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秦统一中国》学习稿
活动一:看秦王嬴政手段,“闪电战”灭六国
材料一:
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
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
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
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
二十一年,王贲攻。
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
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彊起之,使将击荆(楚)。
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
还攻代,虏代王嘉。
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五月,天下大酺。
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
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
——《史记-秦始皇本纪》注:(十七年-二十六年都是秦王嬴政在位时间,古代一种纪年法)
材料二: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籓篱,卻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材料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琅琊台纪功石刻》1、读材料,理出灭六国顺序,看地图册《秦统一六国形势》,你能明白什么事情?
2、秦王嬴政二十六年换成公元纪年是多少年?建立后的秦朝国都是哪个?查看地图,看看教材43页《秦朝形势图》,你知道秦朝国都是今天什么城市?你能找出秦朝当时的疆域四方所至吗?
活动二:观秦先辈之努力,看嬴政个人之才略,明秦成功统一之因
材料一: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及至秦王(嬴政),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西汉《过秦论》
材料二:教材42页第一段内容
材料三:当时各诸侯国其实论人才之多,秦国远远不如东方六国,而且秦国所用很多人才都是六国过去的,如,商鞅,张仪,尉僚,李斯----------虽然秦国武将有蒙氏家族(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等),王氏家族(王翦,王贲,王离)还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将,但是六国人才之多远胜与秦国,齐国武有田单等,文有邹衍等一大批人,楚国有文有屈原,武有战神项燕等,燕国有乐毅,赵国有李牧,廉颇;韩国有韩非,魏国有信陵君等,可惜的是六国诸侯鲜有能善用人才者,用了,还要制约怀疑,甚至不重用如屈原,韩非,甚至死于自己国君之手如赵国战神李牧,战国第一神将。
从未打过败仗,可惜被庸主奸臣所害,反观秦孝公用人,秦惠文王用人,尤其是秦王嬴政用人,那都是人尽其才,用人不疑,不只是本国人才,对六国人才也是如此。
商鞅在秦国成就一番事业,张仪人生之辉煌也是在秦国,李斯更是成为嬴政的左膀右臂。
思考:为什么偏偏是秦国能统一六国?
活动三:看庞大帝国,秦始皇君臣如何治国安天下?
材料一:再看夏商周地图疆域,再观秦之疆土图
材料二: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
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
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
”制曰:“可。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已来,除谥法。
朕为始皇帝。
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材料三:
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
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
许。
”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仿照中央官制,当时朝里已有丞相管民政,太尉管兵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参考教材43页内容,44页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监御史,秦官,掌监郡。
-----------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两千石。
--------
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两千石。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
——《汉书-百官公卿表》班固
材料五: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琅琊石刻)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材料六:
活动四:且看秦统一中国之深远影响
材料一: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班固
材料二:教材42-44页各项内容包括历史地图册。
材料三:“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也出现了分裂割
据的状态,但是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
——《郭沫若中国史稿》
材料四:“秦统一之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
事生产。
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
——《中国古代史》朱绍侯主编
思考:秦统一中国之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