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复习资料填空1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的建立,有些事件值得一提,如: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专著《比较文学》问世,188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1897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1900年巴黎召开的国际性文学会议把“各国文学的比较历史”列入议题。
同年,贝茨编定了《比较文学书目》2 第一个系统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梵-第根,他的《比较文学论》3 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韦勒克列文雷马克韦斯坦因4 林纾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有特殊贡献。
5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有影响研究平行阐发接受研究四种。
6 中国比较文学萌生于西晋时期,当时佛教界产生的一种“格义”研究法,是渊源7 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篇》前四册问世,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8响研究还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三方面研究。
名词解释:•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基本、最主要的类型之一。
由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最早提出,是法国学派的基本特质。
它是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影响的超越国界存在说,影响的事实联系论;影响的历史意识论;影响即对创作活动的理解论。
它的研究步骤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影响存在的提出;材料的搜求和考订;假设的证明;影响的深入研究。
影响研究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挑战,但是其贡献和作用是巨大的。
•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两大支柱之一,是继影响研究之后出现的另一种比较文学研究类型,是比较文学学者新开拓的一个领域。
是美国学派基于对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批评而创立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将“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结论。
它提出了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和文学类型、文学史上的时期、潮流、运动的比较、作家、作品的比较。
平行研究是注重文学性的一种研究。
•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中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
它是近20年来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新提出的名称,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它与一般的文艺理论研究不同,它要求研究者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有国际的角度,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关键是要脱离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层次上来探索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
其中最重要的是中西诗学的比较。
比较诗学的领域极其广阔,是十分具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
•文类学:文类,是指文学作品的体裁样式。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指的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对于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
研究者发现,有些文类在一个民族文学中产生之后,流传演化的历史轨迹往往可以在不同的民族文学中找到;不同民族文学的类型也有许多是相似的。
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类型的设想变成了现实,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就是“文类学”。
•形象学:形象学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它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
它脱胎于影响研究,诞生于法国。
它关注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但并不要求从史实或现实求证像不像,拒绝将形象看成是对文本之外的异国异族的原样复制。
它的任务,就是探索异国异族神话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特征。
填空•简答•美国学派的理论主张有哪些?•美国学派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列文、雷马克、韦斯坦因•美国学派的兴起是比较文学史上的大事,法美两个学派在50年代进行的一场论战,大大发展并更新了比较文学的概念,开拓了比较文学领域。
开创了与影响研究不同的另一种重要的方法理论——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在弥补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不足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文学的方法理论。
•勒克反对实证主义和伪科学主义倾向,强调对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研究。
他在肯定比较文学反对孤立地研究国别文学这一大功绩之外,指出了法国学者研究方法的局限造成了错误。
他认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者是紧密相关、相互依存的,不能认为地分离。
•列文严厉批驳文学研究中狭隘的民族主义,主张比较文学要从国际的高度来研究文学,并提倡在较高层次上增进国际间的合作。
他还认为,真正的主题学研究应该和思想史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题材、主题的流变来探讨主题,作家的创作关系、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时代的特征。
•雷马克提出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观点。
•奥尔德里奇把“没有任何关联的作品的平行类同比较”作为“平行研究”的基本任务。
•美国学派的观点大大地扩展了比较文学的领域,更新了比较文学的观念,使比较文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2 法国学派的理论主张有哪些?•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法国学派提出了影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巴尔登斯伯格反对以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学发展,反对主题研究,反对环境决定论,他倾向于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文学艺术形态和发生演变的过程,他把这种研究称为“艺术形态学”和“发生学”。
