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教育统计和指标体系探究

美国教育统计和指标体系探究

教育统计和指标体系包括来自教育系统的大量统计和评价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对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教育财政计划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民众了解教育机会和要求,有助于评价组织和个人的教育成就。

由于教育管理的高度分权化,美国的教育统计和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化体系,给全国范围的比较分析带来了困难。

近年来,美国正在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教育指标为教育决策和公众服务的有效性,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一、国家教育统计的主要负责机构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在收集全国性的教育信息方面负主要责任。

联邦法律规定:中心的任务是收集、分析和公布统计资料以及与美国和其他国家教育相关的数据。

(一)NCES与地方的协作美国教育体系属相对分权制,NCES在进行统计和独立调查时,需要依赖各州教育机构的自愿合作。

比如,NCES对“全国教育进展评价项目”(NAEP)!负责,评估建立在阶段性的抽样调查基础之上,必须有各州教育机构和地方学校的合作才能成功。

至于年度失学率等要求一致性的统计数据,都是根据联合协议而明确界定的,更是要依赖各州。

一般由地方学校向州提供数据,各州再上传给NCES。

长期以来,联邦政府为数据质量所困扰,同时大量的重复收集工作也给地方增添了工作负担。

为此联邦政府开发了联邦教育项目绩效和标准整合系统(IPBS),提供了联邦政府和州之间的联邦项目产出信息交换的新方法。

各州将数据储存在自己的数据库中并承担数据有效的责任,而联邦政府可以汇总数据,并监控汇总过程,以保障质量。

数据将服务于联邦和州的不同工作目的,联邦项目负责人及各州均可随时调取,如了解项目进展,在线数据分析等。

(二)指标数据的收集方法NCES主要通过四种方法收集数据:(1)全国性调查。

如NAEP所依据的基础就是全国性的学校和在校学生抽样调查。

(2)全国连同州级的调查。

通过联邦和州范围的学校和学生抽样调查也可以获得相关数据。

(3)行政记录调查。

NCES从各州教育管理部门获得管理方面的数据,然后再进行加工整理。

如各州都要求学校做好辍学记录,只要各州对辍学的界定相对一致,全国的辍学数据就是可靠的。

此外,NCES的“学校和教师调查项目”(SASS),更为依赖从各地教育行政记录中获取信息,以确保获得教师供给和需求方面的足够信息。

(4)快速问卷调查。

这类调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进行,如国会感兴趣校园暴力问题,中心就会对教师、学生和校长进行此类调查以获得可靠统计信息。

上述调查都由NCES负责设计,而具体操作通常由非政府组织(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负责,如Westat保险公司和教育问卷服务中心、全美研究型大学联合会等。

这类组织若想得到承包工作,必须通过递交工作方案的形式与同伴展开竞争,而NCES则以竞争投标的方式决定由谁来承担调查任!NAEP是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教育成绩的首要信息源,是按法律规定由NCES管理的专业机构。

定期对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全国性的抽样评估。

主要调查对象包括4、8、12年级学生,调查科目包括阅读、数学、科学、写作、历史、地理等。

美国教育统计和指标体系探究任晓辉(上海财经大学上海200439)内容摘要:美国的教育统计和指标体系呈现多样化特征,内容全面、分类细致,更多地反映了美国以人为本的教育需求。

其中所涉及的教育指标不仅包括常规统计指标,而且包括大量教育评价指标,对完善我国教育统计和指标体系设计很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多样化务或为自己服务。

有时,其他联邦机构也承担此类工作,如“联邦人口普查中心”也是NCES的一个承包者。

(三)指标数据的用途NCES提供的各项指标数据有着广泛用途:国会使用数据研究教育问题和规划联邦方案;联邦机构如商业与劳工部关注来自学校的人力资源供给;州和地方则用数据来处理公立教育的人员编制和财政拨款;新闻媒体使用数据让公众了解学校的入学率、生均经费等;教育组织如美国教育理事会、全国教育协会、美国教师联盟等使用数据来做规划和研究;高校使用学校层面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公众使用数据了解当前形势并做出明智决定;研究人员使用NCES的数据库进行详细分析;而企业则使用入学率和经费等方面的趋势性数据预测对其产品的需求。

二、国家教育指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信息源教育部每年要收到大约200份内容复杂的相关报告,覆盖到高等、中等、初等、学前、幼儿园以及职业教育各个层次,它们是国家教育指标体系的基础。

总体而言,美国的教育指标如表1所示划分为投入、过程和产出三大类。

各层次教育的指标信息源分别如下:(1)高等教育。

学生注册情况(包括两年制、四年制学院和大学)每年都有统计数据。

此外,“中学后教育综合数据体系”(IPEDS)还提供教师工资、学生资助、资产管理和支出、学生贷款补贴等数据资料。

(2)中等教育。

NCES提供一些分类信息,如学校和学区的地址、名称和位置、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统计数据(按性别和种族等分类)、地区性的财政支出状况(甚至生均财政开支)等;人口普查办公室提供全国学生的辍学、留级、毕业等数据;8年级和12年级学生的数学、科学和其他科目成绩数据则定期来自NAEP。

(3)小学教育。

NAEP是最基本的信息源,它提供了全国的小学4年级学生在各学科如数学、科学、阅读、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成绩数据。

