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导学案)
3、亮亮喝了一杯饮料 ,然后加满水,又喝了这杯 ,再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都喝了,他喝饮料多还是水多?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3: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他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2、引导学生找出题中信息。
乐乐喝了()次纯牛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6分钟)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写出3个与 大小相同,而分子分母不同分数。
(2)分数基本性质是什么?
(3)先计算,再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2、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用学过分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板书课题)
1、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复习巩固旧知。
第3课时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课题
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安排了应用分数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能力。本节课设计突出两个特点:
1、给学生留出足够合作交流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以小组合作方式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明确本节 Nhomakorabea学习内容。
1、填空。
(1)计算 + 时,要通分,通分时先求()和()最小公倍数,然后把这个最小公倍数作为(),把 和 分别化成分母相同()和(),最后相加,算出得数是()。
(2)一堆煤烧去 ,还剩 ,剩下比烧去多 。
2、一根木头,第一次截去 m,第二次截去 m,还剩下 m,这根木头原来长多少米?
教师点评和总结: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画图方法理解题意,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而解决与生活联系紧密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会用画图方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2、能够用分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重点
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用画图方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解决这道题关键是什么?关键步骤应用了什么知识?
1、先读题,明确题中信息。
2、理解题意,填写信息卡片。
3、小组交流,汇报:解决问题关键是求出乐乐第二次喝了多少杯纯牛奶。
4、小组合作画图。
5、展示并汇报解题思路。
生1:第一次喝了 杯纯牛奶,剩下(1- )杯。
生2:加满水,纯牛奶只有原来 杯。
生3:又喝了加满水后 ,也就是把 杯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纯牛奶是其中1份。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1、谈谈自己本节课收获。
2、课后预习。
五、教学板书
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3: + = + = (杯)
1- = (杯)
答:乐乐一共喝了 杯纯牛奶, 杯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采取半扶半放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全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画图,直观地理解和呈现解决问题方法。
6、列出算式,并汇报。
纯牛奶: + = + = (杯)
水:1- = (杯)
7、交流后汇报:关键是乐乐第二次喝了多少杯纯牛奶;主要应用了分数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10分钟)
完成教材100页练习二十五第2、4题。
独立思考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汇报解法,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疑问: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第一次喝了()。
第二次喝了()。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关键是什么,并指名汇报。
4、引导学生画图分析,解决问题。(规范画图要求,用一个长方形代表杯子,涂色部分代表纯牛奶,空白部分代表水)
5、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解题思路。
6、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7、回顾反思,明确解题方法。