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造性思维》教案
教材解读:
课文是美国学者罗迦·费·因格写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从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以及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
课文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明晰课文论证的思路,弄清楚运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的作用是什么,还要引导他们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指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体会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2.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激活思维,激发想象,崇尚科学。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话题切入法:先从本文的议论话题及内容切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本文的论述结构和要点。
学法:探究、讨论法:学习时,宜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抓住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小组内探究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摆事实论证的好处,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领悟作者表达的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作者概况,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提问:请发挥你的想象,把下列两个图形组合成一段话。
示例: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了一轮红红的太阳。
在太阳的左上方,我看到了一座大山,高高的山尖,
让我想到了埃及神秘的金字塔,那是创造古埃及光
辉灿烂文明的地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真正感受到了在自主空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
从学生积极探究的实践中,教师也感受到了他们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的愉快,也感受到了作为引导者的自豪和快乐。
教师必需相信,只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一定能为学生开启一扇创造之门,一扇成功之门。
可取之处:
1.先整体理解,理清行文思路,然后分析论证方法,品味文章语言,最后进行拓展训练,这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拓展想象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不足之处:
1.本文是由问题引出观点,是教学的难点,对于难点突破不够。
2.对于重点语段的理解缺少指导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