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赏园艺学》复习资料

《观赏园艺学》复习资料

《观赏园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观赏园艺学的概念指以观赏植物为对象,阐明其资源与分类、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设施与设备、装饰与应用、采(产后)技术及经营管理等理论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是园艺科学的重要分支。

二、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应用于园林及室内植物配置和装饰、改善与美化生活环境的植物的总称。

●十大名花群花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寒秋之魂—菊花王者之香—兰花花中皇后—月季花中西施—杜鹃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珍品—山茶金秋娇子—桂花寒冬仙女—水仙●四大切花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三、观赏植物的作用1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2 提高环境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3 促进经济效益,消化剩余劳动力。

4 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

四、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一)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现状1. 生产快速发展,出口稳步提高,产业链获得延伸;2. 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信息与流通网络日趋完善;3. 科研教育发展迅速,从业队伍发展壮大;4. 新品种保护体系初步建立,花卉认证与标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5. 花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趋势1. 观赏园艺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布局更加合理;2. 观赏园艺产业向质量型和效益型方向发展;3. 观赏园艺产业逐步迈向外向型观赏园艺产业;4. 产品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5. 现代物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章观赏植物的资源及分类1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是指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有效表达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包括具有各种遗传差异的野生种、半野生种和人工栽培类型。

2观赏植物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一、依观赏植物的自然科属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品种)二、依观赏植物的原产地分类可分为七大区域:(一)中国气候型特点:冬寒夏热,雨水多集中在夏季。

类型:可分成两种类型。

(二)欧洲气候型特点:冬暖夏凉,四季雨水;是较耐寒一、二年生花卉及部分宿根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如:勿忘我、大花三色堇等;(三)地中海气候型特点:冬不冷、夏不热、夏季少雨;是夏季休眠的秋植球根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

如:郁金香、风信子等;(四)墨西哥气候型特点:四季如春,温差小;四季有雨或集中于夏季。

是不耐寒、喜凉爽的一年生花卉、春植球根花卉及温室花木类的自然分布中心。

如:百日草、一品红、月季等;(五)热带气候型特点:周年高温,温差小。

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

是一年生花卉、温室球根、春植球根及温室木本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

如:长春花、美人蕉等。

(六)沙漠气候型特点:周年少雨。

是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

如:龙舌兰、芦荟等。

(七)寒带气候型特点:冬季长而冷,夏季短而凉,植物生长期短。

如:雪莲、细叶百合、绿绒蒿属等。

三、依观赏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分类✓一二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在自然周期的一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

即春天播种、夏季开花、结实、后枯死。

又称春播花卉。

二年生花卉:在两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总生命周期仍为一年。

秋天播种,幼苗越冬,翌年春夏开花、结实、后枯死,又称秋播花卉。

✓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根据其地下变态部分的形态结构不同,球根花卉可分为:鳞茎、球茎、根茎、块根、块茎类。

✓多浆及仙人掌类✓室内观叶植物✓兰科花卉✓水生花卉✓木本花卉✓岩生花卉四、依观赏植物的在园林中的布置分类●庭荫树●园景树●行道树●花灌木●绿篱植物●攀缘植物●草坪和地被植物●切花花卉五、依观赏植物的观赏部位和特性分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观茎类●观芽类六、依观赏植物的主要用途分类✓切花类✓盆栽类✓地栽类七、依观赏植物的自然分布区分类热带花卉温带花卉寒带花卉高山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沙漠花卉八、依观赏植物的栽培管理方式分类露地花卉温室花卉切花栽培促成栽培抑制栽培无土栽培荫棚栽培种苗栽培第三章观赏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一、观赏植物对温度适应性的类型根据观赏植物对不同气候带不同温度特点的适应性程度划分为:1 耐寒花卉多为原产寒带或温带抗寒性强的花卉。

主要包括露地二年生草本花卉及一些多年生花木。

一般可忍耐-5~10℃低温。

2 半耐寒花卉多原产温带南部或亚热带地区。

抗寒性介于耐寒与不耐寒之间。

一般不低于-5℃能露地越冬。

3 不耐寒花卉多为原产热带及亚热带,生长期要求高温的花卉。

不能忍受0℃或5℃以下的温度。

不能在露地越冬,需要保护地设施。

二、光照强度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 不同植物种类对光照的要求●阳性植物也称喜光植物。

原产热带、暖温带、高原、高山阳坡及岩石间的许多植物均属此类。

此类植物在全光照下才能正常生长。

不能遮荫,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常见阳性植物:包括一二年生的草花、宿根、球根花卉;大部分观花观果花卉。

如:一串红、凤仙花、芍药、荷花、向日葵;丁香、月季、扶桑、石榴等。

●中性植物较为喜光,在适度荫蔽下也生长良好。

强光下适当遮光有利生长。

多原产于热带、亚热带。

常见的中性植物:紫罗兰、三色堇、毛地黄、桔梗、蜡梅、女贞、七叶树、三角枫等。

●阴性植物需光量少,喜漫射光,不能忍受强光照射。

多原产于林下、林缘阴坡等生境。

气候干旱或夏季,常要求50~80%庇荫条件。

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常见的阴性植物:凤梨科、蕨类、秋海棠、天南星科等。

三、光照长度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根据花芽分化对日照长度的反应,观赏植物可以分成以下类型:●长日照植物(LDP):日照长度大于临界日长或小于临界夜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如:紫罗兰、唐菖莆等;●短日照植物(SDP):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才开花的植物。

