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投资策略
B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企业如何实现增 长,获取利润,并在激烈竞争中保护自己等; 管理(Management): 主要强调公司要有优秀的 管理层。
A
BASM
M
战略(Strategy):企业发展战略,如何适应 行业发展;
S
假设(Assumptions):企业 在经营决策中做的重要假设和 判断,也就是对未来需求的判 断
17
总结:不管哪个时代共同关注的标准
1
2
3
时代需求
竞争优势
优秀管理层
成长的空间
成长的保护伞
成长的源泉
18
目录
理论:从价值到成长 实践:著名成长型投资者及其理念 怎样选择成长股
需求趋势(Demand) 产品与模式(Product) 战略的重要意义(Strategy ) 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 ) 财务特征(Financial) 管理品质(Management)
530.3%
480.6% 3765.0% 1265.4% 1381.0% 361.3% 430.8% 751.0% 470.6% 898.0% 152.3% 1585.8%
6
从价值到成长:为何出现在50年代
上世纪50年代,菲利普· A· 费雪出版《怎样选择成长 股》,标志着在投资实践上对成长股开始进行提炼和 总结,巴菲特从中获得他另外的“15%的血液”。 50年代从价值理念转向成长理念的缘起:
规模小、新成立不久、成长快、年平均增长率20%-25%
不知名:公司名字枯燥、公司业务枯燥、公司业务令人厌恶、从母公司分拆出来、 机构没有持股、被谣言包围、公司业务让人有些压抑
公司处在一个零增长行业中,公司有一个“利基”,人们要不断购买公司产品 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高技术产品成本下降很快 公司内部人士在买入股票,公司在回购股票
保障房建设有望持续超预期 电信投资将超预期,宽带领域是 重点
污水处理依旧空间巨大,污泥处 脱硝有望作为强制要求进入节能 理是新亮点 环保专项规划要求
节能服务将占节能领域半壁江山 核电是新能源领域重头戏 快速铁路网建设将超2.5万亿 高端装备制造大有可为 农田水利建设将大幅弥补欠账 地方重大工程值得关注
2005年1月
9
从价值到成长:中国市场上的成长股溢价
风格转换往往出现在经济顶峰或者经济底部的情况下,而在经济平 稳时能否出现成长股溢价,取决于对经济前景的想象; 一是在经济顶峰时候,经济冲顶是大盘股/周期股暴发的本质动力, 有业绩支撑; 二是在经济低谷时候,市场对经济的预期或者相应的刺激政策出台。
31.8 22.5
5
中国:成长股的上涨是业绩和估值的双提升
证券代码 002024.SZ 600547.SH 600031.SH 002038.SZ 002007.SZ 证券简称 苏宁电器 山东黄金 三一重工 双鹭药业 华兰生物 上市以来涨幅 3204.4% 5316.0% 3543.9% 1812.9% 1688.9% 年均复合涨幅 79.1% 76.9% 67.1% 63.5% 61.7% 净利润增长 1924.9% 3417.3% 1906.0% 713.8% 1625.0%
对研究对象作一些界定 1、利润稳定增长,突变性小 2、主业稳定,利润来源明确 3、非重组,非持续的资产注入 4、具备一定的上市年限,有确切的成长期 5、没有明显的公司治理瑕疵
3
投资策略体系中的成长股投资
价值维度
价 值
GARP
成长维度
不具吸引力
成 长
4
美国:成长股的成长主要来自业绩增长
公司管理的基本理念发生变化,50年代之前家族企业为主, 世代传承,之后科学的公司治理开始推广,更多吸收外部 咨询和建议 研究和创新的投入明显增加,主要企业希望将研发经费的 投入提高到公司收入的15%到20%以上,这在50年代之前 是难以想象的 30年代之后凯恩斯主义开始盛行,使得商业周期的时间变 短,幅度变小,那些具有财务实力的企业能够更加容易地 度过经济萧条,从而增大了长期成长的可能性
10
目录
理论:从价值到成长 实践:著名成长型投资者及其理念
30年代——T· 普莱斯 50年代——菲利普· 费雪 70年代——彼得· 林奇 90年代——卡里纳、迈克尔· 莫、弗雷德里克· 科布里克
怎样选择成长股 怎样投资成长股
11
与格雷厄姆并重的成长策略先驱:T· 普莱斯
600497.SH
600406.SH 600489.SH 600348.SH 002001.SZ 002022.SZ 600143.SH 002029.SZ 002032.SZ 002028.SZ 600432.SH 600030.SH
驰宏锌锗
国电南瑞 中金黄金 国阳新能 新和成 科华生物 金发科技 七匹狼 苏泊尔 思源电气 吉恩镍业 中信证券
7
从价值到成长:来自学术界的争论
代表性论文研究表明:长期来看,价值股的收益要比成长股高,风险 也更高