提出比较文学应该重视二三流作家作品的观点。
•梵-第根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法国学派的观点。
他认为比较文学应该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对每一个事实做出充分的解释。
他认为比较文学的目的就是要研究作家所受外来影响与各国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把“精细和准确的考证”规定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卡雷和基亚明确地把比较文学规定为文学史的一支,强调研究国际文化与精神的联系,研究不同作家作品间的各种“事实联系”,探索文学的渊源、媒介、影响等方面。
•媒介学所研究的媒介有哪些类别?•所谓媒介,是指那些在文学交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人和物,它把一个民族的文学介绍和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使文学的流传和影响得以实现。
一般把媒介分为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三大类。
•个人媒介是一种能动的媒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分为三种情况:一媒介者属于接受影响的国家,是外国作家、作品的介绍者、评论者,是外国文学和思想的积极引进者。
二媒介者属于输出影响的那些国家。
他们定居外国或长期寄居海外,向所在国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学。
三媒介者既不属于传播影响的国家,也不属于接受影响的国家,属于第三国。
•第二类媒介,由文学团体和社会环境组成。
文学团体和文学沙龙起着有组织集中地推进某种文学倾向。
往往由那些意气相投、兼具数种文化素养的文人组成。
•第三类媒介,文字与材料媒介,是最重要的一种媒介,尤其是译本,是所有媒介中作用最大的一种。
因为人们主要是通过翻译来介绍和传播外国文学,也主要是通过译本来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
所以,翻译的研究是媒介学的核心。
个人媒介有一些什么基本形式?•个人媒介是比较文学中媒介的一种,它是一种能动的媒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有三者形式的个人媒介。
一媒介者属于接受影响的国家,是外国作家、作品的介绍者、评论者,是外国文学和思想的积极引进者。
二媒介者属于输出影响的那些国家。
他们定居外国或长期寄居海外,向所在国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学。
三媒介者既不属于传播影响的国家,也不属于接受影响的国家,属于第三国。
•由于媒介者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不同,所起的媒介作用也不同,这就要求研究者把媒介者个人的因素和不同的环境因素综合起来考察。
在个人媒介中,有些是翻译家,有的是文学家,有些并不是从事文学工作的人,他们的活动和著述,也能直接间接地对文学交流起媒介作用。
•神话心理分析学派有哪些优缺点?神话心理分析学派是20世纪初产生的,继神话学派和人类学派以及民俗学理论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
它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荣格。
它主要是从心理中潜意识的层面理解并解释神话和民间文学。
即弗洛伊德等人用“俄狄浦斯情意结”来解释一切神话和文学。
但是,遭到了荣格的反对。
他们还采用比较的方法,主要是用一些既定的模式来套各种神话和民间作品。
优点:用一系列的原型解释神话和文学,比把丰富繁杂的神话世界仅仅纳入一种模式要合理得多,并且还能探讨出更多的原型。
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角度解释神话和文学,特别是荣格的原型理论,显然具有较多的合理因素。
缺点:从人的心理的深层中的无意识解释神话有失偏颇。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对比较文学的产生有何影响?浪漫主义思潮极大地提高了作家地位,文学研究的重心从作品转到作家身上,到处盛行的“传记式批评”形成了一种作家崇拜。
同时,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席卷欧洲,使各民族文学既表现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也出现了相互融会和交流的更大的趋势。
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各国流传,一些文学批评家用比较的眼光和方法探讨文学的精神也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学史家们力图对各国文学做大规模的比较和综合。
同时,浪漫主义思潮也刺激了学者们研究民间文学的兴趣,他们希望在中世纪文学中探寻各民族自己的根源,自然就需要把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加以对比。
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分类对比,导致了后来民间文学中采取比较法编订故事类型以及所谓“题材史”的研究,对比较文学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刺激了比较文学的产生。
论述关于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转向东西文学的兴起。
材料:在某一层意义说来。
(纪延的话)从纪延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一部分学者已经将东西文学比较看作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关键。
在当前的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比较文学必须突破原来的“欧洲—西方”文化的范围而扩大到全球,在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特别在东西方文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
欧美国家属于一文化体系,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相同的宗教信仰,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互相联系,关系紧密,它们之间的比较属于同一体系内的文学比较。
而东西方文学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它们的背景差异很大,它们之间的研究不是同一体系之下的研究,而是不同文化体系的异源异质文学之间的比较。
这样的比较需要把文化差异放到一个重要地位,在它们的不同文化背景中心组具有普世价值的结论。
这是一种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比较文学从理念到方法都发生了变化。
东西文学比较的兴起,使国际比较文学进入了以跨文化文学研究为特征的新阶段,使比较文学焕发了新的生机。
2关于悲剧,有人说:“中国没有悲剧”。
说说你的观点和看法。
答:中国无悲剧这一说法是有失偏颇的,站不住脚的说法。
中国或许没有亚里士多德式的悲剧,但是有具有中国特色的悲剧。
持这种说法的人,是因为他们把西方的悲剧概念作为标尺,以此来衡量中国的作品,而忽视了中国悲剧的民族特征。
中国悲剧与西方悲剧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异:一从悲剧的本质来讲,西方悲剧可以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