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四节交通方式划分

第三章四节交通方式划分

(1)集计模型(Aggregate Model) 以交通小区为单位将利用者的方式选择集 计起来进行说明的模型。
步行、自行 39.21 车、摩托
其它
0.00
65.50 68.15 49.10 14.41 36.64 0.00 0.04 0.13 0.01 0.05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各种交通方式的合理出行距离
运 量
距离
小汽车
17
交通特性、交通服务水平、个人属性、家庭属性、 地区特性和区内人口密度等。
4
城市交通规划的方式选择:
驾车出行 乘公共汽车出行 乘地铁出行 乘出租车出行 骑自行车出行 骑摩托车出行 合乘出行 步行出行
5
交通方式: 1.城际间: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 2.城市范围: 道路(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
qij铁路 公路 qi航j 空 qij qij
q 水运 ij管道
37.01 6.58 1.55 1.42 1.83 14.99 36.34 0.28 100
36.28 6.36 1.60 1.76 1.84 14.69 37.21 0.27 100
表2 日本大阪都市圈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方式利用情况
交通方式 上班 上学 自由 业务 回家 合计
城市铁路
37.78 21.49 10.40 11.18 20.85 19.83
5、地区特性
人口规模、交通设施水平、地形、气候等。
城市规模大 交通设施水平高
公共汽车利用率高
山川、河流多 汽车、公共汽车利用率高
雨天、雪天 公共交通方式利用率高
6、区内人口密度
密度高
公共交通利用率高
例:北京S2号线调查结果
三 交通方式划分过程
➢划分率预测体系的分类
1.根据交通方式选择特性进行分类 (1)一阶段划分率模型
不分为固定阶层和选择阶层,而是一起来考虑。
(2)二阶段划分率模型
分固定阶层和选择阶层,不考虑地区间的交通 服务水平。
21
OD交通量qij 个人属性
小汽车利用 者固定阶层
交通手段选 择可能者
公共交通利用 者固定阶层
小汽车利用者
公共汽车利用者
二阶段划分交通量预测框架
2.根据方式选择的基本单位进行分类
第四节 交通方式划分 (Modal Split)
主要内容: 一、 概述 二、 交通方式划分的影响因素 三、 交通方式划分过程 四、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1
一 概述
在20世纪60年代中叶,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方式 划分问题。
目的: 预测各小区之间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和大小。
3
综合运输规划的方式选择: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运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摩 托 车 1.92
自 行 车 15.59

行 24.91

它 0.24

计 100
24.94 2.60 0.11 0.22 0.76 15.99 55.18 0.22 100
20.26 0.54 0.73 4.42 2.53 12.85 58.38 0.29 100
22.87 10.88 7.93 11.11 1.36 6.35 39.50 0.00 100
公共汽车
3.36
3.97 3.66 1.82 3.36 3.28
小汽车
32.33 2.52 21.70 48.81 23.22 25.81
步行、自行 车、摩托
其他
26.50 0.03
72.00 64.18 37.92 52.52 51.01 0.02 0.05 0.27 0.05 0.07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交通工具的可靠性和规律性; 交通工具的安全性。
好的方式选择模型应该包括上述重要特征。
?问题:用什么途径来综合反映上
述因素的特征。
表1 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方式利用情况(哈尔滨,2000年)
交通方式 上班
上学
自由
业务
回家
合计
公共汽车 46.37
单位班车 8.79
小 汽 车 1.64
出 租 车 0.55
表3 日本大阪市中心区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方式利用情况 交通方式 上班 上学 自由 业务 回家 合计
城市铁路 40.03 31.55 22.31 23.26 71.68 46.19
公共汽车 2.02
1.66 1.25 0.87 1.44 1.27
小汽车
18.74 1.29 8.26 26.64 12.46 15.85
出租、公共电汽车、客车、
qij
货车等) 轨道(地铁、轻轨等) 水运
qij =
qij轨道
行人
q非ij 机动 qij
q 机动 ij 水上
qij
qij摩托车
qij轿车
公共电汽车
qij
q货车 ij
பைடு நூலகம்
qij出租车
交通方式分布交通量
➢基本概念:
1.方式划分/分担(modal split):一个地区( Zone)的全部出行数中利用各种交通方式的人所 占的比例或数量。 2.划分交通量:每种交通方式所分担的量。 3.划分率:划分交通量在全部交通量中所占的比 例。
出行目的 出行时间分布
➢(上班、上学,自由,业 务,回家) ➢(白天和夜间)

出行距离


出行距离
与出行时间相关的因素: 如等车时间、车内时间、换乘时间等;
与出行费用相关的因素: 如运费、燃料费、票价等;
与交通设施是否完备相关的因素: 如是否有停车场、停车费用等;
此外,还有一些定性因素,如: 交通设施的舒适性和方便性;
8
二 交通方式划分的影响因素
(1)出行者的特征 (2)出行特征 (3)交通设施的特征 (4)交通服务特征
9
1.是否拥有小汽车或者可以利用小汽车 2.是否有驾驶执照
3.家庭结构(年轻夫妇、有儿女家庭、退 休家庭、单身家庭等)
4.出行者的家庭总收入
5.其他决定因素,如工作、送孩子上学 时对小汽车的使用需要 6.住宅区人口密度
1、交通特性 上班、上学出行:
汽车利用率低、公共交通利用率高。 业务出行:
因需要在多客户处停留,装卸货物 等,所以汽车利用率高、公共交通 利用率低。
2、交通服务水平 行驶时间、费用、等待时间、舒适性、安全性、可
靠性…… 行驶时间的可靠性
3、个人属性 职业、年龄、性别、收入、驾照持有与否、汽车保
有与否…… 业务员、推销员汽车使用率高,20~40岁汽车利用率 高,其它年龄段公共汽车利用率高,男性比女性汽 车利用率高,收入高汽车利用率高。 4、家庭属性 单身、夫妻、有否小孩、是否与老人同居。 老人、小孩上医院机会多汽车利用机会增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