如:一品红、长寿花等;●日中性植物:对日照不敏感,温度适合,正常开花。

如:水仙、仙客来等。

四、观赏植物对水分适应性的类型●旱生花卉(drought flower)特点:叶片变小或退化成刺毛状或肉质化;表皮角质层加厚,气孔下陷;叶表面具厚茸毛。

●湿生花卉(neutrophilous flower)特点: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茎和叶内多有通气组织的气腔与外界互相通气。

●中生花卉(wetland flower)特点: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根系强大的抗旱力强。

五、根据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程度不同,植物可分为:☞强酸性花卉(pH<5.5)兰科类、凤梨科类、紫鸭趾草、蕨类、山茶花、杜鹃、栀子等;☞碱性花卉(pH<7.5)香豌豆、水仙、风信子、紫罗兰、补血草、石竹、非洲菊等;☞(弱)酸性花卉(pH<5~6.8):几乎所有温室花卉;☞中性花卉(pH<6.5~7.5):绝大多数花卉。

第四章观赏植物的繁殖一、种子繁殖概念:由种子培育成新植株的方法,又叫种子繁殖。

具有简便、快速、量大的优点,也是新品种培育的常规手段。

优点:采用种子繁殖的花卉,根系强健,入土深,生长旺盛,繁殖系数大,但后代容易出现分离,产生退化和变异。

种子按种粒大小分类(以长轴为准)—大粒种实:粒径在5mm 以上,如:美人蕉;—中粒种实:粒径在2~5mm 以上,如:紫罗兰;—小粒种实:粒径在1~2mm 以上,如:三色堇;—微粒种实:粒径在0.9mm 以上,如:大岩桐。

二、分生繁殖人为地将植物体自然分生出来的幼植物体(如:吸芽、珠芽等)或者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走茎和变态茎等)与母株分离或分割,另行栽植而形成独立生活的新植株的方法。

三、扦插繁殖切取植物营养体(茎、叶、芽)的一部分,利用其再生能力培育成完整植株的方法。

四、嫁接繁殖概念:把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穗)嫁接到另外一植物体上(砧木),使其组织相互愈合后,培养成独立个体的繁殖方法。

优点:比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提早开花,保持接穗的优良品质。

砧木性能对接穗有很大影响。

五、压条繁殖概念:将接近地面的枝条,在其基部堆土或将其下部压入土中,待枝条在母体上生根后再和母体分离成独立新株进行繁殖的方法。

优点:容易成活,能保持原有品种的特性。

第五章观赏植物的栽培一、露地观赏植物栽培管理概念:是完全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不加任何保护的观赏植物栽培方式。

优点:生长周期与露地自然条件的变化周期基本一致,投入少,设备简单,生产程序简便。

二、露地观赏植物栽培管理:●整地作畦●移植与定植●施肥管理●水分管理●酸碱度管理●杂草防治●越冬与越夏●轮作二、盆栽观赏植物的栽培管理(一)盆栽植物及栽培应用环境对盆土的要求:1. 良好的物理特性:即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较好的持水能力、较低的容重(容重应低于1g/cm3,孔隙度不低10% );2. 含有丰富的腐殖质或持续的矿质营养;3. 适宜的酸碱度;4. 卫生环保。

(二)常用盆土基质类型:园土、腐叶土、沙、泥炭、蛭石、珍珠岩、松针等。

三、切花栽培切花的概念: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枝,包括新鲜的花朵、叶片、枝条等。

切花栽培管理主要内容:栽培床设置、肥水管理、光照管理、温度管理、张网设支架、采切与预处理、分级与包装。

四、花期调控概念:人为通过改变环境条件以及采取一些特殊的栽培管理方法,使花卉提早或延迟开花的技术措施。

意义:丰富花卉市场;缩短花卉的生产周期,提高土地利用周转率;获取较高的利润。

五、无土栽培概念:不用天然土壤,利用营养液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氧气来种植植物的方法。

营养液组成原则:1 含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全部矿质营养元素;2 各种化合物必须是根部可以吸收的状态;3 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比例,符合植物生长发育要求、元素比例均衡;4 总盐度及酸碱度,适合植物生长发育要求;5 长时间内保持被植物正常吸收的有效状态;6 很强的缓冲性。

第六章观赏植物的应用一、观赏植物应用设计原理科学性原理✓充分了解观赏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环境因子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及外貌景观的作用以及观赏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了解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合理进行观赏植物人工群落的配置。

艺术性原理✓观赏植物配置的形式美原理:和谐的统一性、比例的协调性、均衡的稳定性与动感、节奏与韵律;✓观赏植物配置的色彩原理:统一配色(单色、近似色、色调配置)、对比配色、层次配色、多色配置等;✓观赏植物配置的意境美:意境的时空变化多源于对观赏植物物候或生命节奏的变化。

二、种植设计的构图形式✓平面构图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立面构图用于表现均衡和动势、统一和变化以及韵律和节奏等形式美。

✓空间造型通过对植物施以人工修剪、绑扎等技术对其进行造型或者通过人工制作的构件作为骨架模型,在其外面栽植花卉从而形成立体的植物景观。

二、露地观赏植物应用设计(一)花坛的概念是按照设计意图,在一定几何形轮廓线的范围内栽种观赏植物,以表现群体美(色彩美、图案美等)的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