(4)学前教育和幼儿园。

“全国家庭教育问卷调查”(NHES)是全美学前教育唯一有代表性的信息源;通过“学生阅读水平调查”可以获得有关幼儿园学生阅读水平和班级活动的数据。

(5)职业教育。

“全国教育纵向研究”(NELS)、“全国职业教育评估”(NAVE)等成绩单研究、纵向调查和迅速回收的问卷调查都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信息渠道。

三、主要教育统计报告简介NCES每年出版多种统计报告,使用最广泛的表1国家教育指标(包括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的指标)投入(Inputs)过程(Process)成果(Outcome)高等教育注册人数(Enrollment)毕业证书(肄业)(Transcripts)毕业率(GraduationRates)职业教育注册人数(Enrollment)课程(Curriculum)认证(Accreditation)语言--读写水平(LiteracyLevel)数学/科学学生课程(StudentCourse)课程(Courses)考试成绩(AchievementTests)义务教育注册人数(Enrollment)-辍学人数(Dropout)有《美国教育统计摘要》、《美国教育状况》、《美国州教育指标》、《教育统计季刊》、《教育统计预测》等。

下面择要介绍两种:(一)美国教育统计摘要从1962年至2002年,《摘要》已是第38次出版。

其数据广泛涉及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毕业生数、人口的文化程度分布、教育经费、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资助、图书馆以及国际比较数据等。

此外还包括一些事实性内容,例如2002年的《摘要》就列出了美国自1787年至2001年颁布的所有教育法令。

表2是《摘要2002》的7个构成部分。

表2《美国教育统计摘要2002》所涉内容及指标部分内容指标一各级各类教育概况(9项)学生、教师和学校;入学率;教育成就;人口;孩童的家庭特征;关于教育的主张;慈善赞助;财政拨款二初等和中等教育(11项)入学情况;私立中小学;教师和其他教学员工;学校和学区;高中升学、毕业、辍学情况;教育成就;学生的行为活动;政府的有关规制;教育收入和支出三中学后教育(9项)入学情况;全体职员;教职员工;机构;学位;产出;学费和经济资助;学校收入;学校支出四联邦教育项目及相关活动五教育的产出(2项)劳动力的教育特征;近期的高中和大学毕业生六教育的国际比较七学习资源和教育技术(2项)图书馆;计算机和技术等与其他报告相比较,《摘要》的特点主要有:(1)数据全面,分类细致。

数据既有政府提供的,也有社会和私人部门提供的,特别是提供了由NCES实施的各项调查的结果数据,因此是美国现有各种教育统计报告中指标覆盖面最广、分类最细的一个。

2002年的《摘要》总共有428张统计表格和31张图表,可见信息量之大。

(2)指标滚动更新,纵向数据丰富。

各项主要指标都列出了历史数据,还有每年滚动更新的预测数据,例如2002年的《摘要》中,不仅列出了1869-1870学年至2000-2001学年的在校生数,还列出了2001-2002学年至2011-2012学年的预测数据。

不仅利于各学年间的纵向比较,更有利于安排未来教育规划。

(3)注重国际比较。

《摘要》从人口、在校生数、学业成就、授予学位情况、教育经费等5个方面对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状况进行全面比较,并综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国际教育进步评价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数据和研究结果。

相关表格列出了近20年来主要年份多数国家、地区的教育统计数据,很有参考价值。

(二)美国教育状况《状况》也是分年度出版,由六个部分、若干项指标组成。

此外,各年度的报告还相应增加了一些特别内容,例如2002年的报告增加了两个特别分析,一个是私立学校状况报告,一个是对非应届毕业生和非全日制学生的调查报告;2003年的报告增加了对儿童阅读成就和课堂表现的调查报告;2004年增加了全日制大学生学费变化的特别分析。

与《摘要》相比,《状况》侧重的内容不同。

前者侧重统计数据,表格和图表多,内容分析比较简单,主要是表格导读的形式;而后者更多侧重分析,是一份主要指标的分析报告,统计表格只是作为附表出现。

2002-2004年各年出版的《状况》中所涉内容及指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1)教育的参与。

由6部分组成:分年龄阶段的入学趋势、早期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2)学习的结果。

由4部分组成:3年级和1年级学生的儿童教育产出、4年级和8年级以及12年级学生的学业产出、社会和文化产出、经济产出。

(3)学生的努力和教育的进步。

由6部分组成:学生的态度和企图、学生的努力程度、中小学的持续进步、学生升入大学的情况、中学后教育的持续进步、毕业情况。

(4)小学和中学教育状况。

由8部分组成:课程标准、学习机会、父母对学校的选择、教师、学校特征和氛围、其他学校资源。

(5)中学后教育状况。

由6部分组成:中学后学生特征、中学后教育的计划和课程、学习机会、特殊计划、教职员工、资源配置。

(6)社会对学习的支持。

由5部分组成: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对中小学教育的经济资助、对中学后教育的经济资助、对成人教育的经济资助。

《状况》的特点主要有:(1)重视研究不同教育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为反映学生家庭背景与教育成就的关系,专门设立了如“不同种族/少数民族学生在公立学校中的分布”、“学龄儿童中的贫困状况”、“白人与黑人学生的成绩比较”、“贫困与学习成资料来源:《DigestofEducationStatistics2002》,http://nces.ed.gov/pubsearch绩”、“处境不利的学生升入大学的情况”,“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随班就读的情况等项具体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