芝加哥大学:Fama and French(1992) 斯坦福大学:William F. Sharp(1993) 哈佛大学:Lakonishok, Shleifer and Vishny(1994)
1960-1980年代
1990年代以后 技术和商业推动大繁荣, 詹姆士· 卡里纳 弗雷德里克· 科布里克 注重考察新的商业模式和新 兴技术,使得传统领域中的 高成长成为可能
经历了股市崩盘和投 机盛行的风潮,同时 重化工业进程深入
托马斯· 罗· 普来斯 菲利普· A· 费雪 关注传统产业的成长 性,注重公司治理和 管理能力
解释:
影响因子的不同:股息率因子对价值股影响较大,而利润再投资对成长股影响 较大, 衡量指标的不同:单纯用BM/MV很难完整衡量成长股的特征 时间区间不同:在1990年代后期和2000年代的研究表明这种差距在缩小
结论:
成长型投资与历史发展背景密切相关,经济模式的成长性是股票成长性投资的 源泉,一种经济模式的变化的初期阶段是最好的成长投资区间
30年代开始就提出成长型投资的理念,是可以与格雷厄姆并重的投 资大师,50年代-60年代末期是市场上最为著名的成长股投资者。普 莱斯的成长股选股标准有典型的传统产业特征。 优秀的研发及开拓市场能力 不在惨烈竞争的行业里 总人工成本较低,但是员工报酬不错
不受政府的严格管制
资本投资回报率(ROIC)在10%以上,保持高利润率以及每股收益 的快速增长
对成长策略来说,是GARP还是成长?
美国的数据显示,长期来看决定成长股涨幅的主要还是 业绩增长,PE的贡献相对较小
市盈率 期初 期末 42.0 28.9 市值(百万) 期初 419 473 期末 11777 9349 复合增长率 期初 35% 33% 期末 38% 32% 5% 4% PE贡献
1995-2005 1985-1995
中信证券研究部
成长型投资策略
策略组 陈华良 二O一一年四月
目录
理论:从价值到成长
成长股的界定 投资策略体系中的成长股 历史背景与学术争论
实践:著名成长型投资者及其理念 怎样选择成长股 怎样投资成长股
2
什么是成长股
成长股是指这样一些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它们的销售额和利润额持续 增长,而且其速度快于整个国家和本行业的增长。 这些公司通常有宏图伟略,注重科研,留有大量利润作为再投资以促 进其扩张。 由于公司再生产能力强劲,随着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所发行的股票的 价格也会上升,股东便能从中受益。
1656.3%
2462.4% 2194.3% 2043.0% 1103.1% 992.4% 987.7% 986.7% 928.3% 824.9% 1213.5% 1202.8%
61.2%
58.9% 56.5% 54.9% 51.4% 49.0% 48.9% 48.8% 47.5% 44.9% 44.5% 44.3%
8
从价值到成长:美国历史上的成长股溢价区间
第一次成长股溢价:50年代初,战后需求恢复,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第二次成长股溢价:70-80年代,经济转型,消费和新商业模式兴起 第三次成长股溢价:90年代初,步出衰退,新经济下的成长热潮 第四次成长股溢价:2000年代前后,比较极端的网络泡沫 总结:社会增长引擎转换的初期,成长股溢价可能更为突出
12
最有代表性的成长策略大师:菲利普· A· 费雪
教父级的投资大师,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现代投资理论的 开路先锋华尔街极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资专家,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商业投资管理》课程主讲人。1931年,费雪创立费雪投资管理咨 询公司,1959年出版《怎样选择成长股》
业务的持续增长:行业是否有前景、公司在行业中是否有独到之处、有没有短 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怎样投资成长股
19
需求趋势:美国80年间最大市值公司变化
行业 铁路 金属和矿产 汽车和汽车配件 信息技术 金融0 0
2005年 0 1 0 20 23 17
20
需求趋势:成长型策略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1930-1950年代 时代特 征 代表型 投资者 成长型 投资哲 学
以中小型股(市值介于5000万美元至20亿美元)为标的; 公司必需具备特有的优势; 营收及盈余成长超过20%; 增加的市场占有率; 高于平均值的营业利益率或股东权益报酬率; 有能力的管理团队。
15
下一只大牛股:迈克尔· 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