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1分)(2)□□□□□□□,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1分)(3)□□□□□,□□□□□。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2分)(4)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
《贾生》(2分)(5)把赵师秀的《约客》默写完整。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
(4分)(1)在热情的mòqì( )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zuò( )。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ǐ dǎo()的钟声也响了。
(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关交通法律法规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时,不减速行驶的,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B.祖国,就是所有华夏儿女的母亲,无论她是昔日的贫穷还是如今的富有,她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
C.当我们缅怀南仁东老先生的时候,也要学习老先生锲而不舍....的精神。
D.他虽然取得了成功,得到了众人的赞许和羡慕,然而其背后的辛酸却鲜为人知....。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讨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去掉“能否”)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C.通过阳光体育锻炼,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去掉“通过”或“使”)D.杨洋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主。
(“荣获”改为“评为”)5.仿照前面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4分)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物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
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二、阅读(46分)(一)《陋室铭》(10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3)可以调.素琴()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本文表达了作者不愿追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二)郗公吐饭(9分)郗公①值永嘉之乱,在乡里,甚穷馁②。
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③之。
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着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公亡,翼为剡县④,解职归,席苫⑤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注释】①郗公:郗鉴,字道徽,博学儒雅著称,官至太尉。
永嘉五年(公元311),匈奴南侵,攻破洛阳,俘虏怀帝,焚毁全城,史称“永嘉丧乱”,西晋由此衰亡。
②馁:饥饿③饴(sì):同“饲”,给人吃东西。
④剡(shàn)县:县名,晋时属会稽郡,在今浙江嵊州市。
⑤席苫(shān):居丧期间睡觉时用的草垫子。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郗公值.永嘉之乱/后值.倾覆B.传.共饴之/传.不习乎C.公于是独.往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解职归./吾谁与归.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11.文章是如何表现郗公的贤德的?(3 分)(三)《老王》节选(10分)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②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③“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④“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⑤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⑥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⑦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2.文中对我的善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接了香油和鸡蛋后给老王钱。
B.担心他摔倒。
C.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
D.对于他的病态观察得非常仔细。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字表现出老王的行动之艰难,然而,行动如此艰难的老王,还给“我”送物品,表现出老王的善良。
B.“我害怕得糊涂了”是指作者从没有见过老王这样的姿态,况且他今天看上去骨瘦如柴,面如死灰,两眼结翳,状如僵尸,样子实在是古怪而可怕之意。
C.前面说“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后来问他“你好些了吗”?这样写是自相矛盾。
D.“强笑”一词,用得准确而含蓄。
用“直僵僵”来修饰“镶嵌”,夸张地描绘出老王身体虚弱、四肢僵硬地倚靠在门框上的状态。
表明这时的老王已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14.选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老王的性格?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对待不幸者?(4分)(四)一张船票的温暖(17分)(1)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码头处的风特别的大,我站在长长的码头上的长廊前无助地徘徊着。
越过长江的码头的对岸,就是我想回的家。
(2)看着购票大厅上方大红色的显示屏,不停在显示着下一班船的时间和购票金额。
而我,却是一脸的茫然和无助。
出来时走得急,忘带了钱包,身上的钱根本不够去买一张船票。
(3)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我希望能遇上一个我认识的人。
(4)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蚕食着我那一点点的希望,看着越发变暗的天空,越来越少的购票者,我知道我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
接下来,我唯一该做的,就是赶紧去乘上公交车,回到我住的地方。
到明天一早,我再赶到码头来。
(5)可回住处的距离码头太远了,需得转三辆公交车,花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啊。
即便我在想着回去,我的眼睛还是不自觉地在购票的人群中穿梭着。
(6)先生,是不是有难处啊?一个声音叫住了我。
(7)我就看到一个戴着一顶帽子的中年男人正看着我。
(8)我点了点头,说,是。
我告诉了男人没钱买船票的事,男人问我,需要多少钱?(9)我说了个数字,男人二话没说就把钱掏给了我。
看着男人给的钱,我反而有些发愣了。
我居然问他,你为什么给我钱?(10)男人笑了,说,难道你不需要吗?(11)我从包里掏出纸、笔,要记下他的地址,好还他钱。
(12)男人制止了我,我有些急了,脸都涨得通红,说,你不信我?(13)男人却摇摇头说,不用还。
男人想了想,又说,下次如果你碰到像你今天这样没钱买船票的人,我希望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帮助他,让这张船票的温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男人边说,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如我一样曾经窘迫的他,一次遭遇过的,关于一张船票的温暖的故事。
(14)我点了点头,说,好。
(15)之后,我还真在码头上碰到了如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那是一个穿着有些时尚的学生族,我能在他焦虑的目光中看出他和我以前一样的窘迫。
在他一片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在他一脸感激时告诉了他如他一样的我以前的遭遇,并希望他能把这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
(16)学生族很高兴地点着头,再三答应着。
(17)那次是我第一次帮助别人。
(18)而至今,我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但是不是他们真的会和我和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个男人一样,去延续那一张船票的温暖,我始终有些怀疑。
(19)直到有一天,在购票排队的人群旁,有一个如我当年一样表情的人在不停徘徊着,满脸都是焦虑。
我刚想迈开步要去帮助他时。
在我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居然先我一步走上了前。
(20)我很清晰地听到年轻人问清了那人的缘由,并且很快就把那人需要的钱给了他。
紧接着,我还听到年轻人和那人讲着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的故事。
这很让我震惊。
(21)我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被谁帮助过的,也许正是我帮助过的人帮助过的。
(22)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23)重要的是,我们帮助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24)这比什么都重要。
15、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4分)情节发展我忘带钱包男人给我钱我帮助他人我目睹温暖传递我的心理16.文章开头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7.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1)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我希望能遇上一个我认识的人。
(2)在他一片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