
二、填空题
B.2 个
C.3 个
D.4 个
13.已知反比例函数 y 2k 1 的图像经过点 (2, 1) ,那么 k 的值是__. x
14.在▱ABCD 中,E 是 AD 上一点,且点 E 将 AD 分为 2:3 的两部分,连接 BE、AC 相
交于 F,则 SAEF:SCBF 是_______.
由题意,得 cosA= ,tanB=1,
∴∠A=60°,∠B=45°, ∴∠C=180°-∠A-∠B=180°-60°-45°=75°. 故选 C.
8.D
解析:D 【解析】 A 选项,在△OAB∽△OCD 中,OB 和 CD 不是对应边,因此它们的比值不一定等于相似 比,所以 A 选项不一定成立;
B 选项,在△OAB∽△OCD 中,∠A 和∠C 是对应角,因此 ,所以 B 选项不成立;
0.4
0.3

0.25
0.2
(1)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求出平均速度 v(千米/小时)关于行驶时间 t(小时)的函数 表达式; (2)若小芳从开始打车到上车用了 10 分钟,小芳想在动车出发前半小时到达动车站,若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32 千米/小时,小芳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动车站?请说明理由; (3)若汽车到达动 车站的行驶时间 t 满足 0.3<t<0.5,求平均速度 v 的取值范围.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过点 A 作 AD⊥BC,∵△ABC 中,cosB= 2 ,sinC= 3 ,AC=5,∴
2
5
cosB= 2 = BD ,∴∠B=45°,∵sinC= 3 = AD = AD ,∴AD=3,∴CD=4,∴BD=3,则
2 AB
5 AC 5
△ABC 的面积是: 1 ×AD×BC= 1 ×3×(3+4)= 21 .故选 A.
当 x>2 时, y1 y2 ,以及当−1<x<0 时, y1 y2 .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解析式画出函数的图 象,并能根据图象解決问题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图像可知,反比例函数与线段 AB 相交,由 A、B 的坐标,可求出 k 的取值范围,即可 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所示:
()
A. OB 3
CD 2
B.
3
2
C.
S1 S2
3 2
D. C1 3 C2 2
9.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 CD 交 AB 于点 P,AP=2,BP=6,∠APC=30°,则 CD 的长为
()
A. 15
B.2 5
C.2 15
D.8
10.如图,将一个 Rt△ABC 形状的楔子从木桩的底端点 P 处沿水平方向打入木桩底下,使
5.如图所示,在△ABC 中, cos B= 2 ,sin C= 3 ,BC=7,则△ABC 的面积是( )
2
5
A. 21 2
B.12
C.14
D.21
6.如图,已知直线 a∥b∥c,直线 m、n 与直线 a、b、c 分别交于点 A、C、E、B、D、
F,AC=4,CE=6,BD=3,则 BF